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8日,第五届美国学术十项全能中国站在成都落下帷幕。20支代表队伍荣誉晋级在美国举办的全球总决赛。其中,南京市金陵中学国际部代表队继2018年3月挺进美国总决赛之后(江苏省首支挺进美国总决赛的强队),再次成为南京地区唯一一支晋级美国总决赛的队伍。
今年USAD中国赛区参赛总人数2300人,比去年多了近600人,面对众多来自全国名校的强劲对手,我校国际部学生再次展示出强大实力:获得2枚金牌、7枚银牌、4枚铜牌,共计13枚个人奖牌的好成绩。按比赛规则,我校被分在Medium School组。国际部138队和137队的参赛队员们齐心协力,在Medium School组的93支参赛队伍中分获第五名和第八名,并在超级问答测试环节中摘得一银一铜两枚团体奖牌。经过四天激烈的角逐, 尽管排名第八的137队表现优异,但是受赛制所限,每所学校只能有一支队伍晋级总决赛,最终,排名第五的 138 队将代表南京市金陵中学于今年4月前往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布鲁明顿市参加全球总决赛。
138队全体成员:
队长:王任之
队员:孙嘉奕、沈欣和、万青、刘晨星、吴伊菲、王羿尧、杜星逸、程逸飞
137对全体成员:
队长:高仲奇
队员:张正欣、胡蕴佳、葛文一、尹枢楷、邱子力、查天熙、陈藻文、罗薇
USAD究竟是什么?
美国学术十项全能(United States Academic Decathlon),简称 USAD,是美国最权威的高中生综合性主题团队学术竞赛。每年围绕一个全新主题,内容涵盖社会科学、语言和文学、艺术、音乐、科学、经济、数学、演讲、面试、写作等十个不同的学术领域。
USAD是一个极为重视团队合作的比赛,以团队的总分来进行排名。团队中每个人的分数都很重要,这就要求队员们除了具备全面的知识面,最好还能有自己突出的单项。所以,每个团队,尤其是每个获奖团队的成员,可以说都是全能型的同学,而在兼顾团体的同时,还能在单项上获奖的同学则更是单项精英。
USAD2019 年度的主题是:The 1960s: A Transformational Decade (20 世纪 60 年代:变革的十年)。由于 USAD比赛的准备过程时间紧任务重,往往伴随着录取通知书,国际部的高一新生就陆续收到了USAD教练 Dr.Tsang 发放的参赛资料,鼓励感兴趣的同学开始为比赛做准备。虽然国际部的学习紧张而充实,但是得益于国际部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完整的知识架构,USAD所涉及的10个学科对于国际部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很多考试内容在日常的教学中已悄然渗透。除此之外,学科老师们也热心地给学生提供辅导。更值得一提的是,有参赛经验的学长们都主动地和新生分享,在面试等环节给他们提供了很多的指导和帮助。经过一次次的笔试和面试,一次次严格的选拔,国际部从报名的60多名同学挑选出27人组成3支参赛队伍,代表金陵中学开启第三次USAD之旅。
历届USAD比赛成绩
虽然今年是国际部学生第三次参赛,但他们的成长速度却不容小觑。让我们看一下这三年来学生们在USAD比赛中取得的各项成绩:
2017年USAD中国区决赛成绩: 3金3银4铜共10枚个人奖牌、3枚团体奖牌;获奖总人数、奖牌数、团体排名等各项,均在参赛的江苏省学校中名列第一。
2018年USAD中国区决赛成绩: 4金1银3铜共8枚个人奖牌,以及创新小组赛银牌的好成绩,并成为江苏省首支挺进美国总决赛的强队。
2018年USAD美国总决赛成绩:6金9银1铜共16枚个人奖牌,团体超级测试第三名。
2019年USAD中国总决赛成绩:2金7银4铜共13枚个人奖牌,超级问答测试铜牌和银牌,138队晋级美国总决赛。
USAD背后的故事:
王任之 中美高二(2)班
Team 138,社会科学银牌,科学铜牌获得者
USAD就像一条线,串起了我两年的高中生活:从泪水到微笑,从一无所获到满载而归,从惴惴不安到胸有成竹……USAD见证了我在学术、意志力和组织能力上的多维度成长。回望来路,感慨良多,心中最澎湃的心情却是感恩:感谢一年前那个痛哭的自己没有放弃;感谢我最棒的队员们积极配合,全力备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感谢咱学校其他选手的激励和帮助,让大家在良性竞争中成为更好的自己;感谢在我的低谷,Dr. Tsang,Ms. Averill和老师们给了我支持和信心,并启发我担负起更多的责任,作为队长带来更多的正能量;感谢我们的集体让我找到了归属感和奋斗的意义,让我能在茫茫对手中,骄傲地宣布:“我,来自金陵中学中美班!”
