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今日我以金中为荣,明日金中以我为荣!”
我讲话的内容主要是讲一个小故事。那是在1998年学校110周年校庆的时候,我们只发现9位科学院院士校友,我们将这9位科学院士画成巨幅油画像,悬挂在科学馆大厅两边,一边5幅,一边4幅,还有一幅是一个空框框。有一位名叫蒯乐昊的小校友,原是我校文科班的女同学,正在大学新闻系读书,她在一篇《我的金中情结》回忆录中谈到:“每次在科学馆里的课间十分钟,我都爱在那9幅油画前驻足仰望,一边看着他们清癯睿智的面容,一边在心里猜度他们的成才之路,然而我停留和欣赏时间最长的,却是那最后一个空白的画框。看那九幅画的时候,心中的感觉是敬仰,而看最后一个空画框时,心里更多的则是憧憬。一次时间看长了,恍惚觉得框中嵌上了一幅自己的肖像,也是那样从容而睿智地冲画外微笑着。当我从幻想中清醒过来,看见身边一个低年级男生也在仰着看那个空框框,他微张着嘴巴,痴痴的,眼睛里写满了期望。当他注意到我时,我们都会心地笑了。因为同是金中人,我们都能理解这种共同的梦想。其实,在我幻想母校中挂起我的肖像时,我早已是一名文科生了,我清楚自己不可能成为中国科学院士。”但是,蒯乐昊小校友却认为:“我牢记杨祖恒校长提出的‘今日我以金中为荣,明日金中以我为荣’的号召,我一定要努力实现我的梦想”。后来,她在新闻系本科毕业后,又在南大新闻系研究生院毕业,她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南方报业集团最年轻的主笔,活跃在祖国新闻战线上。母校金中怎么能不以她为荣呢?当然以她为荣。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这样的校友数不胜数。现在,科学馆大厅已经挂满了20位院士校友画像(有同学会问,那我以后成了院士,我的画像不是没有地方挂了吗?我肯定的回答你,我们学校挂画像的地方多的是),新教学楼一楼大厅将悬挂14位人文大师校友像,我们120周年校庆纪念册选登了80位著名校友,我们《校友风华录》选登了151位校友,我们《校友回忆录》选登了170篇校友回忆录。无怪乎蔡元培先生在金陵中学40周年校庆时,就题词“英才辈出”,这次120周年校庆时,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先生又以“英才摇篮”题词祝贺!
在这里我想说明,从母校金中这座摇篮走出的英才,更广泛的说,走出的人才,一是靠历任领导和老师的辛勤培养,二是靠优良的办学传统的不断薰陶,三是靠校友自己的艰苦努力。
金陵中学120年所创造的辉煌,正是依靠一代一代金中人不断的努力,一手一手的传递接力棒。现在,在120周年里程碑前,历史又把创造新的辉煌的接力棒交给了我们这代金中人。这根接力棒的名称可不可以象形地说,就是“今日我以金中为荣,明日金中以我为荣”呢!其实,为母校争荣,就是为祖国争荣,为民族争荣。
今天,我的讲话将要结束,但是,我对大家的希望却刚刚开始!努力吧,祝大家前途无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