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校友之家  | 活动集锦
金中蓉分班2004年北京聚会

时间:2004年9月13-15日
地点:北京朝阳区十里堡芙蓉宾馆

通  讯

二零零四年九月十三日,三十六位带着金陵中学蓉分班[注]深清的班友及部分家属,欢聚在金秋的北京(芙蓉宾馆)。他们带来了六十年前的友谊、回忆、与少年时代的欢乐。聚会为大家提供了一次“返老还童”的机会。大家畅叙友情,交流人生体验。聚会正式开始前,大家就有摆不完的“咙门阵”,会议不得不略为推迟。会议由林乐奏用打趣的四川话宣布开始,由陈永椿带领大家为蓉分班故去的老师、父兄、和班友们默哀,然后同唱金大校歌。“……思如潮,气如虹,永为南国雄”的歌声荡漾在宾馆里和大家的心中。崔肇春简单报告了筹备经过和活动月程后,大家又在陈永椿带领下唱了好几首老歌,其中包括“Nanking Will shine today”、“友谊地久天长”等。当中,刘洪廷还代表在美国的杨宓仪、郝文英、刘耀廷等班友和在南京的李继芬、杨安楠班友向到会的班友们鞠躬祝贺,受到大家热烈的鼓掌感谢。远在美国洛杉矶的班友张继忠牧师特地打来长途电话,代表洛杉矶的班友章光宝和他自己向所有的到会者表示祝贺和问候。他还特地用旧约圣经民数记6章24—26节向大家祝福。此外,他还向吕伯母的百年华诞表示热忱地祝贺。大家对继忠的祝贺报以热烈的掌声以表示感谢。崔肇春也代表在新泽西的陈秀初和在纽约的彭士良转达她们向大家的问候。陈秀初原计划前来的,但近日她先生谢建忠身体欠佳,难于脱身前来。彭士良因为不久前刚到大陆旅游过,也因工作羁身来不了。这些班友的,心是和大家在一起的,都因身体关系而不能前来。吕敏在会上散发了从母校南京金陵中学校友会带来的“金中校友通讯”,并动员大家踊跃向该通讯投稿。我们五班以后的许多班友是抗战胜利后回南京在金中继续读完中学的,也是校本部的校友。当天中午,从香港回来的候励存班友热忱宴请所有的到会者。与会者在陈永椿班友的带领下用金陵大学(当时金中是金陵大学的附中)特有的方式向励存齐声狂呼Three cheers,表示答谢,其热烈的气势宛如当年华西坝上球赛的拉拉队。励存的到来,让大家有机会看到分别近60年后他和夫人的风采。席间 ,他用浓重的四川话发表了简短的富有哲理的谈话,首先表示了和大家欢聚的喜乐,并勉励大家热爱生活、拥抱生活。12日下午,励存和夫人到达芙蓉宾馆时,接待人员说宾馆的条件较差,可以将他们安排到附近好一点的宾馆里去住。励存说大家能住他们就能住,坚持和大家在一起。他的心大家领受了。八年抗战磨练出来的艰苦风范在多年的海外生活后依然再现,散发着沁人的馨香。这一天大家都异常兴奋。照集体相时,凡是带有相机的班友都不愿错过这一良机,以致于给大家按快门的宾馆服务员脖子、肩膀、和手臂上都挂满了相机,吸引了不少过路的行人,成为宾馆大门口一道特别的风景线。晚上,在宾馆住宿的班友们自动结成了小组,促膝谈心至深夜。(注:抗战时期,金陵大学附属中学由南京干河沿迁至四川万县,金大刚迁至成都,即蓉城,为解决金陵大学教职员子弟就读的问题,于1941年成立了金中的分都分校,简称“蓉分班”。)
