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教育科研  | 教师发展处  | 双高合作
我校高一“南大班”学子走进南京大学校园

325日,我校高一“南大班”的同学们走进南京大学校园,实地参观体验,感受名校氛围。三月的南大校园,春光正好,南大校史馆、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都留下了金中学子探索的身影和期待的眼神。

1.jpg

参观过程中,我校戴喜副校长给同学们讲述了南京大学与金陵中学的渊源:金陵中学创建于1888年,当时为汇文书院。1910年与宏育书院合并为金陵大学(1952年合并于南京大学),改中学堂为附属中学,简称金大附中、金陵中学。

3.jpg

学生胡钰辉激动的表示:“我从来不知道南大与金中原来是同宗同源的关系,金中现在的校门与当年金陵大学堂的校门如出一辙,太令人惊喜了!”他说,未来想选择社会学专业,为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徐迩哲对物理实验室的参观印象深刻,“学长给我们演示新研制的隔音材料与旧式普通隔音材料,在对低频声音的消声性能上的差异,正是利用新隔音材料对低频噪声的超强吸收,它有效减少了低频噪声对人体的巨大伤害。”

活动现场,南京大学为105名金中学子举办了迟到的“入学”仪式,16名学生代表佩戴上南大校徽。

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工作办公室主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葛俊杰表示,有些学生以很高的分数进入一流大学,但是对自己的生涯规划不清晰。而通过打造南京大学金陵中学“南大班”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连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高中学习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人是不断成长的,要持续学习,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

4.jpg

目前“南大班”已经开设了第一期课程,以后还将有更多优秀的南大教授学者走进金中课堂,让中学生在大学教授的引领下,加深对学科的理解,创新学习方式。

我校田国生副校长借用岳飞写的《满江红》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告诉同学们要早立志,立大志,不达目标不罢休;

借用李白《上李邕》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告诉同学们今天来到这里,要趁着南大的东风,好好利用资源,努力进步;

借用苏轼《和董传留别》中“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告诫同学们要去掉浮躁之气、平庸之气,要一头扎进读书的气场中,展现金中少年应有的风采;

借用毛主席《沁园春·长沙》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希望同学们不忘初心,爱党、爱国,树立远大理想,掌握知识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他说:“这是南大班创立的初衷,使命的践行者就是105名同学,用你们三年的时间践行初衷,履行使命,取得属于你的那份成功。”

5.jpg

戴喜副校长对同学们说:“我很敬佩在座的各位,你们在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刻参加中考来到金中,并被选拔进入‘南大班’,你们是非常优秀的!南大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在今后的两年里你们会经常出入南大校园参与活动,愿你们能好好规划属于自己的人生。”

本次活动给高一“南大班”的学生提供了感受一流大学校园氛围的机会,有利于开阔同学们的眼界,为大家即将到来的选科及之后的升学起到规划和指导作用。

杜卓轩、杜卓远是“南大班”的一对双胞胎。通过此次参观,俩兄弟对大学阶段的学习愈加期待。“希望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三年后可以步入南大。”

                                                  撰稿:曾亚莉   审核:顾健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