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将于2011
江苏省教科院杨九俊副院长,南京市教育局吴晓茅局长、周文海副局长、王卫处长、戴兴海处长,江苏省教科所彭钢所长,南京大学文学院丁帆院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朱晓进院长,南京师范大学
特邀请以下人员出席《南京市教学研究年鉴(2009)》颁奖仪式和高层论坛:
1、南京市市、区、县教研室(进修学校)主任、副主任、教研员;
2、南京市高中、初中、小学校长(或教科研副校长或教科室主任或教科研骨干),幼儿园园长(或教科研副园长或教科室主任或教科研骨干);
3、《南京市教学研究年鉴(2009)》专家组成员(见附件1);
4、《南京市教学研究年鉴(2009)》获奖成员(见附件2)。
(友情提醒:凭邀请函领取精装本《南京市教学研究年鉴(2009)》一本;10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附件1:《南京市教学研究年鉴(2009)》专家组成员:
语文:丁帆、朱晓进、袁浩、孙双金、钱小龙、袁源、王栋生、曹勇军、靳贺良
数学:涂荣豹、王凌、王东敏、何炳均、陈光立、肖林元、朱建明、陈九贵
英语:张伊娜、沈峰、陈理、朱善萍、陈静波、曹荣苏
物理:刘炳昇、岳燕宁、杨树崤、周久璘、朱建廉
化学:吴欣、马宏佳、杨剑春、邹正、钱海滨
生物:汪忠、陈建秀、岑芳、
品德与生活(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班华、王建华、杨昭、陶崃恒、陈履伟、王伏才
历史:刘军、朱绍坤、马学松、卢新建、李华
地理:沙润、吴小根、陆静、李伯珏、丁强
音乐:管建华、邓林、韩中建、陈光中、钱逸瑞、陈萍飞、官思渡
体育与健康:潘绍伟、顾渊彦、周兵、嵇明海、杨潘顺
美术:滕守尧、陆长根、傅幼康、牛桂生
技术:顾建军、李艺、曹书成、曹国盛、吴再陵、张宏
科学:郝京华、叶兆宁、周建中
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唐淑、吴邵萍、崔利玲、谈秀菁、王淑琴
教学研究管理:王铁军、阎勤、董正璟、尤小平、张培成、周世东
附件2《南京市教学研究年鉴(2009)》获奖成员:
年度人物
刘海林 南京第二十七高级中学
陆华山 南京琅琊路小学
杭秉全 南京雨花台中学
年度人物提名
邵贤虎 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
林春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刘爱琴 南京聋人学校
孙小红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年度论著
《记录幼儿成长的100种方法》,曲新陵,南京实验幼儿园,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数据结构及其应用》,王静、吴再陵、
《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编写组,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年度论著提名
《Word绘图技巧及教学应用》,蒋小润编著,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沈阳出版社2009年版
《幼儿数学发展课程教师指导用书》,贾宗萍主编,南京中华路幼儿园,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宋运来编著,南京南湖第三小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高中新课程实践引领(地理)》,张德举编著,南京第九中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绿色课堂》,葛文庭主编,南京月牙湖小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年度论文
小学语文
孙双金,南京北京东路小学,《13岁以前的语文——重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人民教育》2009年第21期
杨树亚,南京南化第四小学,《轻点与漫思——关于语文与语文教学的碎思乱弹》,《语文教学通讯(小语论坛)》2009年
陆华山、陈道佩,南京琅琊路小学、南京栖霞区教研室,《眼底尽是“山水”色——对小语课堂教学三重境界的重新审视》,《小学各科教与学》2009年第1期
林春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徜徉文本之中,链接文本之外》,《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09年第3期
曹海永,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从“失真”到“归真”的理想践行——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个性化”形状的考察与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2期
赵红阳,南京高淳县淳溪中心小学,《书香飘村小》,《中国农村教育》2009年第10期
孙永东,南京南化实验小学,《让语文教学回归学科本色》,《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09年第3期
朱萍,南京北京东路小学,《小学习作课堂话题的选择和开发例谈》,《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09年第10期
中学语文
曹勇军,南京第十三中学,《语文,是教师与学生的故事》,《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4B
周春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人的尊严”而写作》,《散文世界》2009年第4期
冯为民,江苏省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文化自觉:语文教学之命脉》,《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年第12期
谢嗣极,南京外国语学校,《辨正施教,上出“我”来》,《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9期
石群英,南京第十三中学,《必修阶段的作文教学》,收入《高中新课程实践引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陆红华,南京人民中学,《定位 整合 设计——以<渔父>为例谈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语文学习》2009年5月
黄杰,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突出重点,分类鉴赏——<现代散文选读>教学管见》,《新语文学习(教师)》2009年5—6月
