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同学们,昨天你们关注今日的天气预报了吗?3月20日,8-19℃,阴天间多云。看到这个有点低的温度,你们可能眉头略微紧蹙,但是好在今日无雨,你们放心了,因为今天的体育课可以正常进行了。
明日是3月21日,学过地理的你们,是否立刻想到了明日是春分节气?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越过赤道向北移动。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你们再往后翻看天气预报,发现本周二、三、四都有雨。
春雨至,万物生,春雨润泽,草木萌动。
可是课间操和体育课终究还是要错付了……
那么3月22日是什么日子,大家知道吗?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该节日设立的宗旨在于提高人们对于节约水的意识,加强对于水资源的保护。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时常赞叹,千百年来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莫过于上世纪人类终于飞入太空,回眸地球,欣赏到这颗镶嵌在宇宙黑幕中的蓝宝石。正是水赋予了地球柔和的蓝光,这片蓝色跨越地理界线,令共同蛰居在地球上的人类得以共享它孕育的生机,共享它造就的希望。
水,是生命之源。有了它,才构成了这个蔚蓝的星球;有了它,整个世界才有了生命的气息;有了它,我们的世界才变得生机盎然;有了它,我们才有了清澈的溪水,湛蓝的海洋……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工业的基础,人类的工业生产几乎都不同程度地需要用水;水是农业的命脉,人类的农业耕作更加离不开水;水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放眼历史,几乎所有文明发源地都傍水而生……
地球上似乎并不缺水,因为地球表面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海洋覆盖,全世界水资源总量约14亿立方公里。虽然,空气中、土壤里也存在着水,但是淡水资源主要储存在南北两极和格凌兰岛的冰川里,而湖泊,河流等储备量只有6万立方公里,人类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只占地球的0.3%。并且,还有谁知道,在一百条城市河流中,只有十八条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听到这些数据,是否让你们若有所思呢?
一场春雨一场暖,是什么天气系统导致的呢?地理老师告诉大家,春雨多是暖锋过境。
可实际情况总让人难以琢磨,这几天让我们就深刻感受到了春季冷暖气团的交锋角逐。前半周,骄阳似火带你即刻入夏;后半周,一场“春雨”打得桃花杏落。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与各种天气现象休戚与共,须臾难离。从最简单的衣食住行,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壮大,再到国家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气象都一直发挥着,并将继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近二百多年来,世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在给人类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和福祉的同时,也带来大量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效应加剧了全球变暖:南极的冰川开始融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广发频发、承灾体更为脆弱、灾害链不断延长,孕灾因素和环境更为复杂。
为了让各国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成立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日是哪一天呢?对,就是每年的3月23日。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
水和大气孕育了生命,我们应当如同保护生命一样保护他们。
星河灿烂望北斗,勇立潮头逐浪高。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该怎样做呢?我们要尽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去宣传绿色生活方式,宣传低碳生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去节约资源能源。我们要做到节电、节油、节气、节水,废物利用。我们要少吃反季节食品,少用一次性产品,多骑自行车、少乘电梯、多爬楼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通过我们地球上每个人的点滴努力,一定能保护好地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春捂秋冻,少生杂病”。最近几日,阳光还有点遥远,寒风依然拂面,空气中还有冬的气息。金陵中学地理组提醒大家:天冷慢减衣,保暖好身体!谢谢。
撰稿:张晓影 审核:赵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