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快速通道  | 高考频道
高三语文暑假测试题答案
语文答案
1. D D读音均为yú;A搅、侥读jiǎo;B鹄读hú,其余均为gū;C赦读shè,其余均为sè。
2. C  A项中“镞”读“zú”,其余都读“cù”;B项中“殷红”读“yān”,其余都读“yīn”;C项都读“shuò”;D项中“疑窦”读“dòu”,其余都读“dú”。
3. C    A都读作cuì;B读音为jǔ zǔ jǔ jǔ zū;C项读音分别为kōu ōu òu ǒu qū;D项读音为jīng  jìng  jìng  jīng  jīng。
4.D   A项中“剂”和“霁”均读jì;B项中“睑”和“俭”均读jiǎn;C项中“箪”和“殚”均读dān。
5.D  A.浃jiā;  B.发酵jiào;  C角jué色,翘qiáo首以待,气氛fēn。
6.C  C依次读为jì chān qù guī
7.D  D分别为xiāo、jiào、xiāo、xiào。
8.B  A 项沮jǔ;咀jǔ;C项 估gū、沽gū;D项嗔chēn、瞋chēn。 
9.A  B项妨fáng;坊fang;妨fáng;C项 载zài;角力 读jué;D项“混水摸鱼”的“混”同“浑”读hún。
10.B 胝zhī
11.B   B十里堡pù
12.D   A项反间计、亲密无间均为jiàn,余为jiān,B项分外妖娆、知识分子均为fèn,余为fēn,C项失魂落魄luò、丢三落四là、大大落落luō、落枕lào)。D,lǜ
13.C   C项全部都读wěi;A项掀、仙均为xiān,纤绳qiàn,鲜xiǎn;B项剿、脚,矫都读jiǎo,姣读jiāo;D项依次为:zhàn、chàn、chǎn、chán。)
14.D  D rěn。A项应yìng,挫cuò,冠guàn;B项摒bǐng,遂suí,C项孓jué,衣yì。
15.D  A项哺bǔ,B项歼jiān,C项拓tà。
16.B  A项伺sì、济jì,C项蒙mēng,D项綮qìng,蹊跷qī。
17.A  A腆tiǎn、漱shù。
18.D  D滂pāng、髓suǐ、侮wǔ
19.B  B颊jiá、惬qiè
20.A  A项全部都读dèng;B项淬cuì;卒zú;猝cù;悴cuì;C项竿、杆、干均为gān;旰gàn;D项媪ǎo;晕yùn;氲yūn;愠yùn。
21.答案 A解析 B项桥礅—桥墩;C项犯而不较—犯而不校;D项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22.答案 C解析 A项巧—窍;B项鹜—骛;D项匮—篑。
23.答案 C解析 A项概—赅,译—绎;B项事—是;D项愁—筹。
24.答案 A解析 A项“集掖成裘”的“掖”应写作“腋”。“集腋成裘”是指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25.答案 A解析 A项济→剂,瞑→冥;B项惦→掂;C项法→砝;D项砰→怦。
26.答案 A解析 B项朗颂—朗诵;C项膨涨—膨胀;D项堰旗息鼓—偃旗息鼓。
27.答案 B解析 A项吉人自有天象—吉人自有天相;C项问侯—问候;D项粗制烂造—粗制滥造。
28.答案 C解析 A项娇健-矫健;B项拾人牙惠—拾人牙慧;D项磬竹难书—罄竹难书。
29.答案 D解析 A项“精络”中的“精”应为“经”;B项“同甘共苦,祸福予共”中的“予”应为“与”;C项“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的“即”应为“既”。
30.答案 A解析 B项频律—频率,鞠躬尽悴—鞠躬尽瘁;C项要言不繁—要言不烦;D项协迫—胁迫。
31. C(A“汗牛充栋”形容书多。 B“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D“不孚众望”应作“不负众望”)
32. B(A“文不加点”文章一挥而就,不用修改。点,点窜,涂改。C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贬义。D“半斤八两”,比喻不分上下,多作贬义)
33. D(A“无所不至”,贬义。B“巧言令色”,讨好别人的表情,贬义。C“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华丽耀眼)
34. A(B“津津乐道”应作“津津有味”。C“改头换面”贬义。D“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
