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在汇贤楼四楼的历史组,历史组全体同仁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内容是再拟定本组校本课题的标题及目标。
上周五我参加了由校教师发展处卢主任主持的“课题推动会”。会上市教科所的一位主任开设了一个2个小时的讲座,我很受启发。本周一就带领老师们围绕校本课题开展了一次教研。
我们都认识到课题的拟定非常重要,常言道“做课题就是做标题”,基于此,我们又认真地讨论了初定的课题,最终决定将它改为《本土课程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走过近代(1840年-1949年)》。
活动的第二个任务是课题目标的拟写。体现新课程改革的东风,我们决定将此校本课程的目标定为:
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课堂上我们设计新情景、新视角来引导学生学习,同时我们还拓展思路,利用南京的历史文化资源,带领学生走进曾经发生的历史现场。把课本知识和重大历史的发生现场联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历史内容有了一定的好奇和好感,还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丰富的感受和体验,对民族的危亡、耻辱、复兴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民族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对自己生命的定位更加清晰,从而有助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建构。
此次教研活动我们还讨论了具体的课程推进方案,基本想法是先把结合我们目前已经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果整理一下,形成基本框架,待到小高考结束后再做进一步的拓展与研究,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相信我们会能较好地完成课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