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尊重教育规律,遵循“诚、真、勤、仁”的校训,以“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强化科学管理,追求教学实效。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将对“优化教师教育行为,提升教育教学品位”的研讨常态化。进一步将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课程建设紧密结合,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扩大精品课程对学生的辐射作用。继续加强教研组的特色建设,促进学科组在主动发展中进一步形成各具特色的高品位的教研组文化,从而促进学校教学品位的提升。
工作思路
1.强化常规: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科学评价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加强研究:各教研组在“优化教师教育行为,提高课堂教学品位”的总题下,结合本组特点确定教学研究的侧重点,在加强对教学行为的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品质的研究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3.彰显特色: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加强对选修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的管理,继续做好学科竞赛工作,做到规范、科学、有特色,并进一步打造精品校本课程。
4.提升品位: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一切教学行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真正落实“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
具体工作
一、严抓常规管理,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1.进一步教学常规管理,统一认识,常抓不懈,形成严谨、规范、有序的教学氛围,为管理层次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各项工作的计划性和实效性。各教研组和备课组充分研究工作思路和具体的工作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开展各项活动,每次活动要有重点地解决问题,做到有计划、有分工、有记录、有小结、有实效。
3.进一步抓细对教研组、备课组各项常规工作的检查与落实,促进各教研组和备课组工作的平衡发展。
4.加强对选修课和研学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常规管理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真正促进校本
选修课程的发展。加强对学科竞赛的研究,进一步给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5.加强对考试的研究,增强考试的评价功能,让考试真正成为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不断优化细
化质量分析,特别是加强备课组对学情的精细分析,真正让质量分析成为指导教学的有效手段。
6.不断优化评价方式,以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促进教与学的质量的提升。期中考试结束后和学生工
作处共同做好全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期中评价工作。
7.与学校青年教师工作小组一起继续做好青年教师工作,继续开展系列讲座和读书活动。
8.进一步加强对学科竞赛工作的规划、服务和指导,结合国家政策,同步加强对竞赛工作的研究。做好第三届“吴仲华杯”校级学科竞赛工作。继续开设“吴敬琏人文系列、吴仲华科技系列”学术讲座,营造浓郁的学校文化氛围,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9.加强与生源基地学校的联系,及时反馈录取信息。做好初高中各项衔接工作,并加强对各类生
源学校学生后续发展的研究。
二、加强学科组特色建设,合力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
1.进一步强化教研组主动发展的意识,促进学科组的文化建设和特色建设。进一步加强各教研组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研讨,以促进共同发展。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团结全体学科组成员,齐心协力把每一个学科组和备课组打造成合谐而富有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团队。做好优秀学科组和备课组的评选活动,以评选促进学科组之间的交流和研讨,促进学科组的全面提升。
2.各教研组以对“优化教师教育行为 提升课堂教学品位”的研究为抓手,结合本学科特点确定研究侧重点。要有具体的教学研究的计划,加强专题研究的意识,力避随意性和无序性。在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学情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积极探求新的教学增长点。
3.进一步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打造具有金中特色的课程文化。将学科教研组建设和学校课程建设结合起来。教研组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进一步在校本选修课程、竞赛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省级示范课程基地等方面发挥教研组在课程建设方面应有的作用。在学校的领导下进一步促进与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等高校的深度合作,更有力地推进联合培养创新人才项目的相关工作,为拔尖学生的培养创设更好的平台。进一步借助本校教师资源和高校及其他社会资源,为学生开设高品质的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4.进一步提升集体备课的功效,每次备课主备人需做充分的准备,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时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更要加强对学情和学法指导的研究。要整理出比较成熟的讲学案作为全组教师个性化备课的基本参考。
5.进一步完善组内公开课制度和听课制度,开设公开课时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集体听课,并加强听课后研讨,积极营造更加浓厚的、常态化的教学研究氛围。
6.做好对外开放公开课工作,认真筹划,让对外开放公开课,既展示学校的教学特色,又促进课堂教学研讨的不断深入。
7.各教研组和备课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需要有计划地开展有特色的学科活动。学科活动有利于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并能广泛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各学科组应在学科活动中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统筹各年级工作,全面增强教学实效。
新的学年三个年级都面临着新的情况,要认真研究各年级特有的教学特点,研究各年级学生的特点,配合年级工作小组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工作:
高一年级:加强对衔接教育的研究,强化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以促进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结合对未来高考方案的研究,科学规范地指导学生统筹规划高中阶段的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有序的发展。整合全年级教师的力量,全员育人,加强对高一新生全面的、个性化的指导。
高二年级:抓好分科、分班后的平稳过渡,加强对各类型班级特点的研究,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重视学科的之间的平衡,追求共同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常规管理,确保全年级持续稳定的发展。
高三年级:紧抓各项教学常规的管理不放松,营造严谨有序的学习氛围;加强对高考的研究,对学情的分析力求精准,课堂教学力求准确定位,以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学习空间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