35.B(A“粉墨登场”贬义。C“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夹杂在一起。D“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36. D(A“始作俑者”贬义。B“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儿童天真情态。C“豆蔻年华”比喻十三四岁的女子)
37. B(A“邯郸学步”模仿别人,弄巧反拙。C“一团和气”现在多作贬义。D“枕戈待旦”比喻时刻准备杀敌报国)
38. C(A“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B“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纯熟,得心应手。D“风雨飘摇”比喻形势动荡不安)
39.D(A“疏而不漏”,与“天网恢恢”连用,指坏人终究会受到惩罚。B“进退维谷”比喻陷于困难的境地。C“前仆后继”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仆”,倒下)
40. B(A“虎视眈眈”恶狠狠地盯着。C“同室操戈”比喻内部纷争。D“万人空巷”人们都从巷里走出来,形容盛况)
41. C(A“大方之家”知识广博或技艺精通的人。B“生灵涂炭”的“生灵”与前面的“老百姓”重复。D“深谋远虑”应作“深思熟虑”)
42. C(A“连篇累牍”形容文辞冗长,贬义。B“情不自禁”应作“不由自主”。D“身无长物”形容一无所有。)
43. D(A“耳濡目染”应作“耳闻目睹”B“另眼相看”应作“刮目相看”C“东山再起”再度任职;恢复力量再干)
44. B(A“混为一谈”应作“相提并论”。C“偃旗息鼓”指秘密行军,也指停止战斗。D“栩栩如生”生动活泼,像活的一样)
45. C(A“狭路相逢”多指仇人相遇。B“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好,不能再添一句话。D“异曲同工”比喻所做不同,成绩一样好)
46. A(B“投鞭断流”形容士兵众多。C“莘莘学子”的“莘莘”形容众多,与“一个”矛盾。D“振聋发聩”应作“震耳欲聋”)
47. D(A“不共戴天”应作“你死我活”。 B“寥若星辰”应作“寥若晨星”C“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
48. B(A“济济一堂”指人才多。C“耳提面命”形容恳切教导。D“不胫而走”应作“不翼
而飞”)
49.C(A“分崩离析”应作“土崩瓦解”。B“贻笑大方”的“大方”是“大方之家”,与前面的“被人”重复。D“有条不紊”的“条”是“秩序,条理”。)
50.B(A“倾巢而出”是贬义。C“侧目而视”形容敬畏或愤恨。D“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
51.D(A“闻过则喜”虚心接受意见。B“信手拈来”形容写文章材料丰富,不用思考。C “脍
   炙人口”的“人”与“广大观众”重复)
52.C(A“不堪设想”应作“不可想象”。B“设身处地”指代别人着想。D“瓮中捉鳖”应作“瓮中之鳖”)
53.C(A“忘乎所以”形容得意忘形。B“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吃了苦头,自己没有好处。D“出神入化”应作“出神”)
54.B(A“方兴未艾”与“年年”矛盾。C“同舟共济”应作“同流合污”。D“严阵以待”摆齐阵势,等待敌人)
55.D(A“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工,“天”即“大自然”。 B“众望所归”褒词贬用。C“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
56.B(A感情色彩不对。C应为“人心所向”。D“筑起”与“海市蜃楼”不搭配)
57.A(B只适用于对自己不满意的事。C“并驾齐驱”意为不分先后,不相上下。D“宵衣旰食”专用于说帝王勤政)
58.A(B“求全责备”指各方面都要求完美,前后意思联系不上。C“开宗明义”意为文章一开始就要把主要意思说出来,与长短无关。D“七手八脚”是指许多人一起动手 )
59.B(A“十多座”还不能说是“星罗棋布”。C“躬逢其盛”是指太平盛世,用在此处不合适。D“世事沧桑”是指世事变化很大,此处应为“世态炎凉”)
60.D(A是指技艺高超,与句意不合。B C都是多用作贬义词)
61.选C。这是一组考"一面对两面不能照应"的高考题。A项前面说"能不能培养出",后边说"也是根本任务",那么不能培养出也成了根本任务了。犯了一面对两面不能照应的逻辑错误。B项前面是"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后面说"能否继承并发扬",同样犯了一面对两面不能照应的逻辑错误。D项"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挽救失足青年"可以,"培养失足青年"就讲不通了。
