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师新风采,学习新样态
——金陵中学第十九届“行知杯•生命课堂”优质课评比心理组赛后记
2023年5月25日上午,金陵中学第十九届“行知杯•生命课堂”优质课评比综合组比赛拉开帷幕,心理教研组新入职的两位教师以《有效应对学习倦怠》为课题,面向高二年级学生开设了两节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安媛媛、心理教研组全体教师全程参与听课。
周子君老师用一则《动物倦怠行为》视频快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并由此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学习倦怠。随后,周老师带领学生绘制精力波动曲线图,帮助学生在了解自身节律的基础上学会高效休息。在“我是编剧”环节,学生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课堂上的欢笑声不绝于耳。周老师紧跟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辨析外部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巧用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最后,周老师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小步子计划”和“我的进步手账”两个课堂活动,引发学生对于提升学习成就感的思考。整节课自然流畅,学生参与度高。
李靖怡老师采用原音重现、身体雕塑的形式,带领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倦怠,在课堂初始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李老师通过学习倦怠收集箱了解学生学习倦怠的具体表现,并就此归纳出学习倦怠的三大维度:身心耗竭、学业疏离、低成就感。为了有效解决学习倦怠这一问题,李老师将案例分析贯穿课堂始终,通过举学生的例子、毕业生的例子、教师自己的例子,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并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进而掌握休息策略、有趣策略、意义策略、成就策略。整节课深入浅出,学生既有体验,又有思考。
赛后,心理教研组王诚俊老师主持了评课,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安媛媛副教授对两位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专业素养给予了高度评价。安老师认为:金陵中学的心理老师能真正看见学生,正是这份看见让学生勇于表达、真诚分享,真实的情感一直流动在课堂之上。教师的温暖与抱持,为学生创设了体验式学习的土壤。同时,两位教师虽是第一年走上讲台,但都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良好的教学能力,教学素材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方式符合学生认知,解决学习倦怠的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最后,江苏省心理特级教师苏华做了总结,她勉励两位青年教师不忘初心、深耕讲台,始终做真实而有温度的心理教师。
时值“5.25”心理健康日,金陵中学以赛课的方式提升心理教师的育人水平。我们相信:在学校提供的优质成长平台上,心理教师能够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撰稿、图片:王诚俊 审核 陈立其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