张小兵,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读本>“在底层”专题阅读课实录》,《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09年10—11月
小学数学
邓雪霞,南京小西湖小学,《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及对策——以<身边的数学>开发过程为例》,《人民教育》2009年第22期
阎勤,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不能习惯于过去》,《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09年第6期
贲友林,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小数与整数相乘”的教学与思考》,《小学数学教师》2009年第10期
刘正松,南京金陵中学实验小学,《让教学站在学生那边——从再测“船长年龄”问题说起》,《教学月刊(小学版)》2009年10月上
魏光明,南京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数学教学难度设置的思考》,《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12期
余颖,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对“简单教学内容”的一次反思之旅——认识11~20》,《小学数学教师》2009年第3期
王九红,江苏省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初探》,《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9B
王德祥,南京江宁区实验小学,《感受规则设计的原理——<24时计时法>教学设想与教学实录》,《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09年第10期
中学数学
邵贤虎,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探究——数学教学的生命线——一道课本不等式思考题的课堂教学实录》,《数学教学》2009年第12期
陶维林,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数学归纳法和它的教学》,《中小学数学(中学版)》2009年第10期
李克大,南京人民中学,《高中课程标准下不等式性质教学内容安排的思考》,《数学通报》2009年第12期
张士民,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自然生成,促进发展》,《数学通报》2009年第9期
黄智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设置延伸拓展问题的几种过程》,《数学通讯》2009年第8期
吕小保,南京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让学生演讲走进数学课堂——我校数学课学生演讲的实践与思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年第1—2期
王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双重要求下的五环节教学设计——例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认识》,《中学数学月刊》2009年第7期
龙艳文,南京第十三中学,《关于“数列的概念”的教学设计》,《数学通讯(教师版)》2009年6月下
英语
韩佩玲,南京赤壁路小学,《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与反思》,《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年第4期
邢文骏,南京金陵中学,《高中英语课程设置及课程评价改革初探》,《英语教师》2009年第1期
李斌,南京大厂高级中学,《高三英语课堂“沉闷”原因及对策》,《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期
龚遵群,南京第五中学,《概念图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2期
李俊,南京外国语学校,《由一堂英语报刊阅读课引发的思考》,《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7B
张恩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反思性教学策略及意义》,《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年第7期
任光明,南京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意识教育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09年第37期
余潇,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英汉中动结构对比与认知阐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卷
物理
朱建廉,南京金陵中学,《试题的命制原则研究》,《中学物理教与学》2009年第2期
汤家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精选物理“悖论”问题,生成高效课堂对话》,《物理通报》2009年第4期
夏季云,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从2009高考看图像题的延伸》,《物理教学探讨》2009年第11期
王越,南京第一中学,《“熵”的教学思考与设计》,《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年第3期
沈孝兵,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是凸透镜吗》,《物理教学》2009年第12期
黄皓燕,南京金陵中学,《物理思维过程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中学物理》2009年第5期
路永宁、钟礼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南京第二十九中学致远学校,《对初中物理新教材的断想》,《中学物理》2009年第18期
陈士元,南京高淳县漆桥中学,《苏科版物理实验的教学改进探讨》,《物理教师(初中版)》2009年第5期
化学
李慧娟,南京金陵中学,《从生活中感悟化学——“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案例》,《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年第9期
陈懿,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教学的衔接策略》,《化学教育》2009年第12期
