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院士博导齐出手,共育金中优秀学子
南京大学·金陵中学“准博士培养站”开班
重点培养创新意识,共同探讨生涯规划
邢定钰院士在启动仪式上讲话勉励学生保持好奇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回应“钱学森之问”,教育部出台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即“珠峰计划”。该计划在全国遴选包括南京大学在内的16所高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基地。以邢院士为首的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是规模较大、学科交叉、人才汇聚、管理创新、流动开放的国际一流实验室。实验室集中了一批一流的科研人员,他们关心教育、热心于普通教育的发展。金陵中学作为南京大学实验中学,理应为南大实施“珠峰计划”提供优质生源,“准博士培养站”计划旨在为金陵中学优秀学子们提供最优秀的学习条件和最优秀的师资,提早在中学阶段打好作为学科拔尖人才的基础。
南京大学和金陵中学有着历史上的渊源,两校同源于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在培养高等人才和基础教育方面长期携手合作。在上世纪末两校曾成功地合办了三届在全国很有影响的高中免试直升南大的教改实验班;2004年又共同建立了“南京大学·金陵中学创新实验基地”。作为江苏省重点中学、模范学校、国家级示范高中的金陵中学,集中了南京市最优秀的高中生源,在国际上,学校已建立了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亚利桑那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直通车联系,在国内,每年向南京大学等一流高校输送大批优秀学子。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就全面推行了研究性学习和学分制管理制度,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现在,金陵中学科技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南京市,乃至江苏省的一面旗帜,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
洪银兴书记向邢院士发放聘书
“准博士培养站”第一期学员由金陵中学2010级高一年级42名优秀同学组成,这些同学综合素质全面、学习能力突出、具有创新潜质和研究精神,同时在南京大学“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推选了25名教育科研水平高、热衷于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作为“准博士”们的导师。双方以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实验室为活动基地,入选学生每双周周四下午前往南京大学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感受科学研究的氛围,了解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并完成相关研究性学习课题。
学生代表发言
南京大学和金陵中学共同推出的“准博士培养站”,受到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高度赞赏,江苏省教育厅丛懋林书记称:“金陵中学再一次抓住机遇,积极探索,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金中人的勇气和大气。”金陵中学邹正校长表示:“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我们希望借助于‘准博士培养站’这个平台,在探索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金陵中学校办 张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