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0日,东南大学—金陵中学“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的首批金中学子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顺利举行了论文答辩会。
参加本次答辩的24名学员分成电子信息、生医自动化两个组,每组有8位教授组成评委组。每位学员进行10分钟结题答辩,其中6分钟学员个人答辩,4分钟评委提问点评。整个活动历时半天,答辩后评委组对整场答辩的情况进行了精彩点评,导师代表、学员代表对这一年的学习进行了总结。
评委组认为学员们的研究内容、研究过程和答辩很成功,其中学员们在科研内容和方法上的科学性、前瞻性等方面做得尤其突出。本项目也在积极探索一种新型的切实可行的创新拔尖培养模式,对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中学生,中学和大学可以联手因接触大学的专业学科知识,逐步提升科学探究和学术研究的素养。
导师们坦言这是他们第一次指导中学生做科研,指导金中学生做研究时,在知识结构选择上,项目课题选择上,研究方法选择上对自己也很具有挑战性。好在这批优秀学生既有研究的能力又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正因如此,学生们的项目都完成比较成功,为后续的大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学科知识和学术研究的基础。
东南大学学生处孙莉玲处长祝贺孩子们顺利完成论文答辩,希望金中和东大加大力度,使这个项目的合作更加深入,使学生们更好地完成高中和大学之间的知识、能力上的衔接。建议学员们继续学习与本次研究项目的相关知识,在升入大学之后把这个项目继续研究下去,争取取得更大的成果。
东南大学—金陵中学“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是2013年东南大学和金陵中学联合开展的创新人才培养试点项目。金中在高一升高二的学生中按照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四门学科选择30余名学生,东南大学提供信息、电子、自动化、生物医学等优势专业供学生选择,并按照不超过3:1的比例配备导师。学生利用一年的时间在导师及其团队指导下提前学习一些大学课程,了解对应专业的学科特色与发展前景,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经过严格的开题和答辩后完成一篇项目论文。
东大金中卓工项目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知识和空间的不足,基于项目研究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大学先修课程模式,比单一的课程学习、辅导讲座更加便于学生了解大学学习方式,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选择一条更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成才之路。
金陵中学高二新一届学员旁听了学长们的答辩。
24名优秀的学员聆听专家的点评
东南大学学生处孙莉玲处长、金陵中学孙夕礼校长到场指导
高二年级的新一批学员旁听答辩
评委认真听取学员答辩
评委组在讨论学生答辩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