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遵遁“诚、真、勤、仁”的校训,依照“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对民族的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在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继续加强教学研究,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将对“优化教师教育行为,提升教育教学品质”的研讨常态化。进一步将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课程建设紧密结合,在“重基础、宽视野、有特长”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打造课程文化形象,扩大精品课程对学生的辐射作用。继续加强教研组的特色建设,促进学科组在主动发展中形成各具特色的高品位的教研组文化,从而促进学校教学品位的提升。
工作思路
1.强化常规: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科学评价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深入研究:各教研组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研究的侧重点,在加强对教学行为的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3.彰显特色:加强学校课程建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需要。打造精品校本课程,继续做好研究性学习和学科竞赛工作,做到规范、科学、有特色。
4.提升品位: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一切教学行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真正落实“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
具体工作
一、关于常规管理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统一认识,常抓不懈,进一步形成严谨、规范、有序的教学氛围,为管理层次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各项工作的计划性和实效性。各教研组和备课组必须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具体的工作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开展各项活动,每次活动要有重点地解决问题,做到有计划、有分工、有记录、有小结、有实效。
3.做好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高三年级高考报名、考务、填报志愿、高校咨询会等各项工作。组织好学业水平测试、高考等重大考试的考务工作。
4.创设教学研究的氛围,加强对学情的研究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并进一步加强各学科对三年一贯的课程规划的研究。
5.与学校青年工作领导小组一起做好第十一届“行知杯”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工作,做好动员、组织、评价(预赛、决赛、展示)各个环节工作。继续为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展系列讲座和沙龙活动,为青年教师拓展视野、提升素养搭建平台。
6.做好高一年级学生选科指导和分班等工作,为新高二年级分班后的平稳过渡打好基础。
7.加强与基地学校的联系,协助招生工作小组做好2015年初升高招生宣传等各项工作。
二、关于课程建设
1.各学科加强对三年一贯的课程规划的研究,各教研组整合全组力量,加强对学科课程规划的优化研究,形成符合金中校情的科学务实、全面合理、适合学生发展的学科课程规划。
2.进一步梳理完善校本课程纲要,丰富选修课程目录,建设金陵中学选修课程资源库,进一步打造精品选修课程。
3.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与相关部门一起组织管理好省级示范课程基地“以传感器为载体的物化课程基地”项目的各项工作。
4.继续深化“南京大学﹒金陵中学准博士培养站”项目的相关培养工作,加强过程性管理和终端评价及跟踪调研,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5.进一步组织开展“东南大学﹒金陵中学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项目的各项工作,着力对有工科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开设专项课程,提供学习平台。与“准博士培养站”活动一起共同尝试我校多样化办学以及课程建设的新途径。
6.加强对学科竞赛辅导工作的规划、服务和指导,结合国家相关政策,科学确立竞赛课程的定位和方向,进一步做好校级学科竞赛工作。继续做好第三届校内“吴敬琏杯”人文知识大赛工作。
7.做好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的开题、高二年级的结题答辩工作,并充分与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等相关特色课程相结合。
三、关于教学研究
1.以迎接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进一步强化教研组主动发展的意识,通过教研组活动展示,进一步加强教研组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研讨,以促进共同发展,努力把每一个教研组打造成充满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团队。做好优秀备课组的评选工作,以此促进相互学习、交流和研讨,促进学科组和备课组和全面提升。
2.进一步抓实集体备课和组内公开课工作,加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学校管理人员规模听课制度的落实,更好地发挥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在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教学研究、质量管理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3.课题研究提倡和日常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切实解决教学实践中常见的、长期存在的问题。在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学情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的研究,积极探求新的教学增长点。
4.继续加强对各层次班级日常教学的研究,重点加强对各年级实验班、星光班教学定位和教学策略的研究。
5.结合我校“吴敬琏杯”、“吴仲华杯”校内学科大赛,继续开设“吴敬琏人文系列、吴仲华科技系列”学术讲座,营造浓郁学校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6.各教研组和备课组根据学科特点,精心安排和组织有特色、高品位的学科活动,以利于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并在学科活动中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7.做好对外开放公开课工作,认真筹划,让对外开放公开课,既展示学校的教学特色,又促进课堂教学研讨的不断深入。
四、关于考试研究
1.加强对考试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网络阅卷工作。对网络阅卷数据认真分析、有序整理、科学评价。高度重视高三年级的模拟考试质量分析工作。
2.加强对高考的研究,继续与海安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合作共同做好考前模拟考试的命制、考试、分析工作。
3.组织高考、“小高考”研究专家分别在高三年级、高二年级开设针对性讲座。
4.落实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的各项工作,特别做好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推进工作。认真做好每次模拟测试的质量分析和相关教学跟进工作。
5.严肃考试纪律,加强考风考纪教育,进一步明确监考教师、机动人员、巡视人员的工作职责,并细化考试各环节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6.做好近年来高三自主招生工作的总结,结合自主招生新政策,为2015届自主招生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益的参考。
五、配合各年级工作小组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工作
高一年级:针对生源状况加强分层指导工作,进一步研究课堂教学定位,夯实学生基础。为学生选科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高二年级:高度重视学业水平测试工作,认真制定细致的、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抓好落实,动员全年级师生积极参与,尽最大可能提高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抓好学业水平测试后的教学工作,尽快使本年级进入高考应对状态。
高三年级:认真研究高考,准确定位教学,广泛收集信息,及时把握动态,加强仿真训练,抓好常规管理,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成绩,完成预期奋斗目标。高考成绩公布后,及时做好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征求平行志愿等一系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