林尤宏,南京大厂高级中学,《学习<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提高化学明天的科学性——对忽略氧气氧化性一类命题的商榷及创新》,《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年第10期
保志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例谈新课程元素复习课中的整合性教学设计》,《化学教育》2009年第1期
徐守兵,南京金陵中学,《高中学生化学自主学习的现状和优化策略》,《化学教育》2009年第10期
蒋金虎、钱海滨,南京第十三中学,《对人教版选修5“功能高分子材料”中科学探究活动的商榷》,《化学教育》2009年第12期
生物
韩海燕,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浅谈利用概念图提高生物课堂效率》,《中学教学参考》2009年第23期
周茜,南京雨花台中学,《“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章学案教学的点滴思考》,《生物学通报》2009年第3期
蔡永刚,南京大厂高级中学,《应用图和图群创设生物科学史教学情境》,《生物学教学》2009年第9期
吴久宏,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以“酶切”为试题背景的能力立意题品析》,《生物学通报》2009年第11期
郄银东,江苏省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注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生物学通报》2009年第7期
袁艳华,南京第三初级中学,《优化问题设计,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植物种子的萌芽”一课教学问题的优化设计》,《中学生物学》2009年第12期
品德与生活(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
于世华,南京第十三中学,《情景探究的思维心理过程解析》,《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
杨静平,南京第五中学,《觉察情绪,学会心理减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11月
唐隽菁,南京北京东路小学,《在“厚”与“薄”之间游走》,《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7B
徐其锐,南京人民中学,《构建和谐课堂 提高课堂有效性》,《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年第12期
徐静,南京金陵中学实验小学,《让孩子远离“师源性伤害”》,《江苏教育报》
张文芳,南京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合作学习初探》,《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年第3期
历史
明成满,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中国法律史研究的新探索——韩国中国史学会第九届国际学术大会综述》,《高校社科动态》2009年第2期
刘建民,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对人教版历史(必修1)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以安徽淮南市第一中学08级全体高一学生为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年第2、3期
陶兆平,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是前进,还是后退?——对现行中学教育模式的反思》,《中国教育研究论坛》2009年12月
姜波,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从现在的“砂砾”看历史长河的浪花——关于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和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10期
张倩,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试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时代性——以<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课为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7期
陈红,南京宁海中学,《感受细节魅力,感触研究乐趣——读<《商鞅变法》的教学设计>后感》,《历史教学》2009年第5期
地理
孙小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追求充满文化趣味的地理课堂——探索“为了每一个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教学切入点》,《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年第1—2期
丁兆宝,江苏省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提问的预设和生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张言顺,南京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好课”是不断成长的》,《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16期
音乐
何伟,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用音乐育人》,《中国音乐教育》2009年第9期
刘永红,南京琅琊路小学,《组织指导演唱活动的教学技能》,收入《有效的教学技能,教学问题诊断与技能提高(中小学音乐)》,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叶军,南京外国语学校,《音乐能够告诉我们什么》,收入《高中<音乐鉴赏>的有效教学实践与思考》,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沈熙春,南京第五中学,《音乐的悲剧美》,收入《高中<音乐鉴赏>的有效教学实践与思考》,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体育与健康
王蔚、嵇明海,南京拉萨路小学、南京第四中学,《更加有效的小学体育教学“虚”与“实”》,《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第11期
陆东梅、嵇明海,南京琅琊路小学、南京第四中学,《创编科学有效体育游戏,规范体育游戏评价标准》,《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第10期