我作为曾经败给USAD的选手,在这里想对不满意自己赛绩的同学说:你们真的已经很棒了!即使因为种种因素,结果可能不尽人意,但只要付出过努力过,就不会有遗憾。USAD 2019不是比赛的终结,更不是学习生涯的末尾,希望大家相信自己的实力,再接再厉!中美班和我们都会一直信任和支持你们!
老师有话说:
作为队长的王任之,不仅率领着138 队获得团体银牌,她个人也斩获了一银一铜。USAD主席亲自给王任之进行了颁奖。提到她,金中的老师如此评价:“今年的队长组织能力特别强!去年去美国参赛但没有拿到奖牌,今年再战真的很了不起!”
程逸飞 剑桥高二1班
Team 138,历史、经济两枚金奖获得者
今年二刷USAD(没错,程逸飞同学去年就在USAD经济项目上荣获铜奖),一路走来,从去年一页书要看十分钟的萌新到今年承担起队员的指导,USAD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我。
USAD代表着美国教育的精华-文理教育和跨学科研究。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给了我一个重新探索自我的机会。在备赛过程中,我发掘了自己对美国历史,政治及公众演讲的热爱,也让我坚定了未来的学术方向。同时,USAD给了我一个突破舒适圈的机会,艺术音乐本来是让我望而生畏的领域,但USAD给了我一个机会发掘她们的魅力,并将艺术音乐与一个时代的历史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对于科学,数学这样我不擅长的领域,USAD告诉我科学不仅仅是枯燥乏味的物理公式和概念,而是推动人类文明进展的催化剂。这些经历和思考我相信都会成为推动我持续学习探索的财富。
同时今年很高兴和所有队员老师们一起奋斗,打进了美国总决赛。感谢队友们的辛勤付出,希望我们接下来在四月明尼苏达能创造新的奇迹。同时也感谢老师们一直以来的帮助支持和鼓励。最后要感谢这次金陵中学所有参赛队员们,这次的荣誉不单单属于某个人,或者某个组,而是我们金陵中学的荣誉。虽然最后的结果有人欢喜有人忧,但我相信USAD的魅力不单单是最后得到的那个奖牌,更多的是在备赛过程中对学术的更深层次的认知与思考,以及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收获的经验和友谊,这些是USAD真正带来的财富。
老师有话说:
和大多数队员会在比赛前一个月启动突击总复习不同,程逸飞早在半年前拿到十门学科的资料室就考试启动了复习。程逸飞平日里不喜欢强行记忆,而USAD比赛正好为他提供了跨学科研究的机会和平台。
尹枢楷 中美高二(1)班
Team 137,音乐金牌和科学银牌获得者
今年是我参加USAD比赛的第二年,因为去年比赛所留下的遗憾,今年的比赛算是有备而来。相对与去年来说,今年的我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就显得成熟了许多,从赛前的准备到比赛过程中都更加自信与沉稳了。整个比赛中有许多让我记忆犹新的事情,从比赛前一天与高一学弟彻夜交流音乐知识,增加知识的熟练度,到assessment center最后时刻对装置的不断调适以及之后邱子力同学慷慨激昂的解说,再到super quiz比赛时我们队与另一支队伍之间前后的较量,都让我真正的融入到了比赛的氛围中,融入到了整个团队之中。
