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校友之家  | 母校情缘
耄耋校友兄弟 重返母校寻根

2021415上午,87岁的1953届高中校友孙传才、85岁的1955届高中校友孙传安兄弟俩在后辈陪同下从外地辗转回到母校金陵中学寻根。他们先后均在金中度过了美好的初中、高中时代。高中毕业时兄弟俩分别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西(法)语系、南开大学数学系。他们兄弟俩第一次结伴重返母校的寻根之旅受到金中校友会老师的热情接待。

从校门口主干道一路走来,听见悠扬的上课钟声响起,两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校友兴奋不已,感慨万千。“啊,这多么像70年前从钟楼传出的钟声!”他们在校园里追寻当年的东课楼、小礼堂、钟楼、口字楼及图书馆等西洋古典建筑的踪影;追忆往昔他们在东课楼一楼做化学实验、二楼做物理实验的情景,感叹校园今昔的巨大变化。在南操场,两位校友看着还在原址的大操场和体育馆,激动地述说着当年金中的体育是怎样的强盛:上世纪30年代金中就建成了当时暨数十年后仍为南京市中学所独有的体育馆,且“体育馆”馆名由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这里的大操场、体育馆每年举办多次全市性的中小学体育大型比赛;打起篮球来,南大的学生队也未必是金中学生队的对手;体育组的大汤、小汤老师带着学生进行各种体能训练真是专业高手……孙传才校友表示,正是在金中重视体育的优良传统影响下,他们个个具有强健的身体素质,他自己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后当上了体育部长,他还幽默地说,这是自己一生中当的最大的“官”了。孙传才校友自北大毕业后分配到中山大学工作,后任教授,直到退休。

在校史馆,两位老校友看着橱窗里金陵中学的老校门照片,回忆当年在校门口看张榜录取的盛况,他们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自己所在届张榜的位置,并不无骄傲地说,他们一个考了年级第一名,一个考了年级第二名。当看到名师墙上有当年的恩师章明华、向培豪、宋家淇、孙良骥等人的照片时,老人家颤抖地举起手机,拍下照片留作珍贵的纪念,他们凝视良久,不舍离去。孙传才校友说,他中学时打下的数理化基础很好,对理工科也很有兴趣,但无奈因眼睛色弱大学改学法语。令人欣慰的是自己的子女、孙子女都毕业于国内外顶尖大学的数学相关专业,他说,其实祖孙三代人的“根”都在金中这里。弟弟孙传安校友也说起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工作后在晋升高工时要考英语,由于大学当时已改学俄语,英语学习非常少,主要就靠在金中积淀的英语基础。他说当年金大附中的老师与金陵大学的老师通用,不少老师有留洋经历,英文功底厚实,说起英语来非常流利。之后,两位老校友还仔细翻阅《校友名录》,在上面找寻自己的姓名,并激动地拍下照片留念。他们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名单上的同学哪些考上了清华、哪些考上了北大,据他们说当年一个班的同学中考上清华、北大的就有六、七个。

临别时,校友会代表学校赠予两位老校友校史资料,沉甸甸的《校友回忆录》、《校友风华录》承载了母校与校友间的深厚情谊,两位老先生都十分激动,觉得在有生之年兄弟俩结伴完成这趟寻根之旅非常值得,他们一再感激母校的栽培之恩。

 

(校友会)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