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校友之家
半世纪的不了情——金中1969届校友名单补正记

金陵中学校友名录中,1969届、1970届两届学生名单不全,由于历史原因,记录很不完整,班级也有出入,成为校友名录的缺漏,校友会今年下决心解决这个难题。

2022520日,我接到班主任张赞阳老师转达校友会的意见,要求补正1969届校友名录。接到信息后,我即通过69届校友QQ群、微信群进行发布,并联系了各班级相关同学。这条信息打破了两个群的平静,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珍惜这次机会,负责任地完成好校友名单的补正任务。这不仅是来自母校的关怀,也关系到每位1969届校友的荣誉,因为,我们知道作为金中校友是一种荣耀。

1969届初中生是特殊的一届,也是深受文革影响的一届。我们从19667月初参加了小升初考试后,就一直没有收到升学的消息。直到196810月,来自鼓楼区一中心小学、慈悲社小学、汉中路小学、沈举人巷小学等周边几所小学的66届小学毕业生才就近入学南京十中。因此造成了那一届初中生爆棚。刚入学时,69届初中共有九个班级(年级、班级编制也很特殊,分成连、排。9个班分别为一连一排到一连九排。每个排除了有班主任外,还选派了高中生辅导员),500多名学生。

我们从196810月入校到197011月最后一批学生离校,在校仅两年时间。其中大部分课堂教学时间被学农、学工、学军所占用,期间还经历了随家下放、入伍、提前分配等学生分流的过程。到了1970年秋季,原有的九个班级经过几次并班,最后就留下了三个班级。由于那时通讯不便及后来的老城拆迁,许多同学在走向社会后,相互之间大都失去了联系。直到2015年,我们退休之后,才在几位同学的倡议下,建立了69届校友QQ群,开始了寻找校友的过程。以后,随着找到的同学增多,逐渐建立了各班级微信群。到2019年,九个班级已经建立了八个班级群,为这次校友录补正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补正工作开始后,各班级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努力发掘记忆,尽可能地补全班上的同学名单,然后各班把统计好的名单报校友群。经过整理后,再把汇总的信息反馈到校友群里,请同学们对照名单再进行一次横向比对。因为69届校友还有一个特点,彼此之间不是邻居就是小学同学,有的参加工作后还成为了同事,所以相互之间比较熟悉。经过第一轮的比对补充,形成了近500名学生的名单,但缺失了一些班主任、辅导员的名单。于是把名单再次转发到各班级群,着重补全班主任、辅导员的名单。为此,大家也在69届校友群里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连续两天都讨论到深夜12点。第三天上午,第二轮名单出来了,各班班主任、辅导员姓名大多补充进来了,形成了69528名校友的名录。这个结果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

正当我把第二轮名单上报给校友会时,一个更大的惊喜出现了。23日晚,一排王双明同学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到了他精心保存了53年的699个班学生粮食定量申请变更表草表原件(共35张),并连夜拍成图片发到了校友群里。据他后来的回忆,当时的35张表格是申请中学生粮食定量变更的草表(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小学生粮食定量是26斤,中学生是32斤),当时提交给粮食系统的正式表格已经上报,老师要他把这些草表销毁。当他看到表格里有这么多同学的名单时,就悄悄地捎回家保存了起来,一藏就是50多年。

这份表格的出现,炸裂了69届校友群,惊喜了很多校友。一连三排胡遂同学感慨地说:看到了这一张张已经泛黄的校友名单,眼前又仿佛出现了50多年前一个个英俊少年和俊俏少女的身影……细阅这份表格,内容又是那样详实、朴素,不仅反映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而且每位同学的姓名、家庭住址及所属粮站都记录的清清楚楚。虽然现在许多地名、粮站已经消失,但它永远地刻在我们的心田。鉴于这份表格的出现,我向校友会提出,延缓一些时间对第二轮校友名单进行增补。

之后,我利用了两天的时间,一边打开电脑里整理好的69届校友名单,一边对照手机里的表格照片,一个班级一个班级,一位同学一位同学的进行仔细对照。有疑问就发在群里征求校友的意见,及时纠正表格中出现的一些错误。经过两天的梳理,最终形成了550名校友名单,基本还原了69届学生入学时的原貌。25日,公示一天。26日中午,正式上报给金中校友会。

回顾一周来补录1969届校友名单的过程,正是因为有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历史资料的神奇再现,校友会两位老师的热情鼓励,给予了我们巨大的支持,完满地完成了我们这一届校友名单的补录工作。

69届校友是幸运的。虽然在校学到的文化知识很少,但母校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奋进。在我们走向社会之后,许多同学都经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工作单位里的管理中坚、技术骨干和岗位能手,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建设奉献了一生。我们为曾是金中人感到骄傲,为母校对本届学生的亲切关怀表示感谢!

张大建(1969届校友)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