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德心两育  | 国旗下讲话
以少年之精神,耀青春之中国

(师)今天的金中校园,蓝墙红顶,紫藤花香,银杏婆娑,古杉巍峨,百年学府,到处充满着温润与典雅。我们所有人可能都很难想象,身旁的清静校园,在战争年代经历过怎样血与火的考验。

抗战时期,我们面前的这座钟楼,护住了上万名妇女儿童的性命;右手边的大礼堂,曾被国际委员会堆满了粮食和煤炭;左手边的体育馆,曾收留了无数个慌乱中举家逃亡的家庭;池塘旁图书馆的地上,曾有着数以千计的难民席地而居。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有过多少的恐惧与无助,又给多少人带来了活下去的希望。

在漫长的历史里,这一幕幕或许会很快被人遗忘,但是碑文上的记载,让我们体会到了那时的苍凉。

:是啊,84年前的今天,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那一天,日军的炮火轰开了南京的大门。一场战争,一次屠杀,不到六周时间,摧毁的是一座六朝古都,和生活在其中千千万万的鲜活生命。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防空洞里,处处都有我们同胞的尸体。烈火,烧红了黯淡的天空;鲜血,浸透了苦难的大地。惨叫四起,撕心裂肺;尸骸遍地,触目惊心,30多万的同胞永远地倒在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南京,在那一刻,成了人间炼狱!

:如果以秒来计算,那么,每隔12秒就有一个生命死于日本人的屠刀下。他们采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中国人民。他们把杀人当作竞赛活动,以在规定时间内砍下多少中国人的人头为荣。他们杀烧淫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

:没错,84年前,也是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先辈们挺身而出,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堵住了日本人的枪口,用双肩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现如今,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城的上空都会响起警报,一声声的警报低沉呜咽,如泣如诉,似不屈者的呐喊,似遇难者的哀鸣每次听到这样的警报,你们又作何感想呢?

:我生长在南京这片土地上,警报声伴随了我的成长,每次在阵阵撕人心肺的警报声中,我和众人一起伫立沉思,默默哀悼,南京城一片肃穆之景。我觉得警报是在提醒着每一位中国人,绝不能忘记国家和南京这座城市,曾经遭受的耻辱!为了纪念30万遇难同胞的英魂,24处遇难同胞丛葬地、遇难地陆续建立了纪念碑,我们在祭扫时看到了石碑上铭刻下同胞遇难的情景和部分遇难同胞的姓名。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是的,警报声也告诉我们历史不会被改变,它将永远地刻写在人类的历史之上。虽然战争好象离我们已很遥远,但历史却让我们铭记——落后就会挨打,国破就会家亡!为了不让悲剧重演,我们必须让自身强大,一代代的中国人,用自己的脊梁扛起了振兴中华的大任,让今日的中国骄傲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正如那来自天安门前掷地有声的宣告:中国人民现在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么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师):如果说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是一幅展开的画卷。那么南京大屠杀,一定是这幅画卷中,最为显眼的裂痕,它时刻提醒着后来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丁王合: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师):惟有举国不怠,我们的中华民族才能长盛不衰!

(合):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