杨潘顺,南京第十三中学,《试论健康教育背景下基础教育中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着眼点》,《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嵇明海、陆东梅、王蔚,南京第四中学、南京琅琊路小学、南京拉萨路小学,《南京市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块实验方案》,《体育教学》2009年第6期
张春宝、顾渊彦、叶海辉,南京人民中学、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浙江玉环县第一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学评价问题上的目标导向》,《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第11期
姜玉华,南京中华中学,《“条件作业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第2期
美术
曹秋林,南京慧园街小学,《随形施绘的石头彩画》,收入《南京传统手工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王小燕,南京赤壁路小学,《倾听画中的故事——童心解读儿童画》,《江苏学校美术教育》2009年第1期
王大为,南京江宁高级中学,《巧用记分册,加强高中美术课堂的组织教学》,《江苏学校美术教育》2009年第1期
阚晓燕,南京第四中学,《初中美术教学建构多元评价模式的探讨》,《江苏学校美术教育》2009年第3期
刘倩,南京行知实验中学,《在多元文化教学中弘扬民族精神——浅谈高中美术鉴赏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江苏学校美术教育》2009年第3期
周晓鸿、邱尚龙,南京花园中学、南京栖霞区教师进修学校,《初中美术教学对传统缺失的几点反思》,《江苏学校美术教育》2009年第5期
科学
张骏,南京江宁区实验小学,《科学实验设计中引导学生控制实验变量的有效策略》,《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7B
周艳华、何善亮,南京栖霞区炼油厂小学、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概念教学探究——小学科学<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课例研究》,《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2009年第9期
姜玲,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走向真实——“做中学”理念在科学课教学中的实施情况浅谈》,《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年第11期
唐晓欣,南京北京东路小学,《与三年级同学谈“科学是什么”》,《科学课》2009年第10期
徐燕,南京逸仙小学,《三次教学<电磁铁>的感悟》,《科学课》2009年第9期
徐光才,南京板桥小学,《新课改下实验器材之我见》,《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第10期
技术
刘海林,南京第二十七高级中学,《正确理解技术的两面性》,《新课程》2009年4月
曹书成,南京梅园中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策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第1期
郭静,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ARCS学习动机设计模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中小学电教》2009年第8期
张钰,南京第一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考试命题问题例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第5期
罗洁华,南京第十三中学,《高中通用技术实验室的功能及使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第10期
幼儿教育、特殊教育
汪丽,南京太平巷幼儿园,《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课程管理机制》,《早期教育》2009年第4期
黄双雷,南京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幼儿园美术活动任务难度的设置和调控——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视角》,《学前课程研究》2009年第12期
邹鲁峰,南京太平巷幼儿园,《让教师的专业成长看得见——浅析田野课程下的教师发展评价方式》,《学前课程研究》2009年第3期
朱建华,南京实验幼儿园,《公开课的故事》,《南京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6期
巫蓉、潘可,南京长江路小学银城双语幼儿园,《表演游戏中幼儿情感发展的实践研究》,《学前课程研究》2009年第4期
刘爱琴,南京聋人学校,《一种有效的聋人语言与思维形成的方法——格式化语言教学方法》,《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第3期
祁寿东,南京盲人学校,《盲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第11期
唐宁宁,南京聋人学校,《依托文本 指导运用——聋生学习语言实例评析》,《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第2期
年度论文提名
小学语文
叶海豹,南京马台街小学,《抓实“五个百分百”,发展“小班每一个”》,《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11期
金灵,江苏省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美感谈》,《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陈朝玉,南京六合区实验小学,《让语文落地生根——观潘文彬<诺贝尔>一课》,《教育科学论坛》2009年第5期
吴玲,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课堂表演不能“为演而演”》,《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09年第3期
蔡燕,南京成贤街小学,《多样化学校语文课程的思考与实践》,《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09年第9期
刘俐,南京北京东路小学,《语文课堂要让学生真正走进生命绿洲》,《南京教育》2009年9—10月
黄雅芸,南京北京东路小学,《向CCTV借招,让练习散发别样光泽》,《小学教学(语文)》2009年第4期
