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职能部门  | 党政办公室  | 各类政策
高二化学(必修加选修)学生实验
实验一 氨的制取和性质 铵离子的检验
实验步骤
一、氨的制取
1.取NH4Cl和Ca(OH)2各一药匙,放在纸片上(或研钵里),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均匀(或用研钵轻轻压碎),注意是否有气味产生?说明发生了什么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设计实验装置,并利用上述混合物作反应物,制取氨。注意应采用什么收集方法,并如何防止气体外逸?
3.收集一试管氨。怎样检验氨是否集满?
 
二、氨的性质
1.观察收集氨的试管中气体的颜色。取下橡皮塞,用拇指轻轻堵住试管口,小心闻氨的气味(注意闻气体的正确方法)。
2.把上述充满氨的试管管口向下倒拿着放入水槽的水中。将拇指稍移开试管口,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
3.当水进入试管后,在水面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将试管从水中取出,使管口向上,并振荡试管,然后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4.在点滴板(或玻璃片)的三个凹穴分别滴入1滴浓盐酸、浓硝酸和浓硫酸。然后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当有氨放出时,移动点滴板,使导管口依次对准不同的酸。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
 
三、铵离子的检验
  取少量NH4Cl、NH4NO3和(NH4)2SO4晶体,分别放在3支试管里,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少量NaOH溶液,加热试管,再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各试管口处,观察试纸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根据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实验步骤
一、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三个小烧杯,编号为1、2、3。用黑色笔在三张小纸片上画出粗细相等的三个“十”字,并用透明胶条把它们分别贴在1、2、3号小烧杯的外底中央(也可将“十”字直接画在小烧杯的外底上)。按下表中规定的数量先分别在烧杯中加入Na2S2O3溶液和蒸馏水,摇匀,这时从小烧杯口可以清楚地看到“十”字。然后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mL H2SO4溶液,并开始记录时间,到溶液出现的浑浊现象使烧杯底部的“十”字看不见时,停止记时。
2.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把实验一所用的三个小烧杯洗净,保留黑色“十”字,并按下表中规定的数量分别在烧杯中加入Na2S2O3溶液和蒸馏水,摇匀。在室温条件下,向1号烧杯中加入2mL H2SO4溶液,并开始记录时间,到溶液出现的浑浊现象使烧杯底部的“十”字看不见时,停止记时。再把另两个烧杯分别放入热水、沸水的大烧杯中保持一会儿,然后分别加入2mL H2SO4溶液,并开始记录时间,到溶液出现的浑浊现象使烧杯底部的“十”字看不见时,停止记时。
3.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1支试管中加入3mL H2O2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再加入少量MnO2粉末,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
 
二、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在小烧杯中加入10mL蒸馏水,再滴入FeCl3溶液、KSCN溶液各1滴,然后将充分混匀的溶液平均地分别倒入3支试管中。
(2)向第一支试管里加入几滴FeCl3溶液,向第二支试管里加入几滴KSCN溶液。分别将上述两只试管与第三支试管相比较,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试说明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取2个封装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玻璃球,将一个球浸在盛有热水的大烧杯里,另一个浸在盛有冷水的大烧杯,比较两个球里气体的颜色。将两个球互换位置,稍等片刻,再比较两个球里气体的颜色,并说明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三 电解质溶液
实验步骤
一、pH试纸的使用
  用干净的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0.1mol/L CH3COOH溶液、2%氨水和NaCl溶液,并分别点在三小块pH试纸上,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跟标准比色卡相比较,以确定该种溶液的pH。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用干净的玻璃棒分别蘸取0.1mol/L HCl溶液和0.1mol/L CH3COOH溶液,并分别点在两小块pH试纸上,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判断两种溶液的pH。
2.在1支试管中加入少量0.1mol/L CH3COOH溶液,再加入约10倍体积的水,振荡均匀,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此稀释液并点在一小块pH试纸上,判断溶液的pH。
  CH3COOH溶液稀释后,其pH较稀释前有什么变化?
3.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颗锌粒,然后各加入1 mol/L HCl溶液和1mol/L CH3COOH溶液。稍待一会儿(或加热试管),比较2支试管里反应的快慢。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三、盐类的水解
1.向3支试管里分别加入1mL饱和Na2CO3溶液、(NH4)2SO4溶液和NaCl溶液,用pH试纸测定它们的pH。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在1支试管里加入3mL CH3COONa溶液,滴入2滴酚酞试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再取1支试管,把溶液分成两份,给其中1支试管里的溶液加热,比较2支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待受热试管中的溶液恢复至常温,再比较2支试管里溶液的颜色。思考温度对水解的影响。
 