当然,相对于去年的非洲来说,今年的比赛主题美国1960年代本身就比较有趣,特别是在艺术与音乐两门学科上。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个学科中分别有两个minimalism,光从名字看就知道这两个主义可以说是两个领域里最奇葩的存在了,因为它们真的做到了对艺术与音乐的最简化以及单一化。虽然今年再次与美国总决赛无缘,但名次什么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真正的享受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在一起奋斗过,在一起成长过,也就不会留下遗憾了。
老师有话说:
享受比赛的过程,总结比赛的经验,从某种程度来说,成长比荣誉更有意义。
胡蕴佳 剑桥高二1班
Team 137,经济铜奖获得者
和Team 138队一样,我们Team137也冲进了前十,由于比赛规定,遗憾不能去美国参加总决赛……
虽然拿到了个人奖项,但是本次比赛对我来说却是充满遗憾的。我们队伍的同学们,经常备战到凌晨2,3点,大家都很努力。可USAD应该是要照顾到全科的比赛,由于我个人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经济学科上,导致了其他科目的短板,总分上有缺失。这两天也一直在深深的自责中,也真正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团队项目中,每一位同学都很重要,今后,我也会从这次比赛中吸取教训的。
老师有话说:
判断自己远比判断他人困难得多。只有懂得反省自己,虚心接受错误的人才是胜利的人。如果能勇敢地站出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那么已经成功了一半。
张卓尔 剑桥高一1班
Team 136
开始决定参加USAD就是希望可以通过此类竞赛磨砺自己。
十项中对我而言较好学的是经济和科学,经济是正在学习的学科,科学所考的物理也是非常吸引我的学科之一,因此在校选中我取得了这1/27的席位。演讲与自我介绍对于不擅长交流的我来说,是相对比较困难的项目,比如说我在校选是对着录屏的iPad就会有忘词、口误等之类的表现。但此次成都之行,让我如同得到了一次升华。在候场时贴好标签,准备入场,因为身边的同学都在进行排练,在这个氛围之下就比较能自然地放开练习,也不用担心身边的人听得见尴尬的口误。而有了充分的练习也能给予选手足够的自信去面对考官。对我来说,这可能是人生中第一次面对不认识的人进行演讲,顺利完成也使我收益很大。
虽然此次成都之行没有收获奖项,但就像中美的一个伙伴所说:“我们才高一,我们还能再战一年。”有了这次经历,我相信在明年,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老师有话说:
获奖不是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在于准备参赛的过程中,你们所获得的自己的提升。
彭修远 中美高一2班
Team 136
USAD可以算近几年来我印象最深的大型活动,我受益匪浅。我之前天真的以为这是一个超大型背诵活动,所以对记忆一点兴趣都没有的我一直是以应付的态度去完成每一次的选拔考试。有幸被选入,只好硬着头皮看起材料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实在的。我自信开朗,准备充分,原本以为可以拿到奖牌证明实力,但是还是失败。我起初是怨天尤人,却忽略了演讲的第二个要素——内容,或许我所说的内容尚显稚嫩,无法仅仅通过自以为流利的表达打动谨认真的评委老师。想到这些不足,我心里既失落又充实。至少它挫了挫我自以为是的锐气,生动地告诉我内容和表达缺一不可!
