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今天我以一名金中校友家长和与金中共建的南京大学一位历史学教师的双重身份来参加我们金陵中学的升旗仪式,深感与有荣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百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只有了解了过去,才能正确认识现在;只有正确认识了现在,才能科学把握未来。“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近年来,一些西方敌对势力经常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企图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的学习。“四史”内容各有侧重,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
今天,我们从毛泽东的一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谈起,说说南京解放的那些事。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相信这首诗在座各位很多同学都会背诵,有的老师可能还会唱根据这首诗谱写的歌曲。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要求,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
从中路进攻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一部(原国民党)吴化文部队改编的35军,主要部署在长江北岸的浦口、浦镇、江浦三镇。渡江战役总前委原定计划是“攻取南京”,但在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威慑下和中共南京地下市委的努力,国民党守军司令汤恩伯眼见南京大势已去,急令守军撤退。国民党江阴要塞守军7000余人起义,南京的首都警卫师师长王宴清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劝说下,决定弃暗投明。王宴清借口到江北执行军事任务,将首都警卫师拉到了江北,通电起义。这些都加快了南京解放的步伐,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已成为人心所向,民心所指。
1949年4月23日中午11时,人民解放军第34军从六合划子口出发,在栖霞区泰山闸登上了南京南岸土地。栖霞成为南京南岸各区里首个全境解放的区。
为了严防长江对岸的解放军渡江作战,国民党把长江上的大小船只全部赶进了内河。23日傍晚,在南京电厂值班人员的协助之下,6名船工驾驶着他们藏匿在运煤码头的“京电号”小火轮,驶往浦口,接解放军过江。工人们还找来一艘可载运二三百人的趸船,载运解放军渡江。这时,南京下关的老百姓已知道解放军解放了浦镇、浦口,纷纷开船到江北接运解放军过江,一时间,各种船只在夜色下穿梭往来于下关一带的江面上,场面蔚为壮观。23日深夜,解放军整团整营的部队登上下关码头,源源不断地开进南京城区。
35军103师过江后,从南京城右侧,直插清凉山、水佐岗、五台山等制高点,从西侧控制了下关的江面,以保证后续部队过江。
105师过江后,直插南京城中心,占领从新街口到中山门一线。
24日凌晨,35军104师312团2营奉命占领总统府。该连邴连长命令部队跑步直奔南京长江路292号总统府。当时,院里的国民党军队早已逃之夭夭,总统府大门虽然是紧闭着,但只是用插销插着,并没有上锁。当部队到大门口时,里面很快就出来了两三个人,很配合地将大门打开。六名战士用力推开了沉重的镂花大铁门,大队人马立即涌入,很快就抢占了有利的地形,控制了整个总统府大院,当时未遭到残敌顽抗,当场只俘虏了10多名未佩枪弹的卫兵。在进行一阵紧张的搜索之后,特务连对总统府内外所有的通道实行了警戒。
至此,作为国民党政权中心的南京城,这个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在发起渡江作战后三天内,终于被解放军的顺利接管,完好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早在4月23日国民党机关大撤退,人民解放军还没有进城时,南京地下党组织和社会人土成立“南京治安维持会”临时机构,维护机关、银行、工厂、学校、电台的安全以及社会治安。接管政权的过程中,南京电力、自来水未停,公共交通正常,报纸按时出版。
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蒋介石集团22年的反动统治被推翻。毛泽东欣闻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挥笔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七律,是毛主席一组战争题材诗词中最后一篇,寓意深远、气象宏伟。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 期待各位同学能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对昨天的奋斗有深切了解,承担起明天的新的使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成就。
谢谢大家!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任玲玲
202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