62.选D。这是一组考"关联词不搭配"的高考题。A项"之所以"应和"是因为"搭配。后半句应改为"是因为它具有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的优点"。B项应为"以……为"的格式,应改?quot;由本土向以太平洋……为中心"。C项"不管"义同"无论"、"任凭",和"都(总、总是、也)"搭配,"不管"应改为"尽管","尽管"义同"虽然",和"但是(可是、却、而、仍然)"搭配。
63.选D。这是一组考"否定不当"的高考题。A项"一忌"和"不可"双重否定等于肯定,这等于说睡前要恼怒。应去掉三个"不可"。B项"防止不再发生"等于让它再发生,应去掉"不"字。C项"无时无刻不"等于"时时刻刻都",应把"无时无刻不忘"改为"时时刻刻不忘"或"无时无刻不在"。
64.选A。这是一组考"不合逻辑"的高考题。B项"宣传画"也包括"图片",不能用并列连词"和",应改"和"为"等"。C项同时"冒着酷暑和严寒"不合逻辑。D项平均分只有一个,或去掉"平均"或去掉"都"。
65.选A。这是一组考"语序不当"的高考题。B项关联词在主语前,前后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相同。应把"如果"放在"人们"之后。C项应改为"是深受家家户户欢迎……"。D项应改为"就陆续有人……"。
66.选B。这是一组考"结构混乱"的高考题。A、C、D三项都是杂糅句,A或去掉"多"或改为"就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C或改为"关键在于知识"或改为"知识起决定性作用"。D或去掉"还有"或去掉"也参加了学习"。
67.选B。这是一组考"重复哕嗦"的高考题。A项"震慑"意为"震动使害怕"和"令人"重复。C项应去掉"单靠自己"。D项"截止日期"和"最后一天"重复。
68.选C。这是一组考"句意不明"的高考题。A项歧义,是本月15日去汇报,还是15日之前就去汇报。B项歧义,可理解为背着总经理一个人,也可理解为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D项歧义,可理解为嘱咐的是几所学校的领导,也可理解为一所学校的几个领导。
69.选A。这是一组考"成分残缺"的高考题。B项应改为"50万朵花的花粉"。C项应改为"护林员揭发的"。D项应改为"等神话和童话故事的版面"或"……的根雕艺术品"。
70.选C。这是一组"搭配不当"的高考题。A项"对事件进行了批评教育"不通,应把"事件"改为"人"。B项"研制新技术、新工艺"不通,应改为"致力于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制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D项定语、中心词不搭配,"这件好事"可以,"这件好人"不通,应去掉"好人"。
71.选A。这是一组考"词类或词义误用"的高考题。B项"法制"指"法令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等系统工程"。应改为"法纪"或"法规"。C项"先例"为已有过的事例,本句意在强调拱桥的首创性,是国内造桥史上没有的,应改为"首例"。D项应将"仿造"改为"制造"或将"伪劣"改为"名牌"。
72.选A。这是一组"指代不明"的高考题。B项指代不明,应将"这"改为"否则"。C项近指代词"这",应改为远指代词"那"。D项"他"指代不明,可以指代"得分最高的嘉宾"本人,也可指代第三人,即这个灯笼本来是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现在要送给第三人。
73.选A。这又是一组考"一面对两面不能照应"的试题。B项"培养专业技术水平"不通。C项"发现药用价值"可以,"推广药用价值"不通。D项前面"是否进军","取决于阿富汗各派在政治上达成一致"两面对一面,应改为"取决于阿富汗各派在政治上是否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照应。
74.选A。这又是一组考"关联词"的高考题。B项运用介词"对"错误,造成主客体颠倒,应改为"青年人对焦裕禄这个名字可能还有些陌生,可是40岁以上的人对他却是很熟悉的"。C项"在……上"、"在……下"中间应插入名词性成分,应改为"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的情况下"。D项"由于"是连词,用于复句,领起一个表原因的分句,必须有一个表结果的分句与之呼应。应改为"由……决定的"。
