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校图书馆和教工汇文读书社联合举办了多场“点滴书集”读书分享活动。
5月10日下午5:15,高一高二共50多名同学、家长坐满了我校图书馆借还书大厅,“点滴书集”第一期沙龙分享会在这里举行,我校化学老师崔邑诚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面霸是怎样炼成的——自招综评面试应试策略》。
崔老师具有丰富的带班经验,并且对高校自招和综评的应对策略做过深入的思考,指导学生参加高校自招和综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崔老师用幽默的话语点出了自招和综评中面试的重要性:“面霸不是方便面,是面试中的爸爸;不是天生我材,是千锤百炼;自招笔少面多,综评全看面霸;能说会说,看我秀翻全场。”
就准备过程而言,崔老师认为应对自招和综评,应该用三年准备,功在平时。
他简单介绍了高校自招和综评的一般流程,强调了流程中的注意点,包括穿着、神态、站位等。
本次沙龙,崔老师重点和大家分享了高校自招和综评中的发言特点。崔老师化繁为简,总结了“三讲”、“三不讲”,并给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分享过程中,崔老师还多次针对具体的高校和高校专业做示范讲解。
5月17日下午5:15,第二期“点滴书集”沙龙在图书馆借还书大厅举办,本次沙龙的主题是“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汀经久不衰——多视角解读《傲慢与偏见》”,我校英语组袁欣晨老师与秦沁老师、语文组王守明老师和高一高二的20名同学参加了本次读书沙龙。此外,沙龙还特别邀请了Adrienne Ou与Robert Werder两位外籍教师。
本次沙龙内容分为三个环节。先是通过两个短片介绍了作家简·奥斯汀的生平和作品《傲慢与偏见》的主要内容,两位外籍教师联系《双城记》等作品对18-19世纪英国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做了广度和深度的补充。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对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傲慢与偏见》是在写恋爱婚姻,也是在写世态人情,在世态人情中刻画人物形象。
第二个环节是大家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一位同学和大家分享了她对作品中的“傲慢”与“偏见”两个词语在语境中的理解。她的精彩发言赢得了五位老师的赞同,同时老师们也和大家交流了各自的理解。外籍教师Robert认为小说中的“傲慢”不仅仅体现在男主人公达西身上,事实上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身上也存在着“傲慢”。Adrienne表示,正是达西和伊丽莎白两人身上同时具备的这种“傲慢”使得他们在相识之初便对彼此产生了负面的评价,由此导致了双方的“偏见”。王老师认为双方骨子里的“傲慢”、“偏见”也是各自独立、自尊的体现,是双方爱情观拒绝物化的表现。
沙龙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同学们带来了《傲慢与偏见》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在场同学从中英文的角度与五位教师共同探讨了两个中文译本的差异之处,从而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深度。袁欣晨老师与秦沁老师通过译文和原文的对比,结合英语特点,阐述了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同学们分角色朗读了达西先生第一次求婚的精彩片段。外籍教师Robert更是现场朗读了一段小说有关达西的描写,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到英语朗读时语音语调的重要性。
活动的尾声,两位外籍教师表示非常希望能有机会再次参与这种十分有趣的读书沙龙活动,袁老师和秦老师建议大家通过阅读去了解作者的世界,也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王老师最后寄语同学们:人与人交往,会产生傲慢、偏见,要思考的是怎样认识并消除傲慢与偏见,张扬至情至理的人生观,不断加深对自我的认识,这样的话,阶级、门第、家庭环境都不能阻止自己追求的脚步。
5月31日下午5:15-6:15,我校英语老师程从兵在图书馆借还书大厅以《文化中的单词 单词中的文化-----解密单词文化基因》为题,和高一高二高三同学们分享了记忆单词、学习英语、领悟语言文化的心得。程老师以独特的视角,高屋建瓴,从“基因文化、古希腊神话、宗教文化、恋爱婚姻文化、政治文化、化学文化、物理学文化、数学文化、天文学文化、地理文化、佛教文化、历史文化、饮食文化、住宅文化、韵律文化、英雄文化、经济文化、工业文化、健康文化”等方面阐述了英语单词蕴含的文化内涵,提供了记忆单词的有效方法,拓宽了同学们英语学习的视野。程老师学识广博,表达风趣幽默,又多和同学们互动,这使本次沙龙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同学们收获颇多。
第四期也是本学期最后一次“点滴书集”读书沙龙的预告如下:
主题:
春江花夜月下客 月起情思照古今——“月文化”的多角度解读
神话中说:月亮上有吴刚伐桂,有玉兔嫦娥……
语文老师说:月是最美丽的乡愁,月蕴涵着时空的永恒……
地理老师说: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环形山……
文人墨客笔下的“月”,与天文望远镜中的“月”究竟有何不同?
从古至今,从文学到地理,天空中高悬的那一轮明月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6月28日下午神秘揭晓……
时间:
2018年6月28日(周四)下午5:10-6:10
地点:
图书馆借还书大厅
参与分享的老师:
本校语文教师:陈蜜;本校地理教师:沈绿筠、王贝贝
欢迎关注点滴书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