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记忆中的母校老师
49级 高三班 郭义铭
我家住在原属江宁县龙潭区摄山镇上,现划为南京市栖霞区摄山镇街63号,在名胜栖霞寺山的东面,距南京约五十华里。我是以租种江南水泥厂田为生的佃农孩子。1944年春季毕业于江苏省立栖霞山实验小学。时龄15岁,从未去过南京,对市里中学一无所知。然怎么会考同伦中学呢?(沦陷时期金中改称)。因摄山镇简易小学,只有四年级,属栖小的分校有一名南京籍的女青年老师姓樊,名玉琴,中等身材,服装简朴,举止文雅,热爱教学,关怀学生,她的父亲樊大成,在南京市阴阳营小学当校长并在同伦中学教地理课,身材高大、魁梧,讲课声音宏亮。由于她了解熟悉母校,积极向我介绍推荐。自己听了毅然到珠江路乾河沿1号同伦中学报考,侥幸录取。自此从1944年科到1949年9月下旬,投笔从戎。由金中直奔二野军队大学文艺新闻大队。在同伦、金中求学五年多。同伦校长陈云等,教导主任黄越鼓动植物与生物。训导主任姓王,学生称呼王老实。抗战胜利后,才知他是国民政府的地下工作者,曾在任职时期,日本电?院制造爆炸案件,而名噪一时,危害校园。国语(当时语文称呼)老师吴?宣,数学老师张祖尉,化学老师鲁仲烈等抗战胜利后校长张坊,教导主任王佑周,兼教英语;英语老师有江轮濯、何锡?、孙良骥、韩发义等,韩兼长住宿生,口字楼宿舍安排与本校生活事宜。金中注重英语教学,师资雄厚,每周教学时间,几乎与语文相等。语文老师:宋家祺、吴玉端、张剑秋等历史老师王永芬,体育老师詹道志,汤文耀等尚有音讯,美术等老师,前前后后花十名恩师,有的记不起名字也不一一列举,五年多的求学,深受诸多恩师教诲培育熏陶,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为人之道,爱国思想,终身受益。并对樊校长与其女儿更深情怀念,感激指引。星移斗转六十个春秋,她们音容笑貌,永远铭刻自己心坎。我虽不仅上帝与命运的愚人,却深得信缘纷与机遇给你带来希望与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