孙艳,南京北京东路小学,《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语言的“病例”研究》,《小学教学参考》2009年第5期
邵良俊,南京游府西街小学,《作文教学应突出一个“情”字》,《教学交流》2009年第5期
中学语文
王跃平,南京第十三中学科利华分校,《激扬文字,指点课堂——浅探语文学科的评课艺术》,《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6B
王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迟早要被他们逼疯——质疑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语文学习》2009年5月
蔡建明,南京第五中学,《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苏教版<《史记》选读>教法研究之四》,《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6期
戚雪晴、沈中尧,南京第五中学,《提升阅读教学的信度和效度》,《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9年10月
孙刚,南京六合区横梁镇初级中学,《发生在语文课堂里的理念碰撞——对课堂教学设计起点的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12B
洪劬颉,南京第十三中学,《以文学教育的名义——新课程视野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再探索》,《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09年第7期
陈兴海,南京溧水县第三高级中学,《浅析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学文科》2009年12月
金林,南京第十二中学,《个性化写作教学应体现人文精神》,《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
王夫成,南京第十三中学,《品味,从多个角度——<听听那冷雨(节选)>教学管见》,《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09年3—4月
柳咏梅,南京外国语学校,《<谈生命>细读》,《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4期
小学数学
贲友林,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我收到的学生的“抗议”短信》,《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09年第4期
戴厚祥,南京百家湖小学,《捕捉学生思维兴奋点的策略》,《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09年第2期
段定来,南京秦淮区实验小学,《“尝试、阅读、交流”教学模式的探索》,收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原子能出版社2009年版
王九红,江苏教育学院附属小学,《注重思维,淡化程式——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例谈》,《小学教学研究(教师版)》2009年第10期
贲友林,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每一处设计,都是一种思想——“认识时、分”教学解读与反思》,《福建教师》2009年第12期
李箕红,南京长江路小学分校,《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探究》,《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09年第9期
何玖根、陈婷婷,南京太阳城小学,《让师生在校本课程的实践中共成长》,《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第11期
余颖,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如何教“不可教”之策略?——以“倒过来想”的教学为例》,《小学数学教师》2009年第7、8期
方慧,南京西善桥小学,《浅论小学数学的体验式教学》,《南京教育》2009年9—10月
杨梅芳,南京五老村小学,《在日常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小学教学设计》2009年第1期
中学数学
张松年,南京金陵中学,《把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空间让给学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年第10期
余建国,南京大厂高级中学,《割不断,理则清,巧应用——函数的图象与平面上方程的曲线概念复习课》,《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年第10期
刘昌木,南京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对“圆的概念”教学的思考》,《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09年第6期
陆扬,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例谈圆锥曲线复习中需要强化的六种意识》,《高中数学教与学》2009年第3期
居艳,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主题式研究性教和学”教学模式初探》,《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7B
朱胜强,南京外国语学校,《函数教学中宜尽早向学生介绍的几类函数图象》,《数学通讯(教师)》2009年第11期
张小兵,南京第十二中学,《例说用超级画板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数学教学》2009年第7期
王森林,南京第二十七高级中学,《改善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点的尝试》,《高中数学教与学(教师版)》2009年第12期
孙四周,江苏省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怎样强化图形的直观效果》,《数学通讯(教师)》2009年第4期
韦成旗,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浅谈课改背景下的有效小组合作学习》,《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英语
李华青,南京雨花台中学,《高中课堂Daily Report的活动策略》,《英语教师》2009年第12期
黄侃,南京第一中学,《人机对话 听说合一——谈2009年江苏中考改革新举措》,《考试(中考版)》2009年第2期
