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德心两育  | 国旗下讲话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尊敬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每周一,我们都和今天一样,迎着朝阳,仰望五星红旗跨越三个世纪的钟楼旁,这面国旗镌刻着金中人最深的铭记与缅怀。正如同我们不会忘记,本周四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

九十四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深重灾难。那一刻,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然而,正是这样的至暗时刻,激发中华儿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捍卫国家尊严和民族独立的钢铁长城。这其中,就有生长于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金中人。

在漫长的14年里,他们前赴后继,以行动彰显爱国之志。1931年,金中教职员呈请国府移师抗日;1932年,金中学子举行足球义赛为义勇军筹款1937年,钟楼地下室于南京沦陷之时成为40余名妇女的避难所,守护住她们生命的尊严。只因国家需要,16位金中人走上航空报国的道路,其中就有抗日航空英烈陈镇和。陈镇和球技精湛,是中国足球队首次参加奥运比赛时的左前锋,但因“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他毅然离开绿茵场,投身抗日。在给弟弟的家书中,他写下过这么一首慷慨激昂的小诗:男儿莫惜少年头,快把钢刀试新仇。杀尽倭奴雪旧耻,誓平扶桑方罢休!在抗击日寇的战争中,陈镇和屡立战功。1942年,他驾驶的飞机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坠毁,那时的陈镇和年仅35岁。金中人的担当,是国家危难时的不退缩、不畏惧,亦是心中始终葆有对国家的赤诚热爱。

每年9月18日,防空警报都会准时响起,这正是在告诉我们:“918”这三个数字,不是冰冷的历史符号,而是中华民族深入骨髓的警示。在对历史的铭记与对先烈的缅怀中,我们切身体悟和平的珍贵,并将开创未来的种子深深埋入心底。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我们在一同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式时,一次又一次自发的鼓掌和写在每一个人脸上的自豪。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在纪念大会开始前,天安门广场上千人军乐团、合唱团奏唱了抗战歌曲《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在震彻云霄的礼炮轰鸣后,如今的故乡便映入我们的眼帘:45个方队、上百架飞机、数百台地面装备,整齐划一、精准协同、米秒不差。从抗战时期的土枪土炮到今天新型作战力量加快发展、“杀手锏”重器成规模列装,人民军队慑战底气更足。军强国安护和平,正如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所说:“中国军队越强大,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就越有力,和平与发展就越有保障。”‌‌

成长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更懂得和平的价值。在不久前举办的和平勋章设计大赛中,全校一百多位同学解读了自己对于星火成炬,和平新章”的理解。他们用不同的图案表达着相似的愿景:我们将以青春为笔续写和平篇章,以奋斗之姿捍卫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山河安宁。此时此刻,“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再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校园日常的预先行动。我们要培养面向未来的素养,在学习中学会跨界,在生活中提升信息甄别力、培养反思习惯;我们要成为新质校园的共创者,在参与校园事务的过程中学会履行责任,在助力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培育社会志趣。

同学们,钟楼的钟声曾响彻半个南京城,它是历史的记录,也是未来的号角。让我们爱国情怀中汲取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让我们从民族气节中培育信仰于细微处捍卫国家尊严;让我们于三个必胜坚定信心,让国家的未来因我们而更精彩。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就让我们带着源自过去的精神、着眼当下的勇气、指向未来的创造,书写出更灿烂的青春华章!

谢谢大家!

撰稿:历史组李慧  审核:王友伟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