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德心两育  | 国旗下讲话
理智面对网络世界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16班的董梓鑫。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理智面对网络世界”。

时代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网络的确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众多便利,使天南海北的人们联系在一张网上,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获取知识的途径。但是,网络世界的恶势力同样如影随形——夸大其词的言论,虚构的事件让真相变得扑朔迷离。当媒体的镜头对准的不再是真相而是点击量,当谣言重复出现在屏幕上,我们该如何保持清醒,分清黑白呢?

今天的网络空间看似花团锦簇,但仔细观察,在一部分人的网络世界里,常常分享着高度同质化的信息,重复着相同的抱怨,流行着一样的谩骂,却往往缺少冷静的思考、理性的对话和智性的探寻,有些人甚至连完整阅读一篇文章的耐心都没有,看到标题,扫一眼,只要满足情绪,就拿起键盘,然后随手转发到聊天群里。在同一种观点的叠加和震荡中,他们相互证明自己是对的。

如今的网络世界,最不缺的是立场和情绪,最缺的是不同观点之间的共处和对话的能力。作家王小波所憧憬的“理智时代”似乎并没有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开始变得不沉默,如期而至。

《乌合之众》中说:“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自媒体作者、诗人牛皮明明写道:“如果把我们的国家比作一个人,他从民国到21世纪初,走过了艰难的一程又一程,到了最近一二十年的时间,他突然陷入了对思考的倦怠……"

当下,我们正处于一个由短视频、直播和碎片化阅读组成的“快餐文化”时代。快餐文化会导致“儿童的成人化”,也会造成“成人的儿童化”,使他们陷入非理性的话语中,无法进一步取得智识上的进步,停留在对世界偏激、粗暴的理解中,这就导致本来生活在两个世界中的成人和儿童竟慢慢变成了一个样子。于是,我们看到了网络大战中,十几岁的孩子熟练地使用着成人世界中的话语和手段攻击、谩骂、举报;我们也看到五六十岁的成人像孩子一样,被裹挟在反智谎言的旋涡中,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这就导致了在社交媒体时代,每个人看似都在抢着说话,然而,真知灼见少之又少,危言耸听、哗众取宠的低劣内容却泛滥成灾。

面对张牙舞爪,狂热极端的键盘侠们,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不被重复低端的言论击倒而陷入自我怀疑呢?答案是——独立思考,冲出信息茧房。

基于算法的网络新闻平台没有“总编辑”,只挑选个体愿意看到的信息进行推送,你喜欢什么就给你什么,哪怕是谎言和错误也无所谓。结果是,人们每天貌似都在接受新信息,其实不过是在一种信息里自我循环。算法推送的内容看见的只是一个残缺不全的世界,这种算法关闭了至少一半的真实,从而导致有些人没有勇气也没有智力去面对一个现实的世界,自做一“茧”。 这是一个资讯超载的时代,人们却越来越活在信息的孤岛中。 因此,独立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要想保持清醒理智,就要乐于接受不同的观点,保持谦虚自洽的态度。同时,对于网络生活中无可避免的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过激言论,也不要对自己产生怀疑,保持情绪稳定。毕竟 你不知道网线对面是十来岁涉世未深的孩子,还是愚蠢得令人心痛的可怜人。

这样,我们才能不被舆论操纵,为真相开辟道路。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撰稿:高一16)班董梓鑫  审核:王守明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