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德心两育  | 国旗下讲话
月光浸润国殇,少年乘帆远航

   中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幸福的美好向往。那一轮温柔的明月高悬天际,如银盘般洒下清辉,照亮了人间的万家灯人们仿佛看见了美好生活在欢声笑语中缓步而来·····

  可悲的是,一切在1931年 9月18日,戛然而止。在距离那一年的中秋节还有八天时,枪炮声在人们对佳节的期盼中轰然响起。在这之后,中秋节,没有月饼,没有美好的故事,只有枪声,哭声,以及将士们的一寸山河一寸血。

九一八事变,犹如一道深深的伤疤,刻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日本帝国主义的枪炮,如嗜血的野兽,咆哮着,践踏着,沾血的爪牙将明月撕碎,贪婪的血口对中华大地垂涎三尺。

在当时的背景下,亲人被迫分离,生死未卜,平日里习以为常的相聚,早已变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奢望。此时,那一轮中秋圆月,不再仅仅象征着对团聚的渴望,人们多么希望那一丝一缕的月光可以将他们带离战争,回到安宁的生活中去。

然而,在数年的黑云笼罩下,尽管在中秋之日,明月也无力唤起人们心中被痛苦掩埋的对未来的信心。这轮爱抚了中华文明上千年的月,也不禁为这昔日昌盛的古国落泪。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人们背井离乡,四处逃亡,身边的一切在战争的洪流中变化着,消逝着。他们的绝望掷地无声,在某个无云的夜晚,看着月亮,只觉对家人的思念,对和平的渴望,如鲠在喉。 

时间的脚印沾满了中华文明的鲜血,走过一年又一年。但我们始终坚信着,中华民族永远都有一股生命之气充斥在每个人的胸腔,随时会爆发出令任何敌人胆寒的磅礴力量!

还记得《百合花》中那个质朴的小战士吗?那也是一个中秋夜,战士们在紧张的前线享受片刻的安宁。文章的主人公,也就在这一天,为了战友的生命,扑在了手榴弹上,牺牲了自己。他的牺牲是伟大的,在这样一轮圆月下,不知还有多少和小战士一样伟大的英魂在战场上飘荡。

无独有偶,在抗日战场上,与中秋有关的故事也在上演。

战火硝烟飘在张古山万家岭上空74军军长俞济正带领军队驻扎于此。作战任务至关重要,但战局焦灼,我军面临巨大压力。当时恰逢中秋,当地百姓给将士们送去了月饼,这独属于中国的味道将将士们从失利的泥潭中救出,使之士气大振,俞济抓住时机,下令进攻,猛烈攻势踏碎了日军的狼子野心,取得了最终胜利。这场胜利,也被称为“靠月饼赢下的一场战斗”。

我们无法得知战士们吃月饼时的所思所想,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鼓舞他们的,不仅仅只是一块月饼,更是因为这块月饼,将他们带到了某个和平的中秋夜,与家人围坐,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也是这块月饼,将带他们遨游于中华大地上空,看到了亟需拯救的祖国。为谁而战,为何而战的答案化作坚不可摧的铠甲,与战士们同挥利刃,共举快枪,杀向那头时日不多的野兽。

战火硝烟散,明月依旧。如今的中秋,早已不需要再躲避炮弹了。城里乡间炊烟飘香,每逢佳节烟花绽放。天空黑云散去,那轮中秋月依旧温柔。

中秋即将来临,在吃月饼时,国子们抬头看看,注视这遍览兴衰的明月,你也许会突然想到,此时的你我,也是身处万家岭的战士们吃月饼时会想到的人。                       

思及历史,展望未来,我感动,我沉思,我昂首!作为后辈,默哀,是我们对历史的缅怀;发奋,是我们对未来的交代!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看一轮中秋之月,思古今万代千秋!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撰稿:高二14班 冯逸凡  审核:张晓影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