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心两育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上周,不少高二年级的同学都感受到了这样一种变化:在我们的晚自习开始后,走行健楼中楼梯上楼的人突然变少了。仔细一问才知道:是高三的学长学姐们为了给我们营造更安静的环境,纷纷改从西楼梯上楼了。小小的改变,让我感受到别样的温暖,更让我理解了什么是值得学习的校园文明礼仪。
说起文明礼仪,我们都不陌生,它是一群人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校园里的“八礼四仪”时刻提醒我们:注重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但在践行文明礼仪的过程中,我们却难免会“严以待人,宽以待己”。正如同每次考试时,我们都希望其它不考试的年级在下课时声音能小一些再小一些,却忽视了自己在别的年级考试时是否做到了轻声细语。校园里的文明礼仪,从来都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作为,因为它是让集体生活更美好的公约数。我们的素养,就是金中的样子。
作为金中学子,什么应当是我们显于容、养于行、修于心的文明礼仪呢?答案也许就藏在校训之中。
“诚”是基石,是诚实地面对自己,也是诚恳地对待他人。在饭点前的自习课上,做听铃声离开教室的人,而不是蓄势待发的“抢跑者”;在离开机房前,做将凳子放回原处的人,展现有始有终的一致;在网络空间中,做负责任的表达者,以理性清醒的互动构建积极的人际环境;在校园道路上,做乐于先问好的人,用纯粹的善意点亮你我一天的好心情。当我们理解了文明礼仪的内涵,就有了自己与世界相处的人生哲学。
“真”是本色,是做真实的自己,也是尊重环境的要求。在有体育课的那天,记得多带一件衣服,这样既能在运动场上尽情挥汗如雨,又不影响回班后大家的上课感受;在饭后打羽毛球时,记得避开校园主干道,这样既能尽兴对弈,又不用担心阻碍他人行走;晚自习有问题亟待解决,记得先做标注或者去问教室外的老师,这样既能明确问题所在,又不打扰他人的沉浸式学习。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懂得在保持本真的同时,与环境和睦共处。
“勤”是行动,是勤于体察他人的需求,也是勤于承担集体责任。看见老师在搬东西时,你是否会主动询问一句:“老师,需要帮忙吗?”在卫生间取纸时,你是否会告诉自己:“按需取用,节约资源。”看见活动后同学遗留在公共区域的垃圾,你是否会主动提醒一句:“同学,记得把垃圾带走。”看见食堂里同学急匆匆端汤却洒在了地上,你是否会主动招呼一声:“同学,汤洒了,那边有拖把,可以拖一下”。在每一个文明举动背后,都是从他律向自律的不断进阶。
“仁”是内核,是推己及人的智慧,也是将心比心的善良。当我们想拥有更整洁的学习环境时,能否在自己值日的这天以更高标准完成卫生打扫?当我们想要在自己说话时被仔细倾听时,能否自己先做到在别人说话时不窃窃私语?当我们不想成为被开玩笑的对象时,能否学会提醒自己不随意开别人的玩笑?当我们想要在最有需要的时候获得礼让时,能否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先礼让他人?我们从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金中大家庭的一员,常怀同理之心,才能常行温暖之举。
是具象化的文明礼仪,让我们的校园有了温度,让我们的心灵有了新的归宿。我想:金中生活之所以被无数毕业的学长学姐称之为美好,正是因为大家以礼相待、以仪为度、以爱为源。我们为什么愿意成为更有文明礼仪的人?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更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
同学们,让我们以校训为指引,于日常小事中展现自身的文明素养、提升品格修养,在严私德的过程中守公德,在守公德的习惯里明大德。让我们以用爱编织的礼仪,共创更文明的金中校园,也让金中因我们的同心同行而更显美好!
谢谢大家!
撰稿:高二4班 迟惠元 审核:王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