实验四 中和滴定
实验步骤
一、滴定管的使用
  操作练习:
1.取一支洁净的酸式滴定管,将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观察滴定管的结构。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并轻轻地反复转动活塞。
2.关好活塞,从滴定管夹上取下滴定管,从滴定管上口倒入少量所要盛装的溶液(这里可用水代替),并使滴定管缓慢倾斜转动,使水润湿全部滴定管内壁,用左手控制活塞,将水从滴定管下部放入预置的烧杯中。再用水润湿滴定管一次。
3.向滴定管中注入水至“0”刻度以上2cm~3cm处,将滴定管垂直夹持在滴定管上。如果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应快速放液,以赶走气泡。调整液面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为什么)。
4.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并记录。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方法与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数的方法相似。使眼睛与液面凹面最低点及刻度线保持水平,读取与液面凹面相切处的数据。
5.用滴定管向烧杯中滴液,测出25滴水的体积,并记录读数。
6.用滴定管准确量取10.00mL水。注意当放出的水的体积接近10.00mL时,应逐滴滴入,以防量取的水过量。
 
二、中和滴定
1.从滴定管夹上取下酸式滴定管,用标准的0.2000mol/L HCl溶液润洗2~3次,每次用酸溶液3mL~5mL。把0.2000mol/L HCl溶液注入到酸式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0”刻度以上2cm~3cm处,再把酸式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在滴定管下放一个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酸液,使滴定管内部没有气泡,并使液面处在“0”或“0”以下某一刻度处。记下准确读数。
2.用待测浓度的NaOH溶液把碱式滴定管润洗2~3次,然后装满待测浓度的NaOH溶液,把它固定在滴定管夹上。轻轻挤压玻璃球,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注意把滴定管下端的气泡赶走),然后调整滴定管内液面,使其保持在“0”或“0”以下某一刻度处,记下准确读数。
3.用碱式滴定管向锥形瓶里注入25.00mL待测浓度的NaOH溶液,再向锥形瓶里滴入2滴酚酞试液,这时溶液呈红色。
4.把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的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小心地滴入酸溶液,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到因加入一滴酸后,溶液颜色从粉红色刚好变为无色为止。这表示已到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读数。
5.把锥形瓶里的溶液倒掉,用蒸馏水把锥形瓶洗涤干净。按上述操作重复一次。
6.取两次测定数值的平均值,计算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实验五 镁、铝、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步骤
一、镁、铝与酸、碱的反应
1.在2支试管里分别放入用砂纸打磨好的大小相近的镁条、铝片。然后各加入2mL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
2.在2支试管里分别放入用砂纸打磨好的镁条、铝片。再分别加入2mL NaOH溶液,微热,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二、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在3支试管里各加入约1mL MgCl2溶液,然后再分别滴加氨水、盐酸和NaOH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并加以解释。
2.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1mL Al2(SO4)3溶液,然后分别滴加NaOH溶液和氨水,直到产生大量的沉淀。再继续分别滴加NaOH溶液和氨水,观察现象。静置后,倒去上层清液,留待下个实验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AlCl3溶液代替Al2(SO4)3溶液重复做上面的实验。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将上述实验所生成的Al(OH)3沉淀分装在两个试管里,分别加入盐酸和NaOH溶液,振荡。观察发生的现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三、氧化膜的保护作用
  在一个50mL烧杯中放入两块铝片,再加入适量浓硝酸,使铝片浸没在酸液中,观察现象。稍待片刻,用镊子取出铝片,用水洗净铝片表面的酸液。将用浓硝酸处理过的铝片放入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浸泡片刻,观察现象。然后取出一块铝片,用小刀在其表面刻划几下(或用砂纸将表面打磨干净),再放入CuSO4溶液中,观察发生的现象并加以解释。
 
