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荟萃、名师辈出的金陵中学于2016年金秋迎来了12位百里挑一的佼佼者。在领导和老师们的热情关怀和真诚指导下,他们很快融入了金中这个洋溢着温暖、充满了智慧的团队。经过一学期的锤炼,他们收获颇丰。近日,这12位青年教师齐刷刷交上了各自的“入职感言”,表达他们执教之初的感悟、收获以及困惑和反思。让这些青年人意想不到的是,工作十分繁忙的孙夕礼校长竟然抽空认真阅读了每一位教师的入职感言,更让大家惊喜的是,孙校长还用笔谈的方式与他们每个人进行了对话。在对话中,孙校长给予年轻人诸多鼓励,在字里行间有不少“很真切!”“讲得好!““确是!”“找到的点很准”这样热情简短的肯定语。孙校长还特别理解年轻人,张莹莹老师对自己被班上学生冠以“女汉子”感到尴尬,孙校长用旁批劝解“我理解是‘中性’,学生调侃罢了”;对于一个新教师而言,自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也要付出很多艰辛,孙校长很体谅地说“工作后才知在大学念书是多么轻松的事啊!”。笔谈中更多的是孙校长对青年教师的悉心指导和殷切的期望,他希望青年教师“多听,多记,多思,多投入,少受外界杂务干扰,尽快让自己站稳讲台”,要坚持在工作中“不断习得和积累”,“要处理好关爱与严厉,管理与自律,面与点的关系”,处理好“道”与“术”的关系。让青年教师们特别感动的是,孙校长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不仅富有教育智慧,还总是透着亲切与平等,他在对话中常常和青年教师“共勉”,旁批中也透着轻松活泼,其亲和诚恳让年轻人如沐春风。孙校长在和曹思齐老师的对话中满怀期望地说:“你们都是很优秀的,会成功的!”我们祝愿这些年轻人能够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练就强有力的双翅,持续地用飞翔的姿态,不断拓展属于自己的教育天空。
附:新入职教师合影 、孙夕礼校长《寄语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入职感言摘录
新入职教师在金中行健楼前合影。前排左起:张莹莹、陈秋实、陈蜜、丛小燕、郑淑芳、沈绿筠;后排左起:王泽扬、曹思齐、付国靖、张洪凯、余峰、夏烨。
寄语青年教师
孙夕礼
青年教师朋友们,你们拥有美好的青春,充满生命的活力,现在正是开启你们未来教育人生的最好时光。在你们踏入职业生涯之初,我提三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面对不断发展的时代,面对复杂的教育现状,作为教师,仅凭入职前的所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对教师素养的要求。所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执着追求,切实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这是你们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你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创造力旺盛,正当自身专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希望你们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发掘自己的潜能,以身示范,在不断学习中与学生共同成长,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
再者,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做“有心人”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能够不断总结和反思,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走向专业发展和成功。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古典钢琴家之一布伦德尔说过,如果你不能磨练自己的技艺,你有再大的热情和理想,充其量也只能做个业余选手。青年教师缺少教育教学的经验,这不可怕,只要勤奋实践,用心积累,很快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希望你们能够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努力研究学生的发展规律,勇于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做一个智慧的教育实践者和思考者。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青年教师必须尽快培养一种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我认为这一点比前两者都更为重要。因为,没有教育责任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教育。你走上讲台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你的一言一行应该对讲台下的每一个孩子负责。这是一个为人师者起码的教育良心和应该具备的起码的教育自觉。在浮躁与功利盛行的社会时期,精神立身应该成为教育人的哲学选择。我特别希望也相信作为金陵中学的教师,能够怀抱教育理想,坚守教育的一方净土,用我们的职业操守共同守护教育的尊严。
金陵中学百年基业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我们在继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的同时,更要从中感受到一种昭示和激励。相信青年教师朋友们一定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肩上所承担的责任,意识到学校的发展和超越需要每一个金中人付出辛勤的努力。
青年教师入职感言摘录
曹思齐: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不免会犯下各种错误。诚然,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宽容学生。但需要注意的是,尤其对新教师而言,宽容不等于纵容。宽容是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地善待每一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不是包容学生的一切,更不是每当学生犯错时都去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甚至帮其开脱.当我们忽视了学生的小的行为问题,最终也将妨碍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如有可能,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可能对新教师而言不失为合适的做法。
陈蜜:有规有矩自然值得肯定,但若被规矩束缚了思想,就让教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不是输入代码就能按照指令运行的电脑,他们理当有自己的思想,虽然这些不成熟的思想有时也会给班级管理带来一些麻烦,甚至会使学生与班主任发生冲突。对着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他们不再满足于老师将“鱼”捧到他手上,甚至叛逆心理会让他们根本不屑于接受这份好意,也许指明方向,加以引导,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效果更好。
对此我的感受是,离学生的生命个体近一些,但是离个体的独立思想远一些;离学生的生活近一些,但是离全部的细节远一些。
陈秋实:排座位对班主任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座位的分布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而排座位的过程更是体现着师生关系和班主任的带班理念。在三调座位中,学生们产生了同理心,明白了教室内的座位各有利弊,学会了珍惜,懂得要体谅他人,这也算是我的作为新班主任最大的意外收获。、
丛小燕:如果可以,请一定珍惜时间,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们每个人不管身处哪个岗位,是来寻求发展空间的,不是仅仅学习知识。能力和方法远远大于知识本身,知识可以很快学会,素养却需要长久的累积。
如果可以,请做好总结。规划总是美好的,然后反思往往意义更大。用不着360°无死角地规划每时每分每秒,而是要承诺给心,哪怕只是实现了细微的一件事,都会是我们人生甘美的收获。
王泽扬:回想的成长岁月,我成长的环境并不十分理想,但可贵的是学校为我提供的氛围十分好。身边有着众多的良师、益友,他们的言行影响着我、塑造着我,尤其是我的恩师们。所以我也希望,我是一个会思想的老师,我也可以像我的老师一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们。
虽然我才站上讲台不久,但是我愿意尽我所能,从事我所喜爱的教师事业,在金陵中学书写我的教师梦。
付国靖:进入金陵中学的这一学期,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觉得我是合格的,认真的上好每一节课,争取让学生在我的每一节课上都能有所收获,有时由于过分认真而与学生发生了争执;但有的时候又觉得是不合格的,当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失去了兴趣,而你现阶段又没有很好的转移或者是重新激发起他们的兴趣,这个时候是会沮丧的,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还有学习的地方,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自己会有不想读书的念头,觉得自己掌握的已经够多了,足够用了,这才工作了一学期,我却有点恐慌了,想要去多读几本书,想要去多参加几次有收获的教研活动,我想,这就是古人常说的教学相长吧!
