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处工作计划
一.制度建设与执行:向管理要质量
1.加强学科组建设
(1)明确学科教学常规在教学工作中的地位,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编写《金陵中学学科教学常规》,对课程规划、作业布置与批改,成绩认定办法、学科考试要求、学科特色的彰显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起草《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聘用选拔条例》,强化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职责意识,积极发挥教研、备课组长工作的能动性,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研备课组长队伍,更好地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在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教学研究、质量管理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3)和教研组、备课组一起制定明确的工作思路和具体的工作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开展各项活动,加强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过程资料的记录与整理,施行备课组备课活动周报的制度,有效监管备课组成员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的情况。
(4)以迎接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进一步加强教研组主动发展的意识,通过教研组成员之间,教研组与教研组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研讨,努力把教研组打造成充满生命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团队。
2.坚守教学常规
(1)调整与规范金陵中学巡课制度,坚守教学常规底线不动摇。完善《教师教学常规要求》,推行金陵中学的教学事故认定制度。
(2)印发金陵中学教师备课本(备课活页),明确教案编写的规范格式,引导教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不定期地和教研组一起抽查教师备课笔记。
(3)关注教学效果评价,继续提升教师布置、批改、讲评作业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继续推广学科作业、讲义的校本化,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4)设计并使用金陵中学教学常规调查问卷,坚持每月一次的教评调查制度,及时通报教师教学常规情况。引导教师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加大教培力度
(1)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青年教师校本研修活动吗,帮助青年教师《金陵中学教师教学常规要求》和《学科教学常规要求》,督促青年教师(工作未满五年的教师)端正工作态度,引导青年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2)积极联系德育工作部门,明确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考勤、质量分析、考风考纪、教学、联系学科教师、有效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等方面的职责,借助德育力量,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效提升教学绩效。
4.完善考务工作
(1)严肃考试纪律,加强监考制度建设,完善《金陵中学学科考试要求》,明确室内监考、楼层监考,场外巡视、机动监考等考务工作人员的职责,细化考试各环节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2)制定《金陵中学重大考试命题、审题制度》,联合教研、备课组长,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好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质量分析等工作。
(3)继续严明学生考试纪律,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真实获得教学效果反馈,为学生参加高考、小高考等大型养成良好考试习惯。
二.课程设置与校本教研:提升课程质量
1.探索完善课程设置
(1)完善金陵中学星光班、实验班的课程设置,采用与此类班级相符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创新拔尖人才。
(2)完善与现行高校自主招生相适应的竞赛课程及其运行模式,加强学科竞赛辅导工作的规划、服务和指导,争取提升学科竞赛的获奖档次和获奖人数。
(3)加强各学科三年一贯的课程规划。各教研组整合全组力量,对整个学科的三年课程进行统一规划,形成符合金中校情的学科课程的规划。
(4)与国际部合作,内引外联,丰富高一年级校本选修课的目录,提高校本选修课程质量。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校本课程。使本部学生可以选修国际部课程,给学生成才提供更多机会。
(5)探索研究性学习课程与通用技术课程,科技创新课程的整合,在高一年级尝试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机器人“和“单片机”两个学习平台。同时做好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中期汇报工作,选拔一部分优秀作品参与南京市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比。
(6)进一步加强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地合作,着力对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开设专项课程。完成首届东南大学未来卓越工程师的论文结题答辩工作,做好高二年级东南大学未来卓越工程师、南大准博士培养站的选拔、结对等工作。
2.开展有效教研活动
(1)继续采用有效方式深化“生命课堂”的系列专题研究,本学期以生命课堂的“生成”为关键词,引导教师关注课堂研究,形成浓厚的校园听课氛围。
(2)创设备课组教学研究的氛围,开展有效的“备课组专题教研”公开活动,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案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3)做好高三年级的复习迎考、期初调研、南京市一模质量分析、高考报名等相关工作
(4)做好高二年级小高考复习动员、课时调整、模拟考试、信息采集报名等相关工作。
(5)做好高一年级学生学法指导、校本选修、基本学习常规等相关工作。
(6)做好新一届的吴仲华杯赛命题、考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