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广平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
今天我想与同学们谈一谈有关“当代中学生文化与形象”的话题。
上个月发生了一件可以说令人不太愉快的事情,一位自称为“自由撰稿人”的校外人士给丁校长写了一封信,信中附了两张照片,照片中两位中学生正在地铁中亲热,动作十分亲昵,而他们身上穿着的正是金陵中学的校服。这位人士在信中这样说“贵校的德智体教育在江苏名列前茅,在全国也是赫赫有名,但这一幕却让人有一种空有其名的感觉。”“或许这是贵校的个别现象,但在我们外人看来,确实是金陵中学的现象……”
我们不必去评价这位人士的做法与说法是否合适,但其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重视与反思,这就是关于当代中学生文化与形象的问题。
作为社会中一个很大的群体,中学生倍受人们的爱护,他们的形象也倍受人们的关注。时代在发展,对于中学生,我们不能总用多年不变的一种格式化、标准化的形象来填写他们的青葱岁月,就像提到教师,我们不能总是想到度数很深的黑框眼镜一样。现在的中学生,处于一个开放的时代,中学生文化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文化的影响与冲击。
在上届读书节期间,我们曾经作过“金陵中学学生最喜爱的五十本书”调查,有两本学生写的书排在前五名,远在《红楼梦》、《老人与海》、《时间简史》等中外名作之前,一本是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另一本是韩寒的《长安乱》。这两位被称为“八零后”的学生作家一举成名,刻画了一些新时代的叛逆不羁的学生形象。能够受到这么多同学的欢迎,说明这些形象是符合一部分学生心态的。眼前流行的日本、韩国文化也是如此。有的同学喜欢另类的形象和装扮,乱蓬蓬的头发、宽松的裤子,身上就挂满了日韩饰物,有的同学甚至戴上了戒指或耳环。
这样的文化我想是不能简单的用“对”与“错”或者“好”与“差”去概括的。但我们在接受的时候,应当做到几点:一是应当有认真的选择,而不是纯粹的盲从,文化的接受不是一种简单的临摹,它需要理性的思考;二是应当分清场合,明确在什么样的场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当是什么样的形象,努力做一个文明高雅的人。据说刚开始我们提到的现象,在如今的中学生中,为数并不少,甚至有学生以此为荣,他们认为这是文明、开放、时尚、新潮的表现,是个人的自由,不应当指责,更不应限制。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严守公德,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也明确规定,中学生应“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明”、“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等等。一个真正文明的现代人,他在尊重个体意志的同时,也一定会尊重整个社会的公共意志,不给他人带来不愉快的感受,不做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
歌手周杰伦是公认的中学生偶像。曾经有媒体这样问他:作为中学生的头号偶像,你觉得中学生应有的青春形象是怎么样的?周杰伦说了这样一段话:“在十几岁这个年纪的青少年,都有自我表现得很强烈的欲望,希望吸引别人的目光,所以表现得(用他的话来说)很酷、很拽。你可以这样,但是你一定要拿出实力来。不管是读书也好,运动也好,音乐也好。我以前猛练钢琴,练得非常辛苦,所以才能用钢琴在别人面前耍帅。所以,中学生在形象上,可以自我主张、做自己,但是这不应该违背法规、道德,不应该与人们公认的价值观有所冲突。”
真的说得很好。对于我们中学生,特别是我们金陵中学的学生,更应注重自己的学子形象,包括校园形象、家庭形象、社会形象。注重形象不是要去刻意修饰自己的外表,而是应更加注重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言谈举止,提高个人的内在涵养。
同学们,你们拥有青春的健康、活力,有着这个年龄特有的纯真与简单,这就是你们美的所在。让我们塑造自己积极向上、心智健康、谈吐大方、举止优雅、才思敏捷、全面发展的形象,并请记住培根的一句名言:“把美好的形象与美好品德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我的讲话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