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校园新闻
我校高二学子喜获第二届江苏省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决赛一等奖

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台湾联合报系、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南京晨报、台湾好读周报和江苏省写作学会联合承办的第二届江苏省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决赛日前在金鹰皇冠假日酒店举行。本次大赛将产生江苏赛区一、二、三等奖以及两岸总赛的首奖。

挚爱文学的孩子们,以篇篇灵动的文字为纽带,促进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我校高二年级部分同学闯进高中组别的决赛,最终,高二(7)班李心瑜、高二(11)班蔡壮、高二(12)班朱彧三位同学获得江苏赛区一等奖。我校还荣获江苏赛区优秀组织奖。

 

高中组题目如下:

fa005a022f5c433e8888f26f83e87c21

 

 

据三位同学回忆现场作文如下:

 

给特朗普先生的一封信

高二7(班)李心瑜

总统阁下:

近年来,美国的枪杀案层出不穷,在今年101日发生的拉斯维加斯滥射案中更是造成了59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毫无疑问,美国现在并没有保证本国公民和合法居民的安全,因此,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呼吁颁布枪支禁令的声音。

事实上,在美国,购买一把枪及其容易,有时你甚至不需要合法手续,仅凭钞票就能在黑市买到任何一种型号的枪。而政府也因此收取了一笔可观税务,相关消费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账面上数字增加的代价是生命,这种产值我们宁愿不要。

身为一个普通的公民,我深知推行枪支禁令的艰难。男孩们从小都对关于西部、黑帮的电影无比着迷,一直到他们成人,西部、牛仔也都是他们的梦。而游戏中有关枪支、暴力的情节更是数不胜数。这种文化是美国精神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这只会培养出恶棍与暴徒,而非英雄。同时很多持枪者射击者都有着反社会,反人类的心里疾病。如2016年的奥兰多枪击案,作案者就是极端教派人士,因此对夜店中的LGBT人群进行了射杀。

枪本无罪,而扣动板机的是人。因此美国政府需要制定更严格的枪支管理条令,对持枪者的心里状态进行定期评估,在公共场合禁止一切枪支的进入。同时也要安排相关的警务人员执枪在人流较多的区域进行安全巡视,例如学校、商场。另一方面仅在2006年枪支税和弹药的收入就达到了亿美元,政府也必须减少枪支和弹药的售卖,不要让杀人武器能如此轻松地得到,而正常需求的民众并不会购买多枚子弹,对于打猎者也要严格审核。

枪击案后,为了自保,民众购买了大量枪支。这无疑是美国政府的失败,作为合法的美国公民,我们的安全竟得不到保障,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作为一个美国公民,我的祖先生活在美国,我的后代子孙也都会在美国出生,长大。如果政府无法担保我们的安全,那何谈实现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美国梦?

至此,我仍对您的政府抱有信心和期待,我希望政府将枪支问题提上日程,审慎考虑,负起责任保护好这个国家以至于她的民众的安全,杜绝这类恶性事件的发生。

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一个社会观察者,一位纳税人,一名普通的美国公民

 

 

高二(11)班蔡壮

人的内心总是趋向于躁动。遥望古今,刀耕火种已然被取代以机械和电力,衣不蔽体的寒颤已不被现代人熟记;古时的锋刃铁甲,短兵相接,也变成了枪炮隆隆,战场成了兵戈的交响乐。人们发明出器具来抵御寒冷,终于使自己忘记了冷静。

流水线上出生的枪支,亦不会想到自己未来命运的改变。那些黑洞洞的枪口所对准的,从利爪钢牙到只鳞片羽,最后,甚至对准了人类自己。曾经的它们呼唤着西部的洒脱、狂热,追求海明威式的英雄气。这样的气概早已式微,这些锐利的杀手,也成了罪恶的代名词。它们不曾想到,为何崇尚理性的人类,竟变得如此喧嚣?

人们自己,似乎也在摸索。《利维坦》中欲望的深渊,被他们凿刻着险峻的天堑。演说家呼唤着道德,立法者修订着法律。面对燃烧的欲火,他们想起了卢梭的社会契约,想起了理性至上,从而收回了多少踏入泥潭的脚步。他们期待着,盼望着,苦心经营的人性终能战胜捉摸不透的兽性。

仅仅如此,人们的大脑便能重返理性,不再出错?降温,并没有走到尽头。殊不知如今美国的枪支案件几乎每周都能听闻,战乱和纠纷中的人民在水深火热中不断挣扎,那些灰暗而迷茫的未来,敲打着我们心底的良知与善念。我们仍在追求着降温,将那些武器和力量点燃起的反人性的恶念,放逐在理性与道德的人间之外。

