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学生天地
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刘前树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今天,已经不会再有人怀疑科学有什么用了,从我们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从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科学无疑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要不要学习科学?科学是不是应该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这个在18世纪争论不休的问题,今天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但人们对学习科学的目的仍然有着不同的理解,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也应该追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科学?

普遍的观点是从科学的实用价值来谈的,不掌握科学知识,对个体而言,难以参与完整的社会生活,容易丧失对公共决策的话语权,成为科技时代的新文盲;对社会而言,没有一大批熟练掌握科学知识的个体,就难以推动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这种说法无疑是有道理的,然而,我们学习科学的目的仅止于此吗?

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说:学习科学以后,我们眼中的世界就变得很不一样了。举例来说,我们知道了树木主要是从空气来的。树木燃烧的时候,他们返回空气;而燃烧中释放的热量,正是来自太阳的热量,它们曾被用来把空气变成树。他认为学习科学对我们而言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改变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能够带给我们探索未知的智力享受,也就是说我们绝不应该完全抱着功利的目的,仅仅把科学作为一种有用的技能来学习。但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性的支配,我们更关注科学知识和技术层面的东西,而对科学知识背后所蕴藏的科学过程和科学精神不够重视,这实际上是一种片面的工具主义的价值观。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我们不大能接受“为科学而科学”的提法,而我们缺乏的也正是“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

当我们面对教科书中纷至沓来的新概念、新术语、新公式、新定律时,我们容易形成这样的错误观念:这就是真理,学习它、记住它。久而久之,历史性的、进化着的科学理论被神圣化、教条化,我们不知道这个理论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是这样。但我们还要相信它是真的,因为它是科学。认为学习科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这是一种狭隘的理性主义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明显地与科学精神格格不入。尽管我们不可能像科学家一样去亲自探索每一个结论,但我们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在学习科学时,我们应该学会对自然的理性态度,学会辩证的怀疑和批判,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

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是通过学习科学,全面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一般认为科学素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二是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三是对科学的社会影响的理解。从历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数据来看,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科学知识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但在科学本质和科学的社会影响两个方面始终差距很大,这值得我们警醒。这也正是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呼吁“自主创新”,并制定了很多的制度鼓励创新。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没有全社会公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制度调整所带来的短期提高将很难维持。

江苏省将2006年定为“科技创新年”,为了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为了促进同学们提高科学素养,增强创新意识,从上周五开始到5月中旬两个月的时间,学校举行科技节活动。活动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大赛、创意科学实验大型展示活动、系列科学讲座、系列学生论坛、科技专题展览、科学素养调查、科技小报制作等。希望各个班级认真组织,所有同学积极参与,为营造校园浓厚的科学氛围而努力。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