曹春宏,南京第十三中学,《利用Radio Club和TV Club资源扩大学生英语信息输入量的尝试》,《英语新世纪(教师版·高中)》2009年第5期
张世建,南京溧水县第三高级中学,《“集体备课”陷入误区?——兼议高中英语集体备课“趋同”还是“向异”》,《素质教育大参考》2009第1A期
张厚玲,南京江宁高级中学,《自制课件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1期
袁艺,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REE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新课程》2009年12月
杨国顺,南京高淳县湖滨高级中学,《“写长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章宗年,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浅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英语新世纪(教师版·高中)》2009年第3期
王小香,南京江宁区实验小学,《备课中英语教材建构的步骤——以<牛津小学英语5A>Unit8“A Camping Trip”第二课时为例》,《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09年2月
杨玲,南京天妃宫小学,《“活得精彩”:创设灵动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8B
物理
汤家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消除伏安法测电阻系统误差的几种方法》,《物理教师(高中版)》2009年第5期
余平,南京第四中学,《让“科学探究”成为“有效探究”》,《中学物理》2009年第2期
沈孝兵,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教材中的方法并非都是最佳的——关于教材中几个大气压强实验的改进与思考》,《物理教师(初中版)》2009年第3期
章忠春,南京第十四中学,《对等量同种电荷连线中垂线上的电场强度大小的研究》,《教学论坛》2009年第2期
宋军,南京梅园中学,《初探物理过程体验与科学素养的培养》,《物理教师(高中版)》2009年第1期
吴劲松,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把竞赛题改编为习题的题例分析》,《物理教学》2009年第7期
吴文明,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电场强度”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案例分析》,《物理教师(高中版)》2009年第6期
袁海泉、仇一飞,苏州大学物理教育学院、南京江宁高级中学,《高中物理新课程必修部分学生学习分化的描述与分析》,《国际物理教育通讯》2009年5月
化学
张发新,南京江宁高级中学,《目标指向和思维监控在化学计算题解题指导中的有效应用》,《化学教学》2009年第6期
马春生,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氧化还原反应”一课的教学设计》,《化学教学》2009年第5期
钱海滨、沈婷,南京第十三中学,《从点缀到主角——新世纪科学教育中STSE的课程形式与功能演进》,《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3期
陈益,南京金陵中学,《关于高中化学教师教科研的调查与思考》,《化学教育》2009年第12期
陈方,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的思考与实践》,《化学教育》2009年第1期
殷从宽,南京第十三中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零距离”》,《中学化学教与学》2009年第3期
顾晔,南京江宁高级中学,《平衡移动了吗》,《中学化学》2009年第3期
朱国美,南京虹苑中学,《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的途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期
庞红梅,南京宁海中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情知同步发展的实践探索》,《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年第5期
陈元庆,南京秦淮中学,《认识化学假想实验及其危害》,《化学教育》2009年第1期
生物
姚玉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常态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尝试》,《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09年第10期
吴延井,南京江宁高级中学,《“种群的特征”一课的本土化教学》,《生物学教学》2009年第7期
张亚伟,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浅谈研究性学习的前期指导》,《生物学教学》2009年第11期
旺久佳,南京江宁高级中学,《固定化细胞技术与探索光合作用强度实验的巧妙整合》,《教学仪器与实验》2009年第10期
唐晓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种群连续增长模型的学习过程》,《生物学通报》2009年第3期
高学林,南京第十三中学,《浅谈高中生物支架式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中学生物学》2009年第6期
杨克俊,南京中华中学,《引导分析,探究新知——“遗传的分子基础”教学建议》,《中学生物学》2009年第4期
王红珍,南京高淳县湖滨高级中学,《关于“生物群落的掩替”一章的几点教学建议》,《中学生物教学》2009年第11期
郭荣辉,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探究教学法在“人的性别决定”中的运用》,《中学生物学》2009年第4期
杨世春,南京共青团路中学,《让初中生物课堂因探究而精彩起来》,《时代学习报(教研参考)》
品德与生活(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
杨静平,南京第五中学,《从杯弓蛇影到“心理问题的系统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2月
李彰有,南京江宁高级中学,《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年第1—2期
沈波,南京第五中学,《例谈<文化生活>教学素材的裁剪》,《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年第7期
