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我校1987届校友董晓教授回到母校,给汇文书社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普希金——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讲座。
这是南京大学文学院与我校2021年春季语文阅读课程的外国文学作品鉴赏系列,一共四场。在本次首场分享中,董晓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给同学们讲述了俄罗斯天才诗人普希金跌宕起伏的一生。
在俄罗斯文学史上,有两个群星璀璨的巅峰时期——“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黄金时代”指普希金以后整个19世纪的俄国文学,“白银时代”指的是20世纪的头20年。
董晓教授告诉同学们,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时至今日,他依然是俄罗斯人民最喜爱的诗人,堪称俄罗斯的“国民诗人”。现场,董教授还用俄语朗诵了两首普希金的诗歌,让同学们大呼精彩。
董教授说,普希金的诗之所以受追捧,一是因为他的诗句将朴实与诗意完美结合,不像有的诗歌,因为哲理性太强,难于理解;更重要的是,普希金的作品是自由的、是自然的,他的作品基调虽然忧郁,但忧郁的地方总透着亮色。
普希金为俄罗斯文学涂上了一层忧郁的底色,奠定了俄罗斯文学抒情的基调。普希金文学作品中那种对自由的渴望,被俄罗斯文学家们代代相传,成为任何时代都能听得到的自由之声,也成为了俄罗斯文学中最具魅力的“自由精神”。所以,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当之无愧的奠基人,也是俄罗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和诗人。
学生高庄文说,“我一直不敢相信有人能仅仅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借助一本《普希金诗选》,将一位与我们相距了几百年的文学大家的生平,介绍得如电影一般生动有趣。听完董晓老师的讲座,我不得不感叹,‘能人遇上方知有’啊。”
讲座结束后,汇文书社的不少同学跟董晓教授交流起来。面对年轻的学弟学妹,董教授一下子找到了“学长”的感觉,耐心地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对于此次回母校讲座,董晓教授表示,“能回到母校给同学们上课,为母校的语文教学尽一点力,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一直认为,连接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最重要的纽带,就是对兴趣的培养。很高兴看到同学们对文学发自内心的喜爱。大学老师进入中学的课堂,当然不是把大学课堂的内容提前灌输给中学生,而是要力求从大学老师的角度,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这才是关键。”
最后,董晓教授向母校捐赠了自己编写的关于俄罗斯文学研究的著作和翻译的俄罗斯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