人们的突破口,在法制和道德的一端。严刑竖起了行为规范的屏障,警示着亡命者莫入;不断加强的思想宣传从源头上阻断了邪念的萌芽,令社会风气得以改善。然而,两者的做法都不是立竿见影之策,不能阻止一刻的疯狂和堕落;而人性的差错,往往就是在一瞬间完成的变质。德与法的两端,终究有兼顾的路可以走,而这又需要社会的不断尝试。近几年,被枪支问题困扰的美国各界,也呼吁起了禁枪的议题。实然,将恶念放大的,是助纣为虐的力量。将人念与力量分隔,便断绝了一些酿成大祸的可能。不过,对于狩猎等正常的人类活动,它又造成了节制。牺牲一些利益来获得安全与冷静,其中的利弊也等着实际去衡量。

当眼前的世界陷入狂躁,我们需要为它进行一场降温。每个人都希望身处夜不闭户的大同时代,然而与那时代相配的无差错的理性,却是人类群体无法企及的。但是,也许戴着镣铐起舞,才是人最适合的姿势。

 

后事之师

二(12班朱彧

心若刺穿,血流不止!

痛失挚爱的消息传入耳中的那一刻,天旋地转,恍如坠入深渊,暗无天日,回想起他殷殷笑意,心弦扯动,宛如撕心般疼痛。怨恨、愤怒、悲痛,冲向心头,随之又是一阵悲哀。

嗟乎!倘若只是以怨妇般的哀声怨道,无尽的官司纠纷收场,收获的不过是廉价的同情,短暂的妥协,迎来的不过是悲剧的重现,历史的重演!枪杀的阴影,仍时时刻刻有可能降临在千万无辜的家庭中;失去亲人的苦痛,仍会萦绕在普普通通美国人的心间。

此刻的我们,唯有倾听历史的警钟后,痛定思痛,深刻地想想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处在整日的危机之中,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时时胆战心惊?

唯有枪支。

西部牛仔的传奇深深刻划在每一个美国人心间,武力与枪械是争夺权力的工具,是男人的象征,是侠义情怀的代表。美国旧西部的历史仍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以至于每个男人心间都有着一颗蠢蠢欲动的心罢。恰巧,美国对枪支的管控又很宽松。于是,无尽的苦难有了开头。

可是,唯有枪支否?非也,非也!

枪支不过只是物质条件,倘若没有上膛的那一扣动,怎会有鲜血?所以,追根到底不过是人性的缺失,而人性的缺失就源于教化不够。作为一个美国人,我理解美国政治的法制化,即以法律来规范人的行为;可是理解与认可不同,我认为法律的存在是迫不得已的结果,最理想的状态是中国人民千百年的状态:心中有儒学礼义的自我约束与规范。

这种思想早在中国的《史记》中提到,“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这是怎样一个智慧而先知的民族,如此先知先觉地明白个人道德对国家统治无形却巨大的力量。纵观中国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便已经擦出思想巨大的火花,诸子百家,百花齐放,各派思想家纷纷提出充满智慧的治国也是治人方针。其实不仅仅是儒学讲究人性的自我约束,道家的《周易》也曾提及过人本身所应符合的规范:“夫本心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在这样文化熏陶之中,人们心间被无形的播种了良知的种子、是非的种子,以至于人们达到康德“心中的道德定律,在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的境界。

相比而言,美国显得有些浮躁,虚空。快速发展的经济,普遍浮躁的社会背景,极度压榨的快节奏生活,美国的表象浮华得似乎过头了——尽管我深爱我的国家,我还得承认,——戳破它光鲜的外表,我们似乎看不到文化的底蕴,教育的根基,这就是枪击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呵!可是我们看不到缺失的教化,只能瞧见明晃晃的枪支,只会归因于浅层,是否是粗浅了呢?

倘若已揭开了丑陋的伤疤,何尝不涂上良药?现在的我们,愈来愈感受到枪击案带来的威胁,这不是巧合,这是时代的警钟!听见了时代的号召了吗?不要再退缩了,不要再袖手旁观了,不要再相信这是骇人听闻了。你此刻的退缩,正是我当年的姿态;你此刻的旁观,正是我当年的冷漠;你此刻的质疑,也正是我当年的不屑一顾。可是呢,现实狠狠给我刷了一巴掌,我的家庭用血的代价去诠释美国急需踏踏实实提升民众道德的道理。只希望我以我的悲痛,成为后事之师,化成你们拿起武器捍卫安全的动力,引领你们为自己的权益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而这仗,非打不可。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