75.选C。这也是一组考"否定不当"的题。A项"避免不犯"等于要犯错误,应改为"避免犯错误"。B项反问也是一重否定,三重否定又成了否定,应去掉"没"字。D项也是三重否定,应去掉"不是"二字。
76.选D。这也是一"不合逻辑"的病句题。A项语意矛盾,在古代,这些音乐作品肯定能演奏,应改?quot;这类古代音乐作品……"。B项"设备的质量问题"包容在"事故的原因"之中。C项"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等于说农民就应该承受不合理负担,应去掉"不合理"三字。
77.选B。这也是一组考"语序不当"的题。A项应改为"这场春雨断断续续地一下就是……"。C项应改为"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D项应改为"罪犯以最毒辣的手段对少女进行……"。
78.选A。这是一组考"结构混乱"的题。B项"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的主语应当是国家,而不是"高校"。C项是杂糅句,或去"在作怪"三字,或去掉"其根本原因"。D项是杂糅句,或去掉"出版"或去掉"才能面世"。
79.选D。这也是一组考"重复哕嗦"的题。A项"如果一旦"重复,应去掉一个。B项"随便苟同"意思重复,"苟"即"随便"之意,应去掉"随便"。C项"凌晨早起,深夜晚睡"意思重复,应改为"凌晨即起,深夜才睡"。
80.选C。这也是一组考"表意不明"的高考题,A项谁"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不确定。B项谁"手上提着一个黑色提包"不确定。D项"在医院工作"的是他本人还是他女儿,表意不明。
81.选D。这也是一组考"成分残缺"的题。A项缺结构助词"的","被项羽尊称为亚父"闪?quot;范增墓"。应改为"……范增的墓"。B项缺宾语中心词,应改为"事关……的全局"。C项缺宾语中心词,应改为"把……买卖书号等工作当作……"。
82.选D。这是一组考"搭配不当"的题。A项动宾不搭配,"听到城市"不通,应改为"听到……城市的名字"。B项主谓不搭配,"医院奔赴灾区"不通,应把主语改为"医院的医务工作者"。C项主谓不搭配,"破灭"的不能是色彩,而是"肥皂泡",应去掉"的色彩"三个字。
83.选A。这是一组考"词类、词义误用"的题。B项只有全部才能用"囊括",应改为"夺取"。C项"优先"为褒义词,应改为"首先"。D项"人次"为复合量词,它必须是确数,应去掉"次",或去掉"多"。
84.选B。这也是一组考"指代不?quot;的题。A项"他"指代的是监场的老师还是考生并不确定。C项"为此病"表意不明,可理解为"因此病而死",也可理解为"为了此病而死"。D项代词"当地"位置不当,前头无具体地域,因此无法指代,应把"古田地区"和"当地"对换。
85.选D。这也是一组"一面对两面"的题。A项应改为"一张报纸能否具有生命力在于……"。B项"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没法"安排",应将"以及"改为"强调了"。C项对"重大贡献"没法"慰问"。
86.选C。这也是一组考"关联词"的题。A项"如果……不如……"不搭配,应改为"与其……不如……"。B项本句是假设关系,应把"虽然"改为"即使"。D项前后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应在主语前,改?quot;如果人们……"。
87.选A。这也是一组考"否定不当" 的题。B项应去掉"免"字。C项应去掉"没"字。D项应把"就不"改为"仍"。
88.选C。这也是一组考"不合逻辑"的题。A项"凡"和"不少"矛盾,应去掉"凡"。B项应把"更可贵"改为"要好得多"。因为只有和可贵的事相比才能说更可贵,本句等于说"对生活失掉信心"是可贵的。D项"绿如屏风的青山,潺潺的流水"应包容在"油画般的景致"之中,应把"以及"改为"等"。
89.选A。这是一组考"语序不当"的题。B项首先应是"接近文学",然后才是"爱好文学"。C项首先是"值得肯定",然后才?quot;令人留恋"。D项语脉不对应。应改为"勤奋学习的主动性"、"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应把"自觉性"和"主动性"对调一下。
90.选D。这是一组考"结构混乱"的题。A项杂糅,或改为"……解决怎样读书的问题的时候了",或改为"……解决读书方法的问题的时候了"。B项结构混乱,"巨著""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不通,应该是作者。C项结构混乱,"被授予优质产品称号"的应该是"产品"。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