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例 简 介
刘 忠
课例名称:Fight against cybercrime (牛津英语 高中模块10 第四单元reading)
课型:阅读新授
课例设计理念:
总体设计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学习作准备,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高中英语课程指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进步。
课标还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文本分析
本单元在本模块中的地位。本单元和第一单元,第三单元都是属于问题解答型阅读。文本有共同之处,都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文本图式,也有不同之处,如引入方式不同,如下图: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增强文体意识,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Unit | 1Teaching a man to | 3 Aids today | Fight against cybercrime |
Introduction | A hunger relief concert | Ajani’s story | Opening remarks |
Body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 Giving a man a fish Current situation | Cause if Aids 3 ways of transmission Current situation | Definition Categories Current situation |
Solutions | Teaching a man to fish | | Cooperation and teamwork |
学生分析:学生对网络犯罪有一定了解;本班是实验班,学生基础较高。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学习了解网络犯罪的形势,网络犯罪有关词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德育目标:In the world of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s a solution to many problems.
4 策略目标:激活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预测;略读;寻读;猜测词义;分析篇章结构;确定主旨大意分析作者目的、态度、隐含的事实等;进行总结、结论、判断等活动
教学媒体:本课尝试用思维导图出现教学材料。PPT以线性思维的方式引导学习,而
运用思维导图在一个面上展示所有的段落的关系,各个节点就像神经突触,通过点击激发联想,各个概念的联系一目了然。学生发现各个节点上知识点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阅读教学模式:本课采用了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以上两种模式的结合,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模式,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它既强调背景知识,上下文预测的重要性,又不忽视单词、短语和解码能力、迅速捕捉关键信息以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性,反映了阅读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
Introduction /lead-in 导入:
Isn’t it a pleasure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a far? (积极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
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
Assessment of students ’learning :A task-based reading(评价)
Summary 总结
Homework or follow-up activities
用所学句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作业: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hinese style of street crossing?
运用思维导图的几点教学反思:
1、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
2、 有助于知识的合理储存,提取知识更加便捷。
3、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回忆表达。
4、思维导图可以广泛运用于外语教学:包括阅读教学,巩固学生已有的图式,拓展新的图式;写作教学,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把输入的内容迁移到写作中来;语法教学,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语法知识。
流淌的思维 思考的画面
--- 听刘忠老师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上的一堂英语阅读课
周 靖
刘忠老师用三维导图的方式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精彩的阅读课。
就“打击网络犯罪”这一话题,刘忠老师用思维导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网络犯罪”的定义--分类--危害--案例--如何与之作斗争,进行了一次思维的畅游。看似复杂的长文和错综的关系描述,在刘老师的巧妙引导中,在思维导图的间架结构中间清晰地呈现出来。
在这一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思维导图的奇妙之处。我想到了两个词,一个是flow (流淌),另一个是 vision (画面)。随着刘忠老师屏幕上思维导图的层层推进,我和学生共同进行了一次思维的旅行,享受了阅读-思考-理解的乐趣,并在最后完成的导图中看到一个具体而明确的画面。面对落笔纸上画得错落有致的一张笔记,我感觉相比较传统的一行一行的笔记而言,我和学生不仅一个字也没有少记,而所记内容之间的关系却更加清楚明了。
学生借助导图,不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更了解了文章的间架结构,学习了类似论述文章的写作方式。刘老师在润物细无声的自然而然的境界中同时达到了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教学的另一个目的。
智慧的刘老师的另一个高明之处就是在完成了这篇文章的教学任务之后,将本单元的另外两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本篇进行类比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同样类型的论述文章也各有千秋的写作方式,让学生不要沦入写作的固定模式而失去思想的活跃和写作的鲜活。
我相信学生们现在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思维导图去思考和探寻,将来学生们在掌握了这样的学习方法之后,他们能够自己画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探索,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终身使用这种行之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