第二天九月十四日上午,绝大多数班友都参加了在吕霞、吕敏母亲家为吕老伯母(吕叔湘老伯抗战时在华西坝金陵大学任教)举行的百年华诞祝寿活动。大家同乘一辆大客车于10时左右到达老寿星的府上。略事休息,即开始了祝寿活动。首先由陈永椿带领大家向吕伯母同唱“祝你生日快乐”、“当我们同在一起”。大家都为我们班友中唯一健在的长辈衷心祝福,祝她老人家生日快乐,唱得都很投入和动情,都在庆幸自己能有机会参加老辈的百年华诞,而大多数人一生中很难遇到这样的机会。一股股幸福的暖流荡漾在大家的心田里。接着,由候励存和夫人朱明霞代表大家向老寿星赠送了由朱女士所作的祝寿图,图下的下部签有所有到场者的名字[注]。刘洪廷受杨宓仪、郝文英、刘耀廷、李继芬、杨安楠的委托,崔肇春受张继忠、章光宝班友的委托,也在祝寿图上代签了名。随后林乐奏代表大家赠送了百寿图(99个小寿字加一个大寿字);第五班的女生陈纲、柯宁白、朱培萍代表到场者向吕伯母赠送了一个大花篮;崔肇春代表远在四川德阳的班友孙秀生(孙文郁之女、孙格生之妹)向吕伯母赠送了祝寿的工笔画。所有这些都表达了到场的和在远方的班友们真诚祝愿的心情。随后大家分头和老寿星合影,都感到无比的幸福。这天老寿星也兴高采烈,精神抖擞,当她的女儿吕霞提醒她到内室里休息时,她坚持要和大家在一起,不肯进去。这时大家又唱起了很多老歌,很多是“一百零一首”歌本上的老歌。唱时每每可以听到一个Tenor的委婉的和声,抬头一看,那就是当年“沸头子”(四川话“调皮捣蛋鬼”之意)刘洪廷的歌声。大家都说,“沸头子”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一直到今天,他还享有“沸头子专业户”的美称。但是这天他贡献的男高音的歌声,倒成为一种特殊的享受,是他向老寿星表示高兴心情一种特有的方式。也有时,我们能唱出完整的两部合唱来(如“The little brown church in the vale”、“Home sweet home”、“Silent night”等等)。老寿星后来说,她很喜欢和大家坐在一起,听大家的歌声。后来大家开始分享生日蛋糕,和各种特色的食品(糕点、水饺等),但是歌声始终不断。终于,吕伯母被请到内室里去了,也不断有人进去向她单独请安贺寿。她的健康是我们全体班友的福祉。我们都对吕家子女们对吕伯母的精心照顾表示由衷的感谢,他们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敬老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祝寿活动持续很长了,吕伯母也该好好休息了,大约下午一点半,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在“Tarewell to thee”的歌声中告别了吕伯母和其家人,鱼贯离开吕伯母的住房。走到最后几人时,吕伯母楼下的一位中年女士走出她的家门,身上还穿着围裙,凝视着我们。走在队伍后面的戴剑班友,以为我们吵了她,便主动上前向该女士表示歉意,说“我们的声音太大影响了你们的休息,实在对不起。”这位女士非但没有半点责备我们的意思,相反却说“你们的歌唱的很好听,还没有听够呐,我想你们是被请来的专业合唱团,我很久没有听到这么好听的歌声啦。”当她被告知我们都是中学的同学,有的五、六十年未见面了,今天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聚在这里为吕伯母祝寿,唱的都是老歌、也是业余爱好,那女士表示很惊讶。她的评价虽是过奖了,但可以称得上是我们歌声的知音啦。此刻,励存和夫人走了过来,他立即把这位女士和几位班友摄入了他的镜头,留做永远的纪念。(注:在祝寿画上签名的有:陈纲、陈农安、陈佩德、陈秀初、陈永椿、崔肇春、崔震春、崔泽春、戴剑武、戴乐岁、戴乐真、单明端、高友兰、郝文英、候励存、焦瑞之、柯宁白、李继芬、李美生、李明耀、林乐霞、林乐奏、刘光廷、刘洪廷、刘耀廷、龙农夫、潘仲韫、汤铀射、王钟浩、谢建忠、谢启文、杨安楠、杨宓仪、余辉音、张继忠、张寿慈、章光宝、朱培萍、朱云华)