四、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在2支试管里各加入少量铁粉,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硫酸和盐酸,观察现象。
2.在1支试管里加入2mL CuSO4溶液,再将一段铁丝放到Cu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丝,观察发生的现象并加以解释。
3.在1支试管里加入2mL NaOH溶液,再加入少量FeCl3溶液。观察现象。
4.在1支试管里加入少量KMnO4酸性溶液和稀硫酸。然后向试管中加入少量FeSO4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当溶液紫色褪去时,再滴加2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
5.在1支盛有3mL水的试管里加入几滴FeCl3稀溶液,再滴加3滴KI溶液,观察现象。再向溶液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观察现象。
 
五、铁离子的检验
1.在1支试管里加入2mL水,再滴入几滴FeCl3稀溶液,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
2.在1支试管里加入少量FeCl3稀溶液和稀盐酸,然后加入适量铁粉,轻轻振荡片刻,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六 原电池原理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实验步骤
一、原电池原理
1.用导线将灵敏电流表的两端分别与纯净的锌片和铜片相连接。将锌片与铜片接触,观察锌片与铜片接触时是否有电流通过?为什么?
2.把一块纯净的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现象。再平行地插入一块铜片,观察铜片上有没有气泡产生?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观察铜片上有没有气泡产生?
3.用导线连接灵敏电流表的两端后,再与溶液中的锌片和铜片相连接,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导线中有无电流通过?
 
二、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1.用锋利的小刀分别在一小块镀锌铁和镀锡铁上刻划,露出里面的铁来,然后在刻痕上滴一滴NaCl溶液,再滴一滴K3[Fe(CN)6]溶液。静置5min,观察现象。如果现象不明显,再静置10min,观察现象。静置时,可以先做下边的实验。
2.在1支试管里放一粒纯净的锌,在另一支试管放一小粒含有杂质的粗锌,然后在2支试管里各注入2mL稀硫酸。观察发生的现象,哪支试管里的反应进行得较为剧烈?为什么?
3.在实验步骤2中盛有纯净的锌和稀硫酸的试管里,滴入1滴CuSO4溶液。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
 
实验七 乙醇、苯酚、乙醛的性质
实验步骤
一、乙醇的性质
1.乙醇与钠的反应
(1)在大试管中加入5mL无水乙醇,再加入一块新切开的并立即用滤纸擦干的黄豆大的金属钠。观察实验现象。
(2)用玻璃棒蘸取2滴反应后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晾干,观察玻璃片上的残留物。
(3)向试管里滴加约10滴蒸馏水,用pH试纸检验其酸碱性。
2.乙醇氧化生成乙醛
  在试管里加入2mL乙醇。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中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立即把它插在盛有乙醇的试管里,这样反复操作几次,注意闻生成物的气味,并注意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苯酚的性质
1.在试管里加入少量苯酚固体,再加入约2mL水,振荡,观察现象。然后加热,继续观察现象。再让液体冷却,观察有什么变化,并解释这些现象。
2.向上述溶液中注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解释这种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实验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再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现象并解释其原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试管里滴入2滴苯酚稀溶液,再加入约4mL水,振荡,然后逐滴滴入饱和溴水,加到有白色沉淀现象出现为止。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在试管里滴入几滴苯酚稀溶液,再加入约3mL水,振荡,然后再逐滴滴入FeCl3稀溶液,观察现象。
 