田家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文化生活>教学中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年第11期
王学朝,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对<政治生活>第二单元内容的几点质疑》,《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年第1—2期
陈国先,南京第二十七高级中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着眼点、着力点和生长点》,《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年第1—2期
吕庆东,南京第四中学,《案例,让政治课堂更精彩》,《素质教育大参考》2009年
汤玉红,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转变教学方式,用 “活”新教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年第1—2期
周蓉晖,南京第一中学,《初中政治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构》,《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年第5期
王永强,南京六合区实验高级中学,《政治教学应唤醒学生的生活品位》,《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9年2月
历史
明成满,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归义军时期敦煌寺院的“厨田”》,《中国农史》2009年第2期
明成满,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敦煌寺院经济文书中的会计思想》,《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
陈红,南京宁海中学,《<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设计》,《历史教学》2009年第17期
相升梅,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反思》,《教学论坛》2009年第1期
吕栋山,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浅谈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导”的策略》,《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年10月上
邵长峰,南京第九中学,《新课程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的定式答题法》,《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9月
地理
杨爽,南京第一中学,《“四个学会”巧破题》,《地理教育》2009年第3期
张庆红,南京第十二中学,《浅谈高中地理教材中案例的运用——以高中地理必修3为例》,《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年第10期
张志新,南京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初探》,《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第2期
王世文,南京六合区瓜埠高级中学,《透过一道高考试题对气温年变化问题的再思考》,《地理教学》2009年第4期
张俊,南京外国语学校,《拯救地球的十大环保技术》,《地理教育》2009年第2期
李虎,南京第二十七高级中学,《留心生活中的地理,把握高考命题方向》,《新高考(高三政史地)》2009年7—8月
金宇琳,南京梅园中学,《地理复习中关于地壳物质循环图的推断》,《中学教学参考》2009年第4期
音乐
陈萍,南京浦口区实验小学,《谁是你的重要他人》,《中小学音乐教育》2009年第1期
刘晓萍,南京成贤街小学,《如何从综合的视角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收入《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1—9年级音乐)》,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武文红,南京芳草园小学,《“做”并快乐着——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中小学音乐教育》2011年第11期
尹润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音乐课堂:“完整”的艺术》,《新课程学习》2009年9月
谢红娟,南京中华中学,《蜇龙飞起舞东方》,收入《高中<音乐鉴赏>的有效教学实践与思考》,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杨芳,南京第九中学,《音乐从印象走向现代》,收入《高中<音乐鉴赏>的有效教学实践与思考》,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刁雪梅,南京金陵中学,《欧洲民间音乐掠影》,收入《高中<音乐鉴赏>的有效教学实践与思考》,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潘朝阳,南京六合区励志初级中学,《<丰收之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年第1期
体育与健康
陈兵 李世金、张春宝,南京第三初级中学、南京人民中学、南京人民中学,《如何把健康教育落实在体育课程教学的实处》,《科学教育家》2009年五期上
顾渊彦、姜玉华,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南京中华中学,《简论基础教育阶段的体验校本课程开发》,《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张桂宁、杨潘顺,南京第十三中学、南京第十三中学,《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赛前状态调整的实践与思考》,《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陈小斌、程传银,南京高淳县湖滨高级中学、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对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原因与对策的思考》,《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4期
嵇明海、王蔚、陆东梅,南京第四中学、南京拉萨路小学、南京琅琊路小学,《班级制授课条件下高中选项教学研究》,《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第10期
