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校园新闻
优秀!六位青年教师获我校“行知杯”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在刚刚结束的金陵中学第18届“行知杯·生命课堂”优质课评比活动中,顾玉越、蒋霖峰、万玉龙、石晚汀、李璇、王诚俊六位青年教师获得一等奖。入职不到5年,他们的课堂有哪些创新或独到之处呢?

 

前排左起:石晚汀、李璇、顾玉越后排左起:王诚俊、蒋霖峰、万玉龙

诗意“文青”  课堂别出心裁,又充满诗意

2021年,语文老师万玉龙以“一只甲虫”形状的板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工作才三年,这是他第二次获得“行知杯”一等奖了。跟往年不同,这次赛课是借班上课,同课异构,只提前36小时给课题。面对不熟悉的班级,万玉龙做了各种预设,课程的容量非常大,但是一节课时间有限,最后不得不忍痛割爱做减法。

 

赛课那天,万玉龙的课被安排在第四节,课文是《欧也妮·葛朗台》。“前面已经有三位老师上过,怎么令自己的课让人眼前一亮呢?”万玉龙说,通常语文老师都会聚焦葛朗台吝啬鬼的形象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丑恶的本质。他却在课堂最后10分钟把落脚点落在了葛朗台的女儿身上,她向善向美,是开在黑暗世界里的希望之花。通过这个形象,启发同学们:任世间丑恶,你只管保留眼底美好,努力做一朵在黑暗中怒放永不凋零的花。

2021年一样,精彩的课堂以一首原创诗收尾。万老师是一名爱写诗的文艺青年,他的课堂感性、开放、充满了诗意和思辨,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

温柔“甜心”  “每日一题”让学生爱上数学

此次赛课,顾玉越的几何课亮点在于将抽象的数学与实际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孩子们对数学的理解更加直观、深刻。作为数学老师,顾玉越老师平时有自己的小窍门,类如“每日一题”来调动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

 

“我们是按照学号来的,1号给2号出题,2号来解题讲题,接着2号给3号出题……同学们来讲题的时候,要讲出自己的收获,或者说出三四种解法,比较哪一种方法最好用。同学们对当小老师展示自己对数学的理解非常感兴趣,也特别有成就感。”

顾玉越既是数学老师也是班主任,温柔、可爱、可盐可甜、有情趣有品位……是同学们对她的评价。“我应当把你比作夏天,你比它更可爱,更比它温婉,你是五月微风的宠儿,是盛开无期限的嫩蕊,你不会被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摧折,你的芳艳或将长存在我的眼里……”班主任的工作虽然繁杂琐碎,但是同学们给她写的小纸条让她感觉无比幸福。

佛系“石宝”  新鲜的“加餐”为竞争“瘦身”

“您的话语飘荡在我的心里,像那海水的低吟,缭绕在静听着的松林之间。让我的思想到你那里来,如那夕阳的余光映在沉默的星天。渔舟唱晚,芷岸兰汀。”这是“杯赛”后一位同学给英语老师石晚汀的小纸条。此次杯赛是借班上课,第一次接触就能收获这样的赞美让石老师感动不已。

 

石老师的英语课总是很用心,她总是会收集、整理一些紧跟时事热点的国外原汁原味的材料,给同学们“加餐”。例如4月的一节课上,石晚汀给孩子们听了关于谷爱凌以及花样滑冰的两段英语原声视频。“因为视频不能有字幕,我都是自己先听,然后打出文稿‘挖空’给学生填。”石晚汀说。

石晚汀还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佛系”班主任,同学们送给她“石宝”的爱称。“您没有抚也抚不平的皱褶,更没有数也数不清的白发,取而代之的是悟出了人生的洒脱与看透世俗的率性。在竞争激烈的校园里,您仍秉持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点,坚持‘不摆烂、不躺平、不竞争’三不原则,极大程度地减弱了班里的‘学狗’氛围和摆烂气息。”

科研达人  奇思妙想,给实验加点“料”