三、乙醛的性质
1.在试管里先注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然后加热煮沸。把NaOH溶液倒去后,再用蒸馏水洗净试管备用。
2.银镜反应
  在上面洗净的试管里注入1mL AgNO3溶液,然后逐滴滴入氨水,边滴边振荡,直到最初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然后,沿试管壁滴入3滴乙醛稀溶液,把试管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里。静置几分钟,观察试管内壁有什么现象产生。解释这种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
  在试管里注入2mL NaOH溶液,再滴入CuSO4溶液4~5滴,振荡。然后加入0.5mL乙醛稀溶液,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至沸腾,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解释这个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八 乙酸乙酯的制取 肥皂的制取
实验步骤
一、乙酸乙酯的制取
1.在1支试管中加入乙醇、乙酸各2mL,再慢慢滴入0.5mL浓硫酸,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mL Na2CO3饱和溶液,按图所示把装置连接好。
2.用小火加热试管里的混合物,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Na2CO3溶液的上方约0.5cm处,注意观察液面上的变化。取下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小心不要被烫着),并停止加热。
3.振荡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静置,待溶液分层后,观察上层的油状液体,并注意闻气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肥皂的制取
1.在一个干燥的蒸发皿中加入8mL植物油、8mL乙醇和4mL NaOH溶液。
2.在不断搅拌下,给蒸发皿中的液体微微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观察现象。
3.继续加热,直到把一滴混合物加到水中时,在液体表面不再形成油滴(或者直到油脂全部消失)为止。
4.把盛有混合物的蒸发皿放在冷水浴中冷却。稍待片刻,向混合物中加入20mL热蒸馏水,再放在冷水浴中冷却。然后加入25mL NaCl饱和溶液,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5.用纱布滤出固态物质,弃去含有甘油的滤液。把固态物质挤干(可向其中加入1~2滴香料),并把它压制成条状,晾干,即制得肥皂。
 
实验九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性质
实验步骤
一、葡萄糖的还原反应
1.在1支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 AgNO3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氨水,,直到析出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所得澄清溶液就是银氨溶液。
2.在新制的银氨溶液中加入1mL~2mL葡萄糖溶液,充分混合后,放在热水中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从上述实验可以证明葡萄糖分子含有什么官能团?
 
二、蔗糖的水解反应
1.在1支试管里,加入2mL~3mL NaOH溶液,再加入几滴CuSO4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加入约2mL蔗糖溶液,加热。观察有没有沉淀生成。
2.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少量蔗糖溶液,再加入3~5滴稀硫酸,然后把混合液煮沸几分钟,使蔗糖发生水解反应。最后加入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H2SO4
3.在另一支试管里制备Cu(OH)2沉淀,再将已经水解的蔗糖溶液逐滴加入该试管中,边加边振荡试管。然后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写出上述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食物中淀粉的检验
  用小刀切一片马铃薯,在上面滴一滴稀碘酒溶液,观察现象。
 
四、纤维素的水解
1.把一小团(蚕豆大)蓬松脱脂棉(或一小块滤纸)放入试管,小心地滴入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搅动脱脂棉使它变成糊状。再加入2mL水,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边加热边摇动试管,直到溶液呈亮棕色为止。最后加入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H2SO4
2.在另一支试管里制备Cu(OH)2沉淀,并把它加入上述亮棕色溶液里,然后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至沸腾。观察有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实验十 蛋白质的性质
实验步骤
1.蛋白质的灼烧  分别点燃一小段棉线和纯毛线,观察现象并注意闻气味。
2.蛋白质的盐析  在试管里加入1mL~2mL鸡蛋白的水溶液,然后加入少量(NH4)2SO4饱和溶液,观察现象。把该少量有沉淀的液体倒入另一支盛有蒸馏水的试管里,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3.蛋白质的变性
(1)在试管里加入2mL鸡蛋白的水溶液,加热,观察现象。把试管里的下层物质取出一些放在水里,观察现象。
(2)在试管里加入3mL鸡蛋白的水溶液,然后加入1mL CuSO4溶液。观察现象。把少量沉淀放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里,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3)在试管里加入2mL鸡蛋白的水溶液,然后加入2mL甲醛溶液。观察现象。把少量沉淀放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里,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4.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在试管里加入少量鸡蛋白的水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浓硝酸,微热,观察现象。
5.食物中蛋白质的检验
(1)取5g豆腐,放在烧杯中,再加入1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豆腐全部捣碎。用纱布过滤,得白色豆腐滤渣。
(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白色豆腐滤渣,再滴加少量浓硝酸,加热,观察现象。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