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高一19班朱墨凡,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以脚步追寻信仰,以青春铭记永恒》。
一、步履铿锵:七公里的精神丈量
清晨的新街口,有一群少年的身影格外不同——金陵中学高一年级23个班的同学,踏上了一条特殊的征程。他们从繁华都市到苍松翠柏的雨花台,开展清明祭扫活动。这是地理坐标的跨越,也是当代青年对烈士精神的“复刻”。八十多年前,雨花台的英烈们用血肉之躯铺就觉醒之路;今天,我们用脚步丈量的,不仅是距离,更是信仰的传承。每一步的沉重,都在提醒我们:和平的道路,从来不是坦途。
二、碑前肃立: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
雨花台的纪念碑前,国旗班同学托起花圈的那一刻,风声仿佛静止。白菊的芬芳与松柏的肃穆交织,我看到有同学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当各班班长带领我们诵读誓词时,“以我热血,捍卫山河”的呐喊,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从一千多颗年轻心脏中迸发的共鸣。
绕碑一周时,我的手指轻轻抚过石碑上的名字:是他们用绚烂的青春,刻下“永垂不朽”这四个字。即使生命永远定格,即使生命永远定格,那精神的火种却已播撒进我们的血脉里。
三、薪火相传:和平年代的青春答卷
站在纪念碑的最高处回望,新街口的繁华与雨花台的庄严共沐同一片阳光。这让我想起一位历史老师的话:“烈士们向往的‘光明未来’,正是我们脚下的今天。”
同学们,当我们抱怨课业繁重时,可曾想过,百年前的少年在牢狱中借着月光刻写下革命诗篇?当我们在操场上奔跑时,可曾记得,雨花台的英烈曾在镣铐声中高唱《国际歌》走向刑场?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不是让我们沉溺于安逸,而是赋予我们以奋斗续写历史的使命。
今天的我们,或许无需直面烽火硝烟,但科技攻关的实验室里、乡村振兴的田野间、国际竞争的赛场上,处处都是新时代的“战场”。烈士们未竟的理想,正化作我们笔尖的公式、实验的数据、志愿服务的汗水。
四、以心为碑:让信仰点亮未来
老师们,同学们,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刻度。这次徒步,让我们懂得:真正的纪念,不是短暂的感动,而是将烈士的精神化为日常的坚守。当我们在地铁上为老人让座时,当我们在社区参与垃圾分类时,当我们在国际交流中自信讲述中国故事时,我们都在延续着雨花英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最后,我想用烈士恽代英的话与大家共勉:“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愿雨花台的松涛永远回荡在我们的青春里,愿每一位金陵学子都能成为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时代!
谢谢大家!
撰稿:高一19班朱墨凡 审核:张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