张莹莹:其实转念一想,我作为新教师,我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我还是一个学生,虽然不是学生的身份,但还是要有学习的心态。学习如何教学,如何管理班级,如何处理和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关系等等这一切,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只是教给一些皮毛,如何真正成长为一个成熟教师,其中的本领还需要向“同事老师”学习才对。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Always be astudent.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永远做一名学生,永远保持敬畏。下一次听到“莹莹啊,过来一下”就勇敢地去吧,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就在眼前了。
余峰:学校给每位新入职的教师都配对了自己的教学师傅,而崔卫国老师作为我的教学师傅,在上课之前,总会以一种十分关切的心情询问我这一节课的设计以及想法,有时候遇到一些比较难以讲清的概念的时候,他还会把我当作是一个学生一样,不厌其烦地教给我如何正确、清晰地讲明白这个知识点。从师傅身上,我渐渐学会了一些上好课所必不可少的一些因素。对于我自己来说,虽然这样的领悟也许来的有点晚,但是,我想,以一种学习的心态看待各种事物之时,怎么也不算太晚。现在每次备课以前,我会将这一节课的内容所涉及的作业乃至这一整章的作业都做一遍,一方面这有利于自己掌握这一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从一个学生的视角看待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和解题思想与方法。
张洪凯:但我想说,体育老师的地位是自己拼搏出来的,如果在体育课上你去糊弄学生,你就在糊弄你自己。上好每一堂课是我们的责任,更是体验我们自身价值的最好方式。所以,上好每一堂课是必要的,如何上好一堂课,我认为,只要你把这堂课的目标定位在这三个字上,我们体育老师的地位会不断上升,那就是“汗”“会”“乐”。首先,一节体育课下来,学生要有一定的运动量,如果一堂课下来,学生没有一滴汗,那么整堂课注定失败。会,就是要学会一些技术技能。乐,就是在课堂上要快乐。
郑淑芳:从学生的问题中反思。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也必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个别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些是我意想不到的,还有一些是富有创新性的。有的问题一时真的让我难以解答,我会立即记录下来这些问题,课后询问同事、查阅资料,再回答学生。并及时反思,是我备课没有周全还是自己硬件知识不过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自身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反思,总结发扬教学的成功经验,改正弥补教学中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长期坚持,从细微处入手,日积月累,终究会有质的飞跃。
夏烨:一个学期的工作,让初为人师的我品尝到甜蜜的同时也体味到了苦涩。作为90后的我在面对00后的学生时,总有一种自己也是他们中一员的感觉。和他们一起跑步、做操、打球、游戏。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对他们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正因为有了更多的认识,才有了压力、责任,促使我进步的动力。日常的备课、听课、培训无一不在充实着我,如何让课堂变得更有趣?也一直在困惑着我。枯燥乏味的体育课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学生想要的。如果作为一名体育老师却让学生产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想法。那么,我想着这名体育老师也是非常失败的。
沈绿筠:“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教授道理是老师自己要明白道理,于是我坚持阅读和思考,有时候会在课堂中将自己经历中的积极努力的部分分享给学生激励他们,有时候也会告诉他们如何面对消极的一面去化解度过;教学知识要老师要自己知识掌握清楚熟悉,于是我坚持上课前一天认真查资料备课,必须把一节课的内容全部准备好再去睡;解答疑惑要老师自己的知识理解透彻,并且知识储备完整,于是我经常因为一个问题弄不清楚,晚上翻书上网查资料,第二天又去找师傅询问最终弄懂才告诉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师的这条道路上,要做到“学高”,我深知自己要学习的还有太多太多,不仅是那么多的专业知识,还有身处这个世界中应该有的博大的胸襟和广阔的见识;同时还要做到“身正”,我也很害怕自己不能演好“教师”这个角色,不能给我的学生以积极而正确的示范。所以我不停地摸索着,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