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各位同仁:
大家早上好!
经历了一个“加长版”的暑假,我们终于又回到了美丽的金中校园。新的学年,百卅金中这个大家庭又添新成员,有840名新同学、10位新教师,带着对金中的向往、未来的期待来到金中,开启新的工作、学习。我谨代表学校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除此以外,我还要代表学校向暑假期间承担南京市各项防疫防控志愿者工作的教职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自觉居家生活、办公、学习的全体师生表示衷心地感谢!
白露刚过,秋光正好。经历过春夏的忙碌,我们迎来了秋的丰收。过去的一个学年,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荣获省二以上奖项共151人次,其中全国化学银牌一枚、国家一等奖3个、省一等奖68个。2021届高考均分全省第四,985以上高校录取率33%,211以上高校录取率66%;综评入选人次位列江苏省第二。女篮再获全国冠军,机器人社团获VEX机器人世锦赛亚太分区一等奖;科创教育成果令人瞩目: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团体赛一等奖、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等奖,南京市中小学师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国际部2021届108名毕业生,共收到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国和地区的近700份offer。中美班17人录取U.S. News排名前20的大学,100%被前50的大学录取,文理学院录取均在排名前30;剑桥班连续第四年收到剑桥大学的offer,G5精英大学录取率为52%。,超95%录取加拿大医博类排名前3的大学。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魅力学校”、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南京市学校安全工作优秀单位、南京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南京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奋斗。在这里,我衷心祝贺并感谢为金中争光的老师们!也真诚祝贺并感谢为金中添彩的同学们!
同学们,新的学年开启新的希望,承载新的梦想。梦想不是停留在我们口头的漂亮话,也不是只写在笔记本里的豪言壮语。你若想与星辰为伴,那便用勤奋造登天的梯;你若向往大海,那就用拼搏建远航的船。
今天,我想和同学们分享两点感受:
一、放眼天下,心怀家国,做个有担当的金中人
这个暑假,汛情、疫情、台风接踵而来,让人猝不及防。在这来势汹汹的灾情面前,人民卫士、白衣天使还有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挺身而出,临危受命,他们用刚毅的品格和务实肯干的担当,用智慧和才华,践行着“祖国高于一切,才华奉献社会”的理想追求。
风雨过后,彩虹依旧,我们总以为这样的静好是全世界共同的模样。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之所以会有眼下的岁月静好,不过是因为我们所站的地方叫中国,而他们就代表着中国力量!
这个暑假,与灾难同行的,还有辉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在这期间,我们的宇航员顺利完成了了两次出舱任务;在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奋勇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也是中国力量。
同学们,你们现在虽不能像他们那样冲锋陷阵,为国争光,但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未来的中国力量,你们定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让心智和才干在金陵中学得到更好的完善和锻炼,“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同学们,我们何其有幸,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相信你们会扛起责任的大旗: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用实际行动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不负花样年华,不负壮丽时代。
二、关注当下,拥抱变化,做个会成长的金中人
最近,“双减”政策引发社会热议,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么一句话,觉得是对“双减”政策比较贴切的解释:所谓双减,既不是减压,也不是减负。双减,一减不优秀的孩子,二减不重视教育的父母。优秀是什么练就的?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优秀当然是要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铸就。时代的洪流抛弃的从来都是不觉悟、不努力的人。
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下,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同学们要努力成为优秀的人。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要成长,就要觉醒,更要觉悟。要拥抱变化,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要掌控变化,尽早找到自己的节奏,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成长。每位同学不仅要善于跟老师学,要有意识地跟同学学,跟要学会自己学。“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一人学,则必用我心”。
高一的同学要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学会关注和观察并进行独立思考,适应更加自律、自主、自由的高中学习节奏;高二的同学刚结束文理分科,面对新的班级,面对6门高考学科,如何将有限的精力化为更高效的学习动力,除了觉悟,更要行动;高三毕业班的同学,即将迎来高考模拟第一战。对于你们,考场就是战场,要赢得最后的胜利,既要有战士般的必胜心,又要有一颗难得的平常心,关键就在于平时的用心和细心。加油,后浪们!为自己的成长奔腾吧!。
同学们,老师们,新学期,开启新征程,孕育新希望。让我们团结一心,鼓足干劲,以崭新的姿态和面貌去迎接新的挑战,创建省高品质示范高中,谱写百卅金中新的辉煌。
最后,祝老师们在金中的每一天工作顺利,心情愉快;祝同学们在金中的每一天都学得带劲,过得开心!
