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德心两育  | 国旗下讲话
惜阴尚思,成为更优秀的读者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南京图书馆数字资源部的霍艳杰荣幸能够在金陵中学第十二届读书节之际来到这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学校。走进校园,我就被学校浓浓的书香氛围和人文气息所吸引。很高兴能在如此适合读书的环境中,与大家一起交流阅读的意义与价值,分享南京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以及如何成为一优秀的读者。

南京图书馆,中国第三大公共图书馆、亚洲第四大图书馆,江苏省省级公共图书馆、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图书馆、江苏省文献资源保障中心。其前身可追溯到1907年由清两江总督端方创办的江南图书馆一个多世纪以来,南京图书馆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成为了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力求让每一位读者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天地。我们的馆藏总量超过1200万册,其中古籍就有160万册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丰富的数字资源,各类数字图书馆,电子数据库、有声图书馆等数不胜数。这些珍贵的图书资源,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支撑,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深知,阅读不仅仅是个人事,更是社会之事。因此,我们定期举办“南图阅读节”阅读推广活动,与各类学校、社区合作,共同打造书香校园、书香社区,让阅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阅读离大家更近,我们创设了“沉浸式阅读剧”这一新形式,让大家通过角色扮演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当前,《红楼梦》《基督山伯爵》都是我们的剧本,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来我们的多媒体阅览室进行体验。

“惜阴尚思,启智明德”是南京图书馆的馆训。“惜阴尚思”顾名思义就是珍惜时光、崇尚思考,无论是对读者来说,还是对南图人来说,“学思并重”皆应成为自身的素养和修为;“启智明德”意在启发智慧,努力引导使大家的道德达到完美的理想境界。在南图,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角色,那便是:读者。但你也许想不到的是:我们的馆员也是读者。2022年,一档有关读书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让98岁的“古籍大佬”——古籍版本目录学家、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沈燮元走进大众视野。1955年,沈燮元来到南京图书馆,此后的六十多年,他坚持一边工作一边治学。沈老说自己在南图的工作只有两件事:一是编目,二是为馆里买书。通过对行格、避讳、刻工、纸张、字体、印章的观察,他总是能够轻易分辨出古籍的版本及真伪,因此也被称为“古籍活字典”。在近百岁时,沈老仍然每天早早来到图书馆,“上班”8个小时左右。他埋头比对考证、查漏补缺,将书稿中讹误处用修正液涂去,再用红笔仔细标注,对苦心编纂数十年的古籍书稿进行校对。沈老的身份也常在馆员和读者间切换,工作之余,他总会走进书架,寻觅心仪的书籍,捧起来潜心阅读。他每天看书,整理书,回家还是看书,休息也还是看书。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沈老如此沉浸于读者的角色?也许我们能从他的话中找到答案,他说:“我喜欢书,打个比喻,我跟书的关系,等于鱼跟水的关系。我在图书馆工作就像鱼在水里游,脱离图书馆就看不了书了,鱼就死掉了。”

沈老无疑是优秀读者的代表那么,对我们而言,如何才能成为一优秀的读者呢?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读者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首先,热爱阅读只有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才能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和收获。他们会主动寻找好书,沉浸在书海中,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其次,善于思考阅读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思考的过程。一个优秀的读者会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最后,勇于实践阅读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是实践的指导。他们会将书中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让阅读成为推动自己成长的力量。

亲爱的同学们,阅读是成长的阶梯,是智慧的源泉。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它如同一把钥匙,开启我们心灵的大门。在金陵中学这片知识的海洋,愿你们能够畅游其中,汲取智慧的养分,点亮心灵的灯塔。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全民阅读,为建设书香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开启智慧之门,点亮心灵之光。愿阅读成为你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谢谢大家!

撰稿:南京图书馆数字资源部 霍艳杰  审核:王友伟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