王蔚、嵇明海,南京拉萨路小学、南京第四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安全措施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第8期
鲍咏雪,南京第四中学,《奥运会系统自组织演进机理分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汪平、李世金、张春宝,南京第三高级中学、南京人民中学、南京人民中学,《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教学分组的断想》,《科学教育家》2009年五期上
倪晨瑾,南京游府西街小学,《体育课呼唤“运动密度”》,《体育教学》2009年第8期
丁敏奎,江苏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废旧论坛功能的延伸与拓展》,《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第10期
美术
蔡琳,南京长江路小学,《网络环境下的电脑美术校本课程》,《江苏学校美术教育》2009年第1期
黄梨敏,南京琅琊路小学,《儿童画——情感的真实流泻》,《江苏学校美术教育》2009年第3期
刘彦,南京宇花小学,《树学校艺术品牌,促“每一个”全面发展》,《江苏学校美术教育》2009年第4期
郝蕾蕾,南京三牌楼小学,《龙的文化,龙的精神》,《教学交流》2009年第9期
韩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生活中的图案>案例》,《江苏学校美术教育》2009年第1期
丁圆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天然的艺术——南京雨花石教学设计》,《江苏学校美术教育》2009年第3期
朱晔,南京第九中学,《寸间千里,咫尺万变——小小彩蛋画天下》,《江苏学校美术教育》2009年第4期
沙景雯,南京建邺高级中学,《让美术教育成就未来人生——谈自我策划美术教育的必要性》,《江苏学校美术教育》2009年第6期
庞康,南京玄武区外国语学校,《写自然之性,写吾人之心》,《江苏学校美术教育》2009年第6期
科学
张骏,南京江宁区实验小学,《<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设计》,《科学课》2009年第2期
刘飞,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从细节处提升探究的有效性》,《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年第11期
寇承斌,南京西善桥小学,《小学科学有效互动评价的研究》,《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09年第10期
蒋毅,南京建邺路小学,《探索小学科学课前作业布置的有效“点”》,《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9年第11期
吴京钧,南京北京东路小学,《“调皮”的土豆》,《科学课》2009年第3期
王国顺,南京江宁区秣陵中心小学,《“火箭”PK“火箭炮”——“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关系”实验的改进》,《科学课》2009年第4期
杨健,南京凤游寺小学,《整合学科课程提升学习效益——小班开展学科课程大单元整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
技术
刘海林,南京第二十七高级中学,《对通用技术实践室建设中需要面对的几个问题的一点思考》,《教学仪器与实验》2009年第4期
王静、代正军,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学“数字化校园”规划及建设模式》,《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9年11月
曹书成,南京梅园中学,《校园网如何走出“高投入低回报”的怪圈》,《中国技术教育装备》2009年第20期
李玥,南京成贤街小学,《电脑绘画教学:创造无限精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第10期
余晓珺,南京第一中学,《作品制作课上要处理好的四对矛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第12期
张涓,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建站之行 始于规划——<建站规划>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第10期
程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多元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
程子龙,南京第三高级中学,《Moodle——一种新的网络教学平台》,《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第22期
孙慧,南京马群中学,《浅谈探究式教学在劳技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策略》,《新课程》2009年
幼儿教育、特殊教育
吴邵萍,南京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从“会”和“不会”看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幼儿教育》2009年
俞燕婷,南京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如何制作幼儿成长档案》,《幼儿教育》2009年
李微玉,南京太平巷幼儿园,《分享经验 拓宽视野——和孩子一同打造“十月——爱的主题”公共环境》,《幼儿教育》2009年第9期
邱梅蓉,南京太平巷幼儿园,《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节约”》,《幼儿教育》2009年第10期
陈德玲,南京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幼儿教育》2009年
黄双雷,南京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基于幼儿心理压力源的儿童入学准备策略》,《现代幼教》2009年第5期
朱建华,南京实验幼儿园,《夕阳无限好——关于祖辈家长志愿者的实践与思考》,《学前课程研究》2009年第1期
葛华钦,南京溧水特殊教育学校,《构建“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的职教模式》,《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第3期
张根,南京盲人学校,《如何培养多重残疾视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第9期
陈金友、高燕、刘爱琴,南京聋人学校,《聋校语言教育策略浅谈》,《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