此次赛课,物理组蒋霖峰的创新之处在于实验上有自己的思考,注意前后呼应,以小灯泡导入并且以灯泡实验结尾。蒋霖峰这节课做的是液体电子的实验。常规的物理课堂没有办法改变导电离子的浓度,蒋霖峰奇思妙想,往水里面加入化学实验中的硫酸铜,让导电的离子浓度变浓,从而改变液体的电阻率。同学们通过灯泡的明暗从而可以推导出影响导体的电阻率的因素。

 

对于新课标,蒋霖峰有自己的深刻理解:“旧课标讲究的是知识立意,新课标更注重能力立意、素养立意以及大学科的观点。”他还喜欢用一连串的问题串引导学生一层层深入思考,学生思考越充分,课堂效果越好。

工作5年,4次参加“行知杯”赛课(带高三可以不参加),蒋霖峰获得过3次二等奖,1次一等奖。在科研成果上,蒋霖峰也是硕果累累,参与的重要课题,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写下来一长串。原来蒋霖峰是个有心人,“平时有什么想法,学生的一句话或一个灵光乍现,我都会记录下来。到了放暑假或疫情在家的时候就可以去写一写。”

趣味“导师”  文史哲“一锅烩”,悄悄话“每月谈”

此次赛课中,政治老师李璇的亮点是用“礼”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史作为主线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设计了精彩议题让同学们展开辩论。“你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枷锁?”刚刚学完“祥林嫂”这篇课文的同学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课堂氛围异常活跃。

 

李璇的政治课很有意思,她善于从身边事、社会上的事、历史上的事以及中外的比较让孩子们体会政治课的内涵,真正实现一种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她还善于结合历史和语文学科,利用其他学科的资源,达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效果。

除了政治老师,李璇还有一个角色就是班主任。为了当好班主任,李璇跟师傅赵巧林老师学了一招,让孩子们每个月写一次“月记”,每一篇她都认真回复,跟孩子们进行深度的思想交流。

“治愈”大师  获评“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心理课”

心理老师王诚俊是同学们眼中的“酥心糖”,因为他的课总是那么治愈,同学们说他“就像初春时的一缕阳光能照进我的心里,融化冰雪”。王诚俊工作5年,连续5年参加金中“行知杯”赛课,获得4次一等奖,1次二等奖。此次心理课主题是《为自己赋能》。“这堂课基于多元智能理论,通过多个心理活动、辩论、反思等方式让同学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更好地评价自己。”

 

“这是我听过最好的一节心理课,不仅学生的体验感、参与感很强,而且有主题的升华,有师生的共情。”来自南师大心理学院的一位评委表示,他愿意给王诚俊这节课打100分。

“以心育心”是王诚俊的教育理念。他的心理课特别受学生欢迎。因为他的心理课话题都是通过调查,由学生投票选出的他们最想上的课程。“上有趣有用的心理课,做走心贴心的心理老师。”是王诚俊的职业追求。每当看到焦虑的学生找到他后平静地离开,他感觉自己的工作特别有价值。

培养“新时代师者”,金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金陵中学课程教学处副主任王守明介绍,杯赛是金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之一,主要面向入职5年内的教师。杯赛以金陵中学校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命名,旨在传承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迄今为止已经进行18年了,主旨是“锤炼课堂教学能力,激扬课堂生命活力”。

王守明说,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未来学校的中流砥柱从他们中间诞生。除了校园文化的熏陶,教育教学的管理与引领,学校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年轻教师进行培养。首先是“青蓝工程”,采用“师徒结对”制度,给每位年轻老师配一位教学师傅和一位教育师傅;其次是“行知杯”赛课,每年一个主题,请校外的专家做评委;第三,青年老师每年跟随高三学生参加一次模考,进行“解题大赛”。“这是一场硬碰硬的考试,对老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把握考试方向有非常大的激励作用。”

本次“行知杯”的赛课,全方位检验了青年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深度和运用能力。王守明说,本次杯赛的主题“可评价”来自于新课标,让课堂中的“学生收获”可见可测,是最难做到的。课堂从过去的“以师为本”变成了“以生为本”,看学生学到什么东西,而且是可以评价的。另外,新教材在教学方式和要求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教材更强调“情境学习”“任务驱动”。

(稿件来源:《扬子晚报》)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