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教育科研  | 教师发展处  | 教科研成果
整体建构以创新为基点凸显少年精神的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实践纲要(续)

五、策略与机制

(一)策略

1、立足当下、着眼未来

高中阶段更应该是一个“埋种子”的阶段,其重点不应该是学生当下所做出的创新成果,而是为学生创新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需要避免“创新素养自然形成论”的观点。由此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关注高中阶段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面向全体、尊重差异

创新素养的培养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这是高中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但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出现拉平效应。“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应该成为学校的自觉选择,而这又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一种有多种发展可能的选择性的教育,尽可能让不同的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具有独特的学习经历。

3、全面渗透、项目引领

创新素养的培养涉及动力系统、能力系统、维持系统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与此相关的支持系统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全面渗透意味着创新教育并非简单地在原有教育的基础上加上的一种新的教育,而是以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为核心的学校教育的全面变革。

4、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学校文化

一个组织能够有一年的发展,依靠机遇;有十年的发展,依靠机制;有百年的发展,就必须依靠这个组织厚重的文化。

1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学校精神文化

金陵中学百年的文化底蕴是学校发展之根,根深才能叶茂。近几年随着课题的研究,经过开掘、分析、审视与提升,凝炼而成了的金陵中学最核心的办学理念:

①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具有复兴中华、造福人类伟大抱负,素质全面,个性鲜明的创造型人才。

②校训:诚、真、勤、仁

③办学理念: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

  办学主张: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校园焕发绿色生机,让环境放射人文光芒。

④办学目标:探讨在国际化、知识经济环境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普通中学的办学模式,建设具有创新教育特色、架设学生生涯规划立交桥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学。

⑤办学策略:继承优良办学传统,借鉴先进教育经验,发扬改革创新精神

⑥教育策略: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勇于创新、勤于总结;善于把领导意图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⑦质量理念:质量是学生发展的根本,质量是学校品味的基础。

⑧教育追求:一流的教学质量——超越应试能力的全面素质教育质量,保持“英才摇篮”的声誉;一流的人员素质——学者型的校领导,名特优师资队伍,保持“名师辈出”的声誉;一流的管理水平——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精致化;一流的办学条件——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显著,设施设备现代化、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数字化。

⑨学校品质:人文主义与科学精神相结合;严谨治学与开拓创新相结合;推崇教师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全面发展与关注个性相结合。

2)建构民主和谐的学校管理文化

宽松、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是孕育创造力的土壤。百年老校之所以成为名校,特色学校,其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金陵中学的“诚、真、勤、仁”四个大字不仅表明金中人的诚心向学,崇真尙实,勤奋刻苦,更表达了金中人的以诚为本,仁爱奉献,以仁为怀,唯真是求的教育追求和金中人的品格。整个学校洋溢着和谐、大气、好学、向上、探究、创新的氛围,每位教师能感受到自己处在领导和同事的认同与尊崇的心境中,少年精神的焕发自是水到渠成。

3)建构体现创新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课程文化

“十一五”期间,学校建构了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化建构要点,建构了体现研究性学习精神的课堂教学、校本选修课程、校园活动课程、网络课程的文化建构要点。这一体现创新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课程文化将带领金中每一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提升,实践能力得到增强。金中的教师也将激活生命潜能,焕发出创新的精神和才智。

4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文化

注重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为学生的成长开辟广阔的空间。注重并加强生命教育,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化管理为教育。建立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队伍,参与到学校各方面常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5)建构体现创新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文化

学校制订《金陵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方案》,突出育人宗旨,让每一面墙壁,每一处景观都成为无声的教材,让校园的环境在百年金中文化底蕴的映照下焕发少年的光辉。

()机制

1、组织机构健全,各项制度规范

由校长亲自主抓金陵中学创新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分管副校长牵头各负其职,成立由处室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专任教师和校外客籍教师组成的四个工作小组:金陵中学创新特色文化研究小组,创新型学生素养结构分析及成长调研工作小组,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小组,体现研究性学习课程基本精神的校本课程建构与实施工作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规划、组织和实施。

2、全员高度重视,创新教育常态化

创新特色是金中人的共识。从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到校园物态文化的建设;从学校办学目标的制定,到生命活力课堂教学的研究;从学校的工作计划,到各处室的工作安排;从学校的课程建设,到教师的每节课的教学。学校把创新教育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拓宽学生创新教育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已制定的相关制度及方案:《金陵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方案》,《金陵中学体现创新学校文化特质的科技教育实践研究方案》,《金陵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体现研究性学习课程基本精神的校本课程建构与实施方案》等。

3组建一支精干而又独具特色的创新教育队伍

这支队伍由三部分组成:

1)学校设专职创新教育教师和兼职创新教育教师。

2)有创新才能并长期接受创新辅导的学生。

3)校外队伍。学校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在宁高校达成合作协议,定期聘请高校的专家教授来校开设科技讲座,聘请专门研究创造学的教授长期担任创造学客籍教师。

4、建构体现人文与创新的学校课程结构

形成重基础、宽视野、有特长呈宝塔形的课程结构体系。如下图:

 

 

 

 

 

 

 

 

 

 

 

 

 

 

 

 

 

 

 

