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杂感(四)
金陵中学 彭昆湘 08.6.14
离开教坛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就可以以一种新的心态,新的眼光来审视校园的一切,特别是那些处于竞争状态的师生。竞争,是搏击的动力,是校园交响曲的主弦;竞争催人向上,同时也给人以压力。竞争中,强者赢胜,弱者败北。于是就有了得意与失落,有了喜悦与忧愁。在金陵中学这所百年老校中,人才济济,竞争自然更加残酷。人与人,班与班,组与组,校与校都在较量,多种评比、评优、职称、荣誉称号都牵动着众人的心,想躲也躲不了。
我羡慕那些凭实力走在前头的人,他们确有水平,确有能力。我鄙视那些狗苟蝇营拼命抢争荣誉头衔的人,名利到手,名声落地,其实可怜。奉献走在前头,名誉落人后头,这种人在金中曾经不少,为甚麽现在少了,值得深思。
金中的确是一个可以大展宏图的地方。记得刚到金中的时候,学校只有6个班,我做一个班的班主任,任两个班的英语课。每天只上6节课,第7节是课外活动课。学生题目做得很少,上课靠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三年之后,两个班的外语高考成绩为年级第一和第二,班级也被评为省先进集体,团支部被评为市优秀团支部。以我的付出得到这麽多的成绩,实在感到意外。其主要原因可能还是那时的学生绝大部分是优秀的,稍加诱导点拨就能做得很好。后来做了年级组长,那届,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高考的好成绩,岳燕宁校长的评价是“历史性突破”。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但是那些岁月中的德育,智育与体育都是与现在大不相同的。那时金中的许多好的做法还是令人难以忘怀。
金中的校长近19年来换了6任,他们各有特色,而共同点是都尽心竭力发展金中。有的很富个人魅力,令多数教师信服。他们既注重学校硬件的发展更新,也注重软件的开发建设;既弘扬百年老校的光荣传统,也增添现代教育新的理念风格。因此,金中正蒸蒸日上,享誉国内外。金中的教师近些年来变化很大,老金中教师大多数已退休,新鲜血液成了主体。他们一部分是新的大学毕业生,另一部分是苏南苏北引进的优秀教师。尽管生源的含金量不如从前,但上下的共同努力仍然保持了金中的领先地位和多种优势。尤为可贵的是担负着金中新时代命运的新一代领导和老师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这是金中更加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世间最可宝贵的是人,学校最可宝贵的是老师。尊重老师,给老师公平竞争的机会,创造和谐愉悦的环境,架设多数人可以向上攀登的梯子,清除老师们长足向前的障碍干扰,这些都是高明领导萦绕心怀的主题。在努力培养名师队伍的同时,高明领导还应想着那些暂时还处于弱势的群体,他们还饿着肚子,饥肠辘辘呢。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吧,人在困难不顺的时候尤其渴望理解、关心与济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