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教育科研  | 课程教学处
知行合一促成长 ——记金陵中学第17届“行知杯·生命课堂”体育组展示课活动

五月的风,清爽宜人;五月的雨,浓烈清新;五月的芬芳,沁人心脾;

金陵中学17届“行知杯”赛课比赛524一天顺利进行,本次体育组付国靖、蔡一尔、张洪凯、夏烨四位年轻教师参与赛课。赛前,体育组组长刘挺老师为四位年轻教师上了一节示范课,并对其各自的教学设计提出更好的建议。课后南京市教研员刘俊老师对四位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一点评,针对各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并对四位教师的日后教学提出殷切希望:一、对学习目标的设定要便于观察,便于衡量;二、体育教师要充分能利用所有的场地,以及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中队伍的调动,以提高教学效果;三、技教学中要巧妙设计、创设竞赛情境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

四位年轻老师与刘俊老师合影

2021-05-25 14:40:46.220000  

赛课结束,刘俊老师为四位老师作点评

   2021-05-25 14:40:46.561000

 

张洪凯老师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带领学生层层深入,学习足球传球与射门组合技术

2021-05-25 14:41:24.963000

夏烨老师对排球“一发一传一垫”组合技术进行集中的讲解与示范

2021-05-25 14:41:25.940000

蔡一尔老师细致、专业的巡回指导,帮组不同基础学生更快掌握技术

2021-05-25 14:41:25.244000

 

 

















篮球持球顺步突破技术实战运用中付国靖老师与优生的合作展示

2021-05-25 14:41:25.556000

上好一节体育课,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对于年青教师来说每一点都要经过细致的思考和设计,不断实践和总结成长的路是漫长的、是艰辛的,教学相长,老师要将所知与所行深度合一,并敢于大胆的创新与实践,把功夫下在平时,提升自我,受益学生。

 

张洪凯老师课后总结

本堂课严格按照教学设计执行,首先在音乐声中进行激情的热身,其次对短传--跑动--射门的组合技术进行练习,最后进行趣味体能练习,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补充和完善,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发散思维,分层教学,学生能够体验到小组合作的效益和乐趣,做到在乐中学,在乐中培养坚强的意志。

在教学组织学生集中与分散环节的美观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有秩序的集中,集中后快速到位,到达指定的练习区域进行练习,如何使学生能够有意识的开动脑筋,有目的去思考本环节的内容,这方面是今后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情感交流要更加融洽,对于普遍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要第一时间发现、解决,对于比较小众的情况,可提示该学生课后单独答疑。

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让一些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这不仅是一种赞扬和激励,更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是树人思想于实践的具体实施。师生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要做到行为举止得体,尤其是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教师行为规范。

夏烨老师课后总结

本次排球组合技术的教学我是以学生掌握的技能为基础设计的,希望学生可以在比赛里面运用所学技术。通过学生个人对球性的练习、两人以及多人的合作配合,帮助学生完成组合技术的学练。

从完成课的整体状况来看,大部分课前设计的教学步骤基本都顺利进行了,基本完成教学目标。大方面可能没有太大纰漏,但对教学常规的把握、对课的设计等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强。

下面对这次课的不足和成功之处做较为详细的反思。

整节课上完之后,觉得自己存在的确实很多。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又有许多课前的准备没有实施:

一、对学习目标的设定过于笼统,不够详细,不能准确判定学生的学习结果到底有没有达到设定的学习目标;

二、队伍的组织与调动没有充分利用到现有的场地,虽然设置了标志物,但作用不够明显;

三、教学设计虽然符合现阶段的学习目标,但是学生对基础掌握的情况参差不齐,应该更加着重基础练习,加入比赛的形式,增强课堂氛围与学生积极性。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

 成功的地方

课后我也在总结、思考我这一节的好的地方。我是以非常认真态度来对待本次公开课,开课之前,不断修正我认为有问题的地方。力求教学过程更合理,流畅,各环节衔接更紧密。课中学生参与度非常高,积极参与练习,对排球的配合以及比赛规则认知更进一步。课后做到自我反思,及时修改。

要想上好一节体育课,需要注意的方面确实很多,大到指导思想、学习目标设定、课的整体构思;小到一个错误的纠正、辅助教具的摆放。在往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更加注意,努力上好每节体育课。

 

蔡一尔老师课后总结

能够参加本次赛课,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教学能力上的挑战,更是让我们每个青年教师认识到常规教学的重要性,“以赛代练”,通过赛课的形式集中优化后展示出常态教学的情境,更直观的体现出学生专项技能掌握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指导方向。以下就此次的赛课情况,我有几点小小心得与大家分享:

乒乓球的专项特点,决定了在平时教学中必定要突出体现分层教学的模式,高一选项班的学生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通过将近一学年的基本技术教学,有基础的学生逐渐恢复动作规格,零基础的学生也基本上从握拍、站位、步法、挥拍轨迹等开始慢慢认识到乒乓球的“难”。这个难,对于不同的学生产生了不同的挑战,强的同学要挑战对方不稳定的来球,弱的同学要挑战将所学技术完整连贯的展现。同时通过这次比赛,我观察到女生的练习情况比较被动,为此我作为老师,也在探索更优化的教学组合,强调基本技术,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内在潜能,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及时、准确的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一对一的指导改进。同时还要继续培养专项骨干,以强带弱,形成包容、高效的良性循环。

在赛课过程中,我的一些教学环节、方法可以设计的更加合理,一是评委老师们提出的在接球练习中徒手接球的部分,由于每人发球个数太多,导致其他学生等待时间过长,练习密度降低,运动负荷较弱。在平时练习时就要着重注意观察及时调整,确保训练强度,达到锻炼效果。二是要在课堂中渗透专项意识和战术知识,为发展专项能力打好基础。还有就是对于场地器材和多媒体设备的利用在平时要多思考多实践,物尽其用,服务教学。

课后,学校还安排了学生填写了课堂反馈表。我作为专项教师看了之后感到很欣慰,也深受鼓舞,让我看到了他们对乒乓球运动深深的喜爱和对提高专项水平的向往。为此,我必须要更加努力打磨专项技术,有水平、有能力、有方法的实现教学相长。同时,不能松懈对自身作为一个体育教师的基本素养要求,多积累、多锻炼,充分驾驭好每一节课。

最后,我要感谢学校给予我们年轻教师学习、成长的平台,感谢在赛课后市教研员刘校长有针对性的评课讲座,使我受益匪浅,精准的认识到自身不足。更要感谢刘挺老师在赛前准备阶段对我的悉心指导,挤出休息时间帮我磨课,使我纷乱的思路清晰起来。还要感谢组里有爱的同行伙伴们给予我的支持与帮助,让我顺利的完成比赛。我会不忘初心,努力前行!

 

付国靖老师课后总结

工作第五年,最后一次行知杯,有收获,有遗憾!

遗憾的是原本可以更好,一节好课,从设计到实施,每一环节都很重要,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老师精心准备了,学生也积极配合了,但两者间的磨合需要时间,这一点有所欠缺。此外课堂的节奏感还需要继续提升(示范位置,集合的次数),时间的把控能力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收获是自信,是肯定。课的设计有理念,有想法,也可操作,课的实施环环相扣,步步到来。示范专业,语言精练,富有热情,亲和力。

但一个人总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这时就体现出团队或导师的重要性,主动交流,多次实践,不怕麻烦。

撰稿:夏烨、刘挺老师;审核:陈立其副校长)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