USAD,一个全国的世界的学术盛宴,五湖四海的学生欢聚一堂。正如同“我们来自塞北江南,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非常有幸亦十分惭愧。但我已经深深认识到其魅力,明年我一定要再次参加,不要只是队伍中末尾的一颗小草,而是希望能证明自己,成为中流砥柱。
感恩,感谢。学术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蜀地水,胸中天下月。
老师有话说:
胜利固然欣喜,失意也未必沮丧。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有时候,停一停,是为了跳得更远。
致幕后英雄
Dr.Tsang臧彦章博士
中美班AP教学主任, AP心理学、AP统计学老师,美国十项全能赛教练,苹果杰出工作者。在2018年中国区决赛中,Dr.Tsang 被评为“最佳教练”,并作为全国教练代表发言。在2019年中国区决赛中,被评选为“杰出教练” (Outstanding Coach) 。
USAD委员会对过去三年中金陵中学在比赛中的表现大为惊讶。在北京和上海的顶尖高中,学生从初中阶段就已经开始准备USAD,所以参赛选手已经有3到4年的经验。对中美班来说,我们只有1到2年的时间让学生达到能与这些参赛选手同台竞技的水平,所以教练必须保证学生能非常有效地学习USAD比赛的内容。
在金陵中学中美班,我们力求协调比赛和团体合作之间的关系,让准备过程变得兴奋而有趣。学生们必须相互竞争,争取参赛资格,但作为团体,他们也要学会相互配合,在团体协作中有最佳表现。为了准备比赛,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内容,但作为教练员,我们必须要记得USAD是一个很有趣的比赛,我们更希望学生们能享受这个过程。
我觉得,中美班学生在参加USAD比赛时,他们会产生与参加学校篮球赛或足球赛时一样的感悟。输赢从来没有定数,但他们仍然会义无反顾,选择与自己的队友和教练们相互支持,并肩作战。
Ryan Averill
中美班口语和戏剧课老师,AP心理学老师,美国十项全能赛教练,在2019年中国区决赛中,被评选为“杰出教练” (Outstanding Coach) 。
指导学生为USAD这样的高难度比赛做准备并非易事,因为几乎所有的准备工作都需要他们独自完成。学生只有对本年度的话题非常感兴趣,并愿意付出额外时间和努力来学习大量资料,才有机会取得好成绩。学生们会找到自己擅长的学科,并指导其他学生更有效地准备这一学科。如此一来,整个团队就可以共享知识和资源。在10个学科中,演讲和面试是最难准备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的队员大部分是高一和高二学生,原因之二是,来自其它高中的很多参赛选手是外籍学生。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我们会安排一对一练习,帮助学生提高演讲能力,改善面试技巧。
作为教练,从那么多有才华的候选人中选择有参赛资格的学生是极其困难的,所以我们采取测试流程,鼓励学生互相竞争,越早开始学习越好。最后,我们选拔出27个学生,组成3支队伍。几个月以来,他们拼尽全力争取成为27名参赛选手之一。在去年广州的赛事中,学生的表现出乎我们的意料,让我们对今年的比赛有了更大的信心,但是今年他们的表现更是让我们喜出望外。我为今年的每一位参赛选手感到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年的比赛也会同样有趣和精彩!
杨安琪
USAD中方带队老师 中美班学生活动负责人
今年是我第一年带队USAD比赛,从报名开始一直到国赛,深有感触,满满的感动。从一开始的60多人选拔到最终组成的3支队伍共27人。我们气势汹汹的来到了成都,然后满载而归,满满的骄傲。
但是今年我看在眼里的更多是感动。3支队伍虽然是竞争的关系却互相帮助,某项科目好的学生会深夜带着其他学生一起熬夜学习:由于酒店和比赛场地不在一起,孩子们要5点多就要起床然后集合坐大巴车去比赛场地,大家都很准时没有让我操心:在颁奖典礼时,有的孩子因为没有拿奖而伤心时其他孩子都会主动去安慰。
颁奖典礼后好多孩子都和我说明年还要来,我很期待,明年我们继续辉煌。
左起:Ryan Averill、杨安琪、Dr.Tsang
附获奖学生名单:
中美高二 王羿尧 社会科学银牌 艺术铜牌 文学铜牌
剑桥高二 程逸飞 社会科学金牌 经济学金牌
中美高二 尹枢楷 音乐金牌 科学银牌
中美高二 王任之 社会科学银牌 科学铜牌
中美高二 杜星逸 社会科学金牌
中美高二 高仲奇 文学银牌
中美高二 邱子力 社会科学银牌
中美高一 万青 社会科学银牌
剑桥高二 胡蕴佳 经济学铜牌
中美高一 吴伊菲 音乐铜牌
中美高一 查天熙 音乐银牌
团体奖项:
138队 荣获超级问答(Super Quiz)银牌
137队 荣获超级问答(Super Quiz)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