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教育科研  | 课程教学处
金陵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处工作计划

金陵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处工作计划

 

本学期教学处围绕两考一招扎实做好基础工作,以“关注内涵发展,提升教学质量”为重点工作目标,关注学生学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基础工作

1)继续规范金陵中学巡课、调课、代课、文印等常规工作的流程,组织部分教师研讨《金陵中学的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坚持每月一次的教学常规调查问卷。印发金陵中学教师备课本,明确教案书写的规范格式,引导教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不定期地和教研组一起抽查教师备课笔记。

2)关注教学效果评价,继续提升教师布置、批改、讲评作业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继续推广学科作业、讲义的校本化,并借助多种渠道对金陵中学现有校本讲义进行测评并组织教师修订现有校本讲义资料。

3)联合教研、备课组长,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好各项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质量分析等工作。加强对考试的研究,高度重视各年级的模拟考试的数据分析。部分学科开始试用“先批后扫”阅卷设备,对网络阅卷数据认真分析、有序整理、科学评价。

4)做好高三年级的复习迎考、南京市二模、三模、四模的质量分析、高考报名等相关工作。做好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及模考工作,高三年级高考报名、考务、填报志愿,高校咨询会等各项工作。承办好学业水平测试、高考等重大考试的考务工作。

二.学科教研

1)以迎接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为契机,促进教研组内涵发展,在学科教学常规的基础上完成教研组学科课程规划,对学科教学各环节、学科评价方案、学科特色发展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以此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创设备课组教学研究的氛围,制定《金陵中学教研组(备课组)外出学习管理办法》,鼓励教研组走出去、请进来,有计划开展专题教研活动,解决教学环节中的问题,鼓励教研组将学科教研向纵深发展。通过整体规划备课组活动地点,有效促进备课组成员积极参加集体备课。

3)本学期以“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为主题进行课例汇编,巩固生命课堂“互动、生成、自主”的研究成果,本学期以“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继续开展“生命课堂”的系列研究。

4)坚持下发听课课表,教备组长试行每两周一次的集中研讨活动,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效率,形成浓厚的校园听课氛围。重视体育、艺术、技术组的课堂教学,试行教研组面向校内外集中全员展示活动。

三.课程规划

1)收集整理新课改的相关资料,组织教师学习研讨,对新高考方案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学校的师资、学生、环境对国家课程进行合理课程开发。初步完成各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案和课程评价方案的整体框架。

2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部、高校资源、社区资源联系,将校本课程开发与教研组内涵发展相连,丰富高一年级校本选修课的目录,提高校本选修课程质量。高一年级试点开设研究性学习与通用技术整合创新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3加强对学科竞赛辅导工作的规划,科学确立竞赛课程的定位和方向,完善与现行高校自主招生相适应的竞赛课程及其运行模式,争取提升学科竞赛的获奖档次和获奖人数。组织学生参加各学科竞赛的初赛、复赛和决赛。做好新一届的“吴仲华杯”学科竞赛、“吴敬琏杯”人文知识大赛的命题、考务工作。

4)进一步加强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对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开设专项课程。将两个课程基地“以传感器为载体的物化课程基地”和“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高中生生涯规划基地”的成果转化为学生的选修或必选的课程。

四.学生成长

1)加大《金陵中学学生学业管理规程》的宣传,加强对学生请假、免考、休学的规范管理,借助网络技术平台有效监控学生的出勤情况与学习情况。继续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对学业优秀学生、竞赛优秀学生的宣传与培养。

2)建立家校沟通平台,逐步拓宽学生学业情况与家长反馈的渠道。逐步推行学生学业发展状况向家长定期通报制度,组织教师、学习委员、课代表将学生作业上交情况、课业学习情况、考试情况有效上传,调动家长主动关心学生学习状况的积极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3)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家长意见,结合学校生涯规划课题,做好高一年级学生选科指导和分班等工作,为新高二年级分班后的平稳过渡打好基础。加强对高二年级小高考后课时规划的研究,为高二年级学生即将开始的高考复习奠定良好基础。

4)加强与基地学校的联系,梳理新政招生两年来各初中校学生的发展状况,开展家长、学生金中校园行活动,试点进行金中集团内吴仲华杯数学竞赛,全面做好2017年初升高招生等各项工作。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