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校园新闻
行走的课堂更精彩(三)——金陵中学皖南传统文化研学之旅

行走的课堂更精彩(三)——金陵中学皖南研学之旅

在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经我校各部门协调,由党委沈方晓书记和夏广平副书记领队,2016级高二全体学生于201867日至9日三天时间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活动线路分别在六安金寨、浙江杭州、安徽泾县、浙江绍兴和徽州绩溪,同学们在班级的基础上又分成若干研究小组,针对本组研究的课题在旅程中寻找答案。

 

《追访徽派文化,探寻皖南风情——皖南传统文化研学旅行》

我校高二年级2)班、(8)班在领队教师马志钢、崔晓燕、赵永承的带领下、赴皖南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研学旅行。在课程主持人的指导下,学生到皖南实地探寻水乡风土人情。考察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水文),感受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包括交通、风俗习惯等)的形成和特点,绘制专题地图,加深对徽派传统文化的认识。

宣城和黄山是地处安徽南部,学生在去之前,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笔墨纸砚和徽派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包括气候、地形、水文),然后实地考察宣纸文化博物馆、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徽州古城、唐模古村、黄山城市展示馆、齐云山等。

 

“我们的研学之旅”

第一天:宣纸文化园-唐模古村

 

先贤有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怀着新奇与激动的心情,我们踏上了追访徽派文化,探寻皖南风情之路。
   
在今天是第一天,经历了数小时的车程,我们首先来到了餐厅,品尝到了第一顿徽菜。素闻徽菜重油,重色,重火功,今日浅尝,相比南京,口味确偏咸。听闻因徽州地区盛产竹笋,所以多用竹笋做材,中午的菜中果然有一道竹笋香干。
    品尝完美食,我们便来到了泾县的宣纸文化园,参观了传承千年的古法宣纸制作工艺。一道道工序都需要师傅们亲力亲为,都是中国劳动人民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正所谓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憾夕阳!”。每一张宣纸都蕴含着我们源远流长的匠心精神,令人叹为观止。

高二(2)班 黄玥同

参观宣纸文化园

体验宣纸制作

 

而后,我们再次上路,来到了黄山市歙县。这里有我们今晚入住的唐模法国家庭旅馆。第一眼,便被徽派复古民居深深惊艳。远观之,高墙封闭,马头翘角,黑瓦白墙,典雅大方。再走近,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精美繁复,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很难接触到的。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高二(2)班 黄玥同

学做包袱饺子

学唱黄梅戏

 

第二天:唐模古村-齐云山

山是徽的灵,水是徽的魂。村落,民居,街巷,三式建筑,各自独立又互相偶联,才有了唐模民谚“唐模唐模,二十个情愿”,有了汤显祖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我们顺溪而行,漫步在青砖、古巷、疏雨的宁静里,像是走出了时光的栅栏,回到了三个甲子之前。我们经过古树石桥,却闯入了忠烈祠堂,一列石碑,数个世代。我起初对碑拓不以为然,不过是用墨拍一拍,把纸晾一晾罢了。老师傅不语,自个演示,他用唐普(唐模普通话)说:“浓的时候,轻轻地拍。”一句话语,却窥见几百年匠人的细心。

高二(8)班 陈振翊

齐云山颠打太极

齐云山上合影

 

午后的一场雨,在齐云山上生成了一层绕山的薄雾。我们就在这雨后一片清新的山上踏雾寻仙。在真仙洞府前的一片平台上,我们跟随老师的一招一式,学起了太极拳,远远望去,红蓝校服相间,很是壮观。

高二(8)班 邹书琪

 

 

第三天:徽州古城胡开文墨厂

 

返程日,身处在行程中最繁华之地——歙县。

大巴穿梭于街市,可以看见两边建筑很大程度上保留徽派风格,而第一个目的地——徽州古城,则是一条浓缩了徽州市镇风情的小街。走街串巷,首先参观了徽州人家小展馆。幽暗的厅堂、密闭的闺房,把我们带入了比前天所宿古居更真切幽深的古徽州家庭。许国牌坊则矗立在商业街口,由六对神情动作各异的石狮子环绕,象征皇帝的恩荣。在陶行知纪念馆前合影,可说是他乡遇故知。校友陶先生桃李满天下,故乡自然也以他为荣。

字难免与相联系,令人动容的却是这里商户的行业涵养:满街皆是可供当地居民消费的衣店、小吃,没有坐地起价的噱头;并不刻意粉饰时代发展的刻痕,可五颜六色的广告牌丝毫不掩古朴诚恳的风情。徽州古城,不曾迷失在旅游业的霓虹灯下。

五分钟的车程后,我们抵达老胡开文墨厂。雕工师傅赋予了砚石灵动的生命;而在制墨车间,徽松的生命则在明胶中浓缩、升华。匠心,该是文房四宝灵魂所在——不仅在制作工艺中,更在使用者的虔诚敬畏。不局限于古文具,不局限于艺术创作或是日常学习、传统手写还是电子输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墨的制作震撼了我们,使我们回溯自己日常的学习:哪怕为了那敬惜字纸的教训,也该当笔笔尽心。

行程已尽,不如归去。研学旅行,简称是”“而不是旅行。途中的欢笑、少年的友谊诚然动人,更加厚重的是我们从中涵养的学问之心、人文情怀。

随处可学,随处可问,一居一铺皆是人文。  

高二(2)班 李好

参观陶行知纪念馆

寻访徽州古城

参观胡开文墨厂

 

研学旅行的活动类课程。在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活动中,学生接受教育,促进自己身心成长;综合实践类课程。学生到皖南实地感受皖南的地理环境,涉及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课程内容本身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综合性。以《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规定的“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公益性原则”四原则为课程设计和实施原则;和金陵中学科性课程相衔接,是金陵中学德育课程的延伸。

 

供稿:学生工作处、高二年级部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