走出吕伯母家后,接着的下一个活动是浏览北京市容。我们这一群人,分了三拨,边走边热烈交谈,竟然都各奔西东,忘了停车的集合地点。负责安排车和路线的李明耀班友急得一头大汗,四处寻找“失踪”的班友,见面后他说:“你们真行呀,要是打仗,你们都被俘虏了还蒙在鼓里呢,硬是把你们没得法得(四川话)。”笔者戏说“你最年轻(注:也已70啦),为这些“老爷兵”跑跑腿,可以减肥啦。”明耀急得一脸苦笑。话说回来,人家明耀,多少是个高层领导,工作上有多少人围着他转悠,这回叫他当了一回当差跑腿的,可真难为他了。在我们的聚会里,大家都将工作上的身份自动收检了起来,当年的“童子气”,又都悄然回到脸上。明耀就是当中的一个。焦瑞之是马鞍山钢铁公司的高层领导,那天在给吕伯母祝寿活动中,拉开嗓子带领大家唱了几首英文老歌,完全放开了,如入无人之境,找回了少年焦瓜(瑞之的外号)的影子,让我们感到无比亲切。这次聚会,到会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研究院院长、国际名校的荣誉教授、研究所所长、大家教授、政府高层干部,说也不怪,都看不出任何这些职务的痕迹。这也算是这次聚会的一个宝贵的精神财富吧。
明耀好不容易把走失的“老弱残兵”聚集在一起上了车,向大家报告了浏览的路线。北京的老景点大家都去过,故对于北京近年来的变化比较感兴趣,浏览路线就是根据这个想法安排的。行车中,时而明耀、时而司机向大家介绍沿途所见。我们大约经过了世纪坛、望京小区、中央商务区(CBD)、金融街、中关村、东西长安街等地方。原来还想进王府井步行街,后因下雨而作罢。其间,瑞之要去郊区亲戚家,提前下了车,大家目送迅速消失在喧闹人群中的“焦瓜”。励存15日在香港有重要会议要参加,他和夫人也提前下车,和大家匆匆告别,由明耀替他找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北京机场,要乘下午四时的班机赶回香港。乘车的队伍于下午五时许到达芙蓉宾馆,结束了一天难忘的活动。
15日上午,部分五班的班友在陈纲的邀请下,聚集在她的新居再次畅谈,到场的有陈农安、王钟浩、吕敏、吕霞、刘洪廷、朱培萍、崔肇春(提前退席),中午陈纲在她居住的小区饭馆宴请大家。几乎和陈纲同一时间,林乐奏也找来他家当年在南京斗鸡闸3号的邻居(也都是蓉分班班友)和部分第四班班友欢聚畅叙,中午也在就近的餐馆里款待大家。到场的李明耀、戴乐岁、戴剑武、陈永椿和夫人朱云华、张寿慈、金中校友龙农夫、和崔家三兄弟(震春、肇春、泽春),当然还有乐奏的夫人高友兰。可可惜斗鸡闸3号的老邻居焦瑞之提前离去了。席间,大家摆开了龙门阵,天南地北,笑声不断。餐后,大家互道珍重,依依握别。瞬间,三日的欢聚成为过去,留下的是与日俱增的班友间的思念。这里我想起一首名叫“思念”的歌曲(乔羽作词、谷建芬作曲),歌词录在下面,作为这个通讯的结尾。词日:“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不知能做几日停留,我们已经分别得太久太久。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你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为何你一去便无消息?只把思念积压在我的心头。难道你又匆匆离去,又把聚会当成一次分手。”

(崔肇春)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