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校园新闻
第九届校园科技节之趣味拔河小车活动精彩回顾
    12月3日下午4点,作为本次校园科技节子项目之一的趣味拔河小车活动亮相大操场。冬日的严寒,阻挡不了同学们豪迈的激情;凛冽的寒风,隐藏不住同学们自信的笑容。他们不畏严寒,心潮澎湃。比赛还没有开始,参赛选手们就早早来到准备区紧张地调试,准备以最佳的状态打响第一炮!
   本次小车不同以往,“趣味”表现在不得使用任何成品电池作为动力去进行拔河对抗,学生必须组团研究各种“新”能源,分为物理能组、化学能组,不给任何材料,完全自制。队员们不仅要考虑能量的来源设计,由于是“拔河”,所以还要考虑战术上的选择,是一击冲破对手?还是耐力持久的拔河?比赛现场,汽轮机、太阳能、重力、电磁炮、气泵、二氧化碳种种物理派小车奇思妙想;火药、干冰、原电池、双氧水、高锰酸钾、液氮、碳酸氢钠、盐水等等化学派小车精彩纷呈。

烟花小车2

小车4

太阳能充电笑脸

本次比赛由高一、高二年级参加,分为高一物理动力组、高一化学动力组、高二物理动力组、高二化学动力组,每个队伍6-8个人。

自行测重

赛前调试2

153eed6f7a608e3754c944edbd0e42b

填检录表2

检录开始了!队员们赶紧将自己的小车送到检录处称重,检查尺寸。

检录过程中,STEAM中心的通用技术老师们本着比赛公平、公正的要求,严格把控每辆小车的尺寸、重量,物理丁洋老师和化学朱红兵老师则分别对小车的危险程度进行排查,确保不会发生事故,检录过关的小车都会贴上PASS的标签。

检录2

检录完PASS2

抽签

抽签3

集合1

抽完签报到处1

报到处集合照

各组队员们兴奋地捧着自己设计的小车入场比赛,警戒线外的同学们也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随着裁判哨音的吹响,欢呼声、呐喊声、加油声瞬间充斥着整个赛场,响彻云霄、震耳欲聋,鼓舞着在场的每一个队员、震撼着每一个围观的同学和老师。

在比赛中,队员们齐心协力、团结协作、斗志昂扬。

9c22ffdb9b70393fad5b2cad98fa86e比赛准备7

比赛准备3

比赛前2

比赛准备2

比赛欣赏对方

比赛准备4

对手与对手之间剑拔弩张,随时准备“开干”。重力与气体的推力谁更胜一筹?火药的推力和电磁力谁能傲笑群雄?种种不同动力形式的小车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对决。

裁判4剑拔弩张

92f2b7b34c8fd0f694fed4c94de82ea

比赛过程中烟花盛开、水花四溅,全场惊呼“刺激”,为眼前的场景欢呼。内里内外充斥着“火药味”。随着天渐渐地黑了下来,战斗也愈发精彩了起来!太阳能、电磁炮、水火箭、原电池、化学反应生成气体推动、蒸汽机等大咖纷纷上场,围观同学直呼过瘾。

喷水惊慌失措

喷水弹跳

比赛的过程中顺利晋级的队伍要对自己的小车进行维护,确保再次出发时动力满满。

39c406794b67db8dce4ed13295d6472

烟花1

硝烟四起的比赛也许会旗鼓相当,不分伯仲,比这时裁判会给当场给小车重新称重,重量较轻的一方赢得胜利。

平分称重1

平分称重2

这次比赛是一次“真实情境下”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比拼的竞赛,是团队团结与力量的考验,也是一次信念与默契的洗礼。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大胆探索未知科学不断尝试、迭代的过程。相信在此次小车拔河比赛中同学们不仅增强了物理、化学知识的积累,也增强了各班级的凝聚力,希望同学们趁着科技节的风,滋养自己心中科学的种子,秉承金中“科技与人文”并重的理念,不断攀登科学高峰,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附件1:比赛名次

一、高一物理动力组

名次

队伍

冠军

高一12

亚军

高一13

四强

高一6

四强

高一7

八强

高一11A

八强

高一11B

八强

高一5

八强

高一14

 

二、高一化学动力组

名次

队伍

冠军

中美高一1B

亚军

高一13

四强

高一6

四强

中美高一1A

六强

高一14

六强

高一11


 

三、高二物理动力组

名次

队伍

冠军

高二11

亚军

高二10

四强

高二12

四强

高二4班(轮空晋级)

八强

高二5

八强

高二9班(轮空晋级)

十六强

高二1

十六强

高二6

十六强

高二8

四、高二化学动力组

名次

队伍

冠军

高二1

亚军

高二10

季军

高一11

六强

高二4

六强

高二9

六强

高二12

 


 

附件2:赛场对阵记录表

1 高一物理动力组

2 高一化学动力组

3 高二物理动力组

4 高二化学动力组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