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德心两育  | 国旗下讲话
触摸家门口的世界文化遗产,做好文化传承小使者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我是来自明孝陵博物馆的讲解员张垚。金陵中学创建于1888年,作为有着百年建校史的国家级示范高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今天,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代表博物馆参与这次国旗下的讲话。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皇后马氏的陵寝。作为中国明陵之首,其形制气势直接影响着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格局风貌,其精湛的建筑和石刻艺术,也彰显着明代的最高技艺。2003年明孝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目前南京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围绕着明孝陵陵区一周的红墙约45里,是南京明城墙的三分之二。南京明城墙诉说的是一个朝代的历史,是明朝在南京留下足迹的记忆载体,代表的是南京这座“六朝古都”的一段记忆。它是明太祖朱元璋精心谋划建设的一项“国家级”重点工程,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城市城墙,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经历了600多年沧桑,依然屹立不倒。

同学们,你们知道明城墙用了多少块砖吗?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对明城墙的建筑质量要求极为严苛,他特意建立“城砖铭文问责制”,实行严格的责任管理制度,以便发现不合格的城砖时,追究相关人的责任。据统计,建造耗费约3.5亿块城砖中,有90%以上都带有铭文。据记载,在交砖的时候,检验官会让两名士兵抱着砖相击,城砖不脱皮、不破碎,声音清脆方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不合格的砖块一旦超过规定数量必须重烧。如两度检验不合格,提调官和各个环节的具体责任人就会受到严惩,重者甚至会被砍头。这也是南京明城墙历经600多年、依然坚如磐石的重要原因。

同学们,“读史可以明智”,在历史的面前,我们要秉持着卑微与谦恭的态度,只有深知渺小方能体会伟大,只有理解传统才能超越当代,同样,今天的你我也会成为明日的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如今的我们如果想捉住历史的影子,除了近距离去参观城墙,还可以学习非遗拓片艺术,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将城砖上的铭文文字完整地拓下来,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把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树立文化自信,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明孝陵博物馆位于明孝陵大金门侧,是明太祖朱元璋、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和南京明文化的专题展馆。2020年,明孝陵博物馆成为南京市中小学生研究实践教育基地。作为历史文化和博物馆文化的双重载体,明孝陵博物馆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同学们走进博物馆亲手“触摸”明城砖上镌刻的历史和文化;动手体验城砖拓片,在欣赏古代匠心技艺的同时,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之源,感受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和创造。

同学们,历史和文化不仅关乎过去,更关乎现在与未来,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我们一起肩负起“传承文明,弘扬历史”的使命。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争做文化传承者,成为有德、有用、有志、有才的“四有青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青春,不负梦想。

谢谢大家!

撰稿:张垚  审核:赵巧林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