 

 

 

 

 


六、途径与方法

我们认为文化、课程、教学、师资、学生是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

(一)文化——培养学生开放、自由、多元的文化理念。

1、创新的学生需要宽阔的视野、国际的交流。

(1)           在现在国际部开设各项国际课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课程)的基础上,力争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开设5-8项国际课程。

(2)           加强普通学生的国际视野的拓宽。利用现有国际部的资源,多为全校学生开设介绍各国文化及国际发展动态的交流讲座、活动等。

(3)           加强对外交流。继续做好每年暑期的英、美、澳洲的夏令营活动。未来五年,可以增加路线,作好总结交流工作,扩大国际交流的影响。

(4)           面向普通班学生开设国际选修课程。

(5)           定期开设讲座,每学期各年级分别开设人文类讲座、及科学素养类讲座各一次以上。

2、鼓励学生自由思考、鼓励自由发问包容不同的观点。

通过课堂、班会、晨会、座谈会、学生提案、学生讲坛、学生自主活动等多种途径,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勇于表达、学会包容。

(二)课程——建构有利于创新教育实施的校本课程体系

1、开设系列学生“志向兴趣”培养的校本课程

学生成长指导、生涯规划、职业介绍及成功人士系列讲座、生涯规划系列班会、职业体验等校本课程。面向优秀生开设、星光班、准博士、未来工程师等系列校本课程。

2、开设系列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的校本课程

在文化的视界上对研究性课程进行拓展与深入研究。

1)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体现研究性学习基本精神的校本选修课程;

3体现研究性学习基本精神的学生活动课程;

4体现研究性学习基本精神的网络课程。

3、开设系列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

1)学科课程:物理、化学、生物课程中的实验教学,建设以传感器为载体的物化课程,将传感器教学打造成金陵中学教学的特色之一。

2)科学素养类选修课程:数学领域、科学领域、技术领域等等。

3)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学农、职业体验等等

4、开设以培养创新技能为主要目标的系列科技特色校本课程

通用技术课程:在普及层面上开设。

机器人课程:未来的几年,将机器人活动从比赛层面提升到普及层面。

各科竞赛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

内容不断创新的科技节,系列科技特色的专家讲座。

 

   (三)教学——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1、建构“活力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场所,我们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我们的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空间;我们的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让其感到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我们的课堂应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怀抱好奇、心存探索……

1)生命化的课堂充满创造与生成

生命化的课堂上教师应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以宽泛、自由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给他们自主生成的机会,真正使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

2)生命化的课堂充满个性的张扬

生命化的课堂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鼓励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思维和表达;要用赏识、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与众不同的解答。

3)关注学科文化,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

每门学科都有其其独特的文化,在教学中,我们要借助学科文化的魅力,关注学科教学中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4)关注活动体验,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学科课程中所包含的任何知识,只有与学生的体验融合在一起,才能使知识更加鲜活。通过学生的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思考、推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亲生体验“做中学”,用内心的创造和体验来学习,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力量,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5)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

认真分析教材,理清知识结构网络和思想方法体系。把思想方法像知识一样归纳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中,通过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概念规律形成的过程,使教学成为获取知识—渗透思想—催生思想—激活生命潜能的过程。

2改进课堂评价方案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注重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效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广阔的选择性和可能性。

1)加强活力课堂的研究。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金陵中学要实现“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教育理念,就必须加强活力课堂的研究,把学生从压抑的课堂中拯救出来。

2)建立重结果重过程的评价方案。新的评价方案实施双向细目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占40%,主要看教师的角色把握、环境营造、技术运用三方面;学生的学占60%,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三方面。这对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学分认定,二是强调过程性评价,三是使用好《金陵中学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3)聚焦课堂,加强听课与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全校师生聚焦课堂,共同探讨有效课堂的特征。坚持每学期的“对外开放日”活动及一年一度的“行知杯”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

4)加强交流,做好示范辐射作用。重视校内常态化的教学研究,定期利用例会时间开设公开课,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听课和研讨,加强教育教学成果的示范辐射作用。开好一年一度的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促进了全体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四)师资——构建创新特色学校的主人们

没有创造性的老师,就没有创造性的学生,因此我们鼓励教师张扬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加强创造性教师成长的研究,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市省及全国的教学交流研讨,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究。请进专家对教师进行创新型教师的培训,让我们的教师不断焕发出少年的生机。

1)创新型教育职能观: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知识和基本职能,更要帮助学生建构学习的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

2)创新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当作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过程。

3)创新型人才观:树立“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的观点。教师的任务就是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地释放和发展。

(五)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

1、金中每位学生都要成为创新特色学校的实践者。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把创新素养的提升作为学习目标之一,积极参与到学校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并完成规定的学分。

2、重视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进行特长培养。举办奥赛兴趣班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奥赛,组织信息学、机器人训练及高水平代表队参加国内外大赛,组织学生代表队参加各级创新大赛。

3、重视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交流。思维的对撞能够迸发出新的思维,高水平的对话也能产生新的思维火花。加强高水平学生的对话交流,加强与科学大师的对话交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生创新成果与学术交流,参与与科学大师的对话,参与准博士培养站,参与未来工程师等项目中去。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