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教育科研  | 课程教学处
冒贻宣同学省作文大赛获特等奖
 
冒贻宣同学省作文大赛获特等奖
 
     在前不久举行的江苏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征文大赛中,我校高二(3)班的冒贻宣同学的文章《他与舞台》,以其朴实、深沉的文风,在全省一万五千余篇中脱颖而出,荣获江苏省特等奖。3月26日下午,冒贻宣同学在省教育厅接受了省委领导的颁奖。
 
附:获奖作品
 
他与舞台
 
高二(3)班 冒贻宣
 
     帷幕徐徐地拉开,鹅黄色的灯光仿佛如此地熟悉。我稍稍调整好呼吸,面对着不远处的话筒发了一会儿呆,以缓和我略显紧张的表情。我仿佛听见了观众们的呼吸声,好像看见台下评委们那种注目的眼神。这是我,人生第十一次踏上舞台——踏上全市的朗诵比赛的舞台。我不禁回想起了第一次上台时的情景,那时我所有的观众还都是我的同学。台下对我注目的也不是评委。只是他远远地站在那里,微笑地看着我。
    他是我高一时的班主任王老师。每次踏上舞台之前,看见灯光,眼前总会不自觉地想起他的样子。他坚实的背影,他文雅的言谈。还有他微微向我笑着的眼神。也每有这么回想一下,我才会坚定地拉开步子。等待掌声。好像成为了一种习惯。
    我轻轻告诉自己。这是我的舞台。加油。
 
    第一次登台是在高一的时候。第一周的语文课,我们学习的是现代诗。他为我们组织了一场诗歌朗诵会。他做我们的评委。其实我在初中的时候朗诵方面还是有点底子的(我自己这么觉得)。我们每个人准备一首诗歌,小组里选拔以后在全班表演。我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我们组的代表。
    听完其他人的朗诵以后,我依然认为自己毫无疑问是最强的一个。何况我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轮到我上场了。我倾尽感情,按照录音的语调很好地诠释了食指的诗:《相信未来》。读完的刹那,教室里顿时爆发出掌声来。我十分骄傲地向王老师那里看去。而他只是不动声色地,默默地向我微笑着。
    他给了我八点九分。而刚才有两位同学得到了九分。受到最热烈掌声的我却没有得到最好的分数,我不禁有些嗔了。而老师只是说我模仿味儿太浓,因情发声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继续努力。
    后来我懂了。这是王老师教我的第一课,它就叫做:谦逊。
 
    王老师发现了我这方面的特长,有意训练我朗诵、说话的才能。我也不断寻求着或大或小的机会锻炼我自己。学期初,我参加了学校的演讲比赛并获得了第二名。又过一个月,我主持了校运会开幕式。我的信心更足了。临近期末,老师让我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朗诵比赛。我知道,对于我来说,这是本学期最关键的一个机会。
    练习是顺利的。然而临近上场,我却忽然紧张起来。虽然有过全校献声的经历,不过这一次却是我的第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在后台系领带,王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他按住我的手说:呵呵,手都是抖的。接着轻拍我的后背:不要紧张,我在后面看着你。
    迈着颤抖的步子走上台。灯光之中,我抬头四望,在角落里,找到了王老师亲切的微笑。再回想起那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我那种淡定的感觉,突然让我很轻松。心中的感情也如往日般汩汩涌出。我成功了。
 
    参加学校百年校庆主持人的评选。我不幸落选了。那天校庆,看着台上同年级同学精彩的表现,我的心中不由黯然。回教室的路上,我又遇到了王老师。我强打起精神来说了声:老师好。他没应,只是跑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好小伙子,你不比他们差………也许,他总是能看出我的心思吧。
    再后来到了高二,他已经不是我的班主任了。有一次,我遇见他又向他问好。他依然像从前那样微笑中带着严肃地让我挺起胸站直。他高兴地跟我说他正在帮我争取另一个主持人的机会,说我是很有希望的。转过头来,我突然想到什么,很想流泪。是这么久都没有说声谢谢吗?不,我想大概不是。此时他正站在我背后,充满微笑与期盼地看着我的背影。大概这不是回头说谢谢的时候,我想。我能做的只有前行。不断前行。
 
    没过多久我便在王老师的支持下参加了市里的比赛。临行前,他特地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里,和我说了好些话。我将要出门的时候,他赶忙又跑来,补上一句:这是你的舞台。加油。鹅黄色的灯光下,我突然读懂了他的背影。我的心中既沉重,又激动。
 
    鹅黄色的灯光渐渐明晰起来。我最后一次复习了稿子。挺起胸站直,自信地大步踏上舞台。周围逐渐安静下来。他,王老师,那种熟悉的微笑,或者期盼的目光,仿佛就在我的背后,或者在周围的某个角落里。第十一次的启程,我突然明白了:走完这一方舞台,还有更大的舞台。
    最美的感恩,是不断前行。
 
                                                              (指导教师:李苑秋)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