谢谢大家!
撰稿:孙夕礼 审核:赵巧林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各位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很高兴在毕业18年后又回到母校,恰逢新学期,教师节刚过,我要向金陵中学全体老师们送上一句迟到的“教师节快乐”!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也祝同学们学业有成,不断进步! 回到母校,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作为一名金陵中学2000届初中和2003届高中的校友,我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6年美好时光。1997年,我怀揣着懵懂和期待第一次走进金陵中学的校园;2003年,我又带着不舍和憧憬走进了大学校园。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再次回到金中校园,不禁感慨——变的是时间与岁月,不变的是金陵中学的美丽与庄严;变的是越来越年轻的笑脸,不变的是历久弥新的“诚、真、勤、仁”的校训箴言;变的是年复一年紫藤长廊的枝繁叶茂,不变的是永不辜负味觉听觉视觉的美食节与新年音乐盛宴。在这里,我要再次向给予我成长中美好记忆和满满正能量的学校及老师们致敬!谢谢你们! 作为抗疫队员,感谢母校给我温暖前行的力量。去年春天,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袭,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抗击新冠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我所在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后派出了14批次281人次奔赴南京公共卫生中心、湖北武汉和黄石、辽宁、新疆、北京及委内瑞拉抗疫。作为江苏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去年2月13日,我飞赴武汉,进驻在江苏省卫健委驻武汉指挥部。在武汉前线的一个多月里,对接20多支全省的医疗队,2000多名援武汉医疗队员……我见到了星夜驰援、一夜成军的中国速度,见识了生死较量、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见闻了身披白褂、匡时济世的动人事迹,更见证了众志成城、誓破楼兰的强大力量。让我感动的是,在到达武汉的一周内,金陵中学老师们就联系到我,关心了解前线战况,给了我许多鼓励和支持。在与疫情紧张战斗的时候,能在一线收到母校的关心,这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也给予我笃毅前行的力量,让在外战斗的我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谢谢母校! 作为金中学子,感激母校给我逐梦前行的方向。毕业18 年,对母校记忆中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张弛有度、自由成长”。我至今还记得充满探索与挑战的“研究型学习”,紧张热烈的合唱节排练、美轮美奂的艺术节演出、难以忘怀的美食节烟火,以及挥洒汗水的玄武湖环湖长跑……在医院工作的几年中,在武汉抗击疫情时,都能遇到金陵中学的校友,只要谈起母校,总会有着默契的共鸣。这就是独特的金中IP,它深植每个金中人的内心深处。上学时我担任过语文课代表、政治课代表、美术课代表,也曾一度为校刊《精灵》杂志供稿,老师们总能鼓励、引导、支持我,这些都为我后来的学习、工作打下了基础。大学本科选择了新闻专业,是源于中学时对于新闻报道与文字写作的热爱;后来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公共卫生专业,则是来自19岁高三那一年非典带来的震动与启迪。在金中的6年绘就了记忆中最美好的部分,让我们多少年回过头来才惊叹母校的前瞻、包容与创新,谢谢母校! 作为一个学长,愿同学都能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在中学的这段求学经历,是各位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成长经历。在中学的校园里,你们的思想慢慢成熟,理想开始树立,梦想逐渐清晰,为今后奔向星辰大海、勇敢乘风破浪蓄积力量。无论是去年的湖北武汉抗疫一线,还是今年抗击“德尔塔”病毒的队伍中,我的身边都不乏许多“90后”“00后”身影,他们用无私奉献诠释着青春的使命担当,用热血汗水书写着人生的青春答卷。去年3月,习近平回信勉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青年党员时指出,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共勉,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希望大家以后可以自豪的说“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也愿大家能够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愿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 谢谢母校!谢谢老师!谢谢同学们!祝大家新学期快乐! 撰稿:江苏省人民医院 周宁人 审核:赵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