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2日星期二上午,美术组本学期第二次备课活动在艺术组办公室进行,备课内容是《绘画》第一单元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参加的老师有:丁宁、郭楚娇,主备人是郭楚娇老师。
一、整理教学思路。
从绘画的物象结构与形体轮廓之间的关系探究中,理解物象的外形具有封闭性的特征和正负形;通过对基本形体与形的比例变化的实践,掌握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处理绘画中的形以求产生特殊的画面效果的方法,传递自己的主观意识;在描绘物象形体动态的绘画练习中进一步深入对绘画中“形”的认识;最后通过尝试不同框架进行绘画构图的练习,完成对形的综合处理能力的学习。
二、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绘画作品中的“形”与生活中的“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究绘画中形的产生及表现规律。
教学重点:绘画中“形”的封闭性特征和正负形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够理解绘画中的“形”与物象的内在结构和绘画主题之间的关系。
三、梳理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郭楚娇老师分析了物象的内在特征和外部特征,以及物象的外形轮廓在平面上具有封闭性特征,用练习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形的基本比例、方向性等特点。梳理自己对形的视觉印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大胆进行取舍,引导学生用构图技巧完成作品。丁宁老师就教学设计提出了设想和建议,要让学生大胆尝试,了解取舍的重要性,知道并掌握如何取舍视觉中的形体,这是决定作品是否具有独特视觉效果,是否具有创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