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比赛由高一、高二年级参加,分为高一物理动力组、高一化学动力组、高二物理动力组、高二化学动力组,每个队伍6-8个人。
检录开始了!队员们赶紧将自己的小车送到检录处称重,检查尺寸。
检录过程中,STEAM中心的通用技术老师们本着比赛公平、公正的要求,严格把控每辆小车的尺寸、重量,物理丁洋老师和化学朱红兵老师则分别对小车的危险程度进行排查,确保不会发生事故,检录过关的小车都会贴上PASS的标签。
各组队员们兴奋地捧着自己设计的小车入场比赛,警戒线外的同学们也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随着裁判哨音的吹响,欢呼声、呐喊声、加油声瞬间充斥着整个赛场,响彻云霄、震耳欲聋,鼓舞着在场的每一个队员、震撼着每一个围观的同学和老师。
在比赛中,队员们齐心协力、团结协作、斗志昂扬。
对手与对手之间剑拔弩张,随时准备“开干”。重力与气体的推力谁更胜一筹?火药的推力和电磁力谁能傲笑群雄?种种不同动力形式的小车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对决。
比赛过程中烟花盛开、水花四溅,全场惊呼“刺激”,为眼前的场景欢呼。内里内外充斥着“火药味”。随着天渐渐地黑了下来,战斗也愈发精彩了起来!太阳能、电磁炮、水火箭、原电池、化学反应生成气体推动、蒸汽机等大咖纷纷上场,围观同学直呼过瘾。
比赛的过程中顺利晋级的队伍要对自己的小车进行维护,确保再次出发时动力满满。
硝烟四起的比赛也许会旗鼓相当,不分伯仲,比这时裁判会给当场给小车重新称重,重量较轻的一方赢得胜利。
这次比赛是一次“真实情境下”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比拼的竞赛,是团队团结与力量的考验,也是一次信念与默契的洗礼。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大胆探索未知科学不断尝试、迭代的过程。相信在此次小车拔河比赛中同学们不仅增强了物理、化学知识的积累,也增强了各班级的凝聚力,希望同学们趁着科技节的风,滋养自己心中科学的种子,秉承金中“科技与人文”并重的理念,不断攀登科学高峰,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附件1:比赛名次
一、高一物理动力组
名次 | 队伍 |
冠军 | 高一12班 |
亚军 | 高一13班 |
四强 | 高一6班 |
四强 | 高一7班 |
八强 | 高一11班A队 |
八强 | 高一11班B队 |
八强 | 高一5班 |
八强 | 高一14班 |
二、高一化学动力组
名次 | 队伍 |
冠军 | 中美高一1班B队 |
亚军 | 高一13班 |
四强 | 高一6班 |
四强 | 中美高一1班A队 |
六强 | 高一14班 |
六强 | 高一11班 |
三、高二物理动力组
名次 | 队伍 |
冠军 | 高二11班 |
亚军 | 高二10班 |
四强 | 高二12班 |
四强 | 高二4班(轮空晋级) |
八强 | 高二5班 |
八强 | 高二9班(轮空晋级) |
十六强 | 高二1班 |
十六强 | 高二6班 |
十六强 | 高二8班 |
四、高二化学动力组
名次 | 队伍 |
冠军 | 高二1班 |
亚军 | 高二10班 |
季军 | 高一11班 |
六强 | 高二4班 |
六强 | 高二9班 |
六强 | 高二12班 |
附件2:赛场对阵记录表
|
图1 高一物理动力组 |
|
图2 高一化学动力组 |
|
图3 高二物理动力组 |
|
图4 高二化学动力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