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金陵中学的同学、老师们,大家早上好。感谢刚才陈同学的介绍,我叫汪然,是一名图书馆员。我所在的图书馆,是南京市立公共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和金陵中学一样,都沿用了充满历史韵味的南京别称“金陵”二字。我所做的工作是图书馆宣传营销和阅读推广,也就是说,如何让大家更好地利用图书馆、更发自内心地喜爱阅读,是我的工作职责。
当然今天站在这里,还有一个更为重要、更令我自豪的身份,那就是和你们一样,我也是金陵中学的一份子,曾在金中度过了初中、高中六年的青春岁月。因此今日之至,于我而言是回家了。十七年过去,当我再次在校园里听到“大江滔滔东入海”的上课铃声,感觉体内的DNA被唤醒:钟楼的悠扬钟鸣、紫藤廊的芬芳清凉、异彩纷呈的美食节、合唱节、社团巡礼等等。这个宝藏校园,和它自带的自由气息、青春律动、浓郁书香,共同塑造了今日的我,让我心怀感激。
所以在今年读书节,我作为图书馆员、作为金中学子,也自发地、满怀热情地参与其中。近日大家或许已经在校园里邂逅了金陵中学和金陵图书馆特别策划的图文展《地大字博中国心》,以方块字纵览九州万方;本周我们会更新第二期展览《诗行万里》,融合历史与当下、诗与远方,来呈现给各位同学。正如中国大地上每一个地名,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故事一样,阅读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之间,它无处不在,渗透于我们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那么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呢?
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不善经营的商人总是去做一些“无意义”的事,甚至因为夜观星相而跌进坑里,直到一天他通过星相看出橄榄会丰收,从而租下所有的榨油机器大赚一笔,赢得了周围人的认同。这个故事有几分真假如今并无从考证,但当两千年后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写下“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底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时,故事的真假也就变得不再重要,人们从此知道有一种“仰望星空”。
阅读就是这样一种无意义的“仰望星空”。
如今早已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岁月,读书不再是功利世界的工具与阶梯,而是自我的选择。我们在今天谈论读书,是因为读书关乎对自我成长的追求,关乎对自由心灵的探索。赫尔曼·黑塞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地成为自己。”阅读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作用,可能并不能让你们在学习中提高5分,也不能使你在未来的生活中快速接近理想。但如果阅读本身即理想,有阅读陪伴的生活即为理想生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抛开那些读书之外的念头,安安静静去与每一个字相遇,你会遇见大地,也会看见星空。
图书馆就是这样一个让你遇见大地、看见星空的地方。回想我在金中的日子,每天吃过午饭到下午上课前的中间时段,我和我同桌都喜欢泡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找一个窗边的位置,我在翻书,她趴在一旁睡着了,阳光在她的发丝和我的纸页间跳跃,这幅画面一直印在记忆里。所以图书馆于我而言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温馨包容的所在。今天来到江心洲校区,晨会开始前特地去图书馆看了看,惊叹我们新校区图书馆的区域布局之美、功能设置之丰富、馆藏书籍之浩瀚,真是一方博大精深且与时俱进的完美阅读环境。
和学校图书馆一样,城市里的公共图书馆也在不断蜕变升级着,变得更加立体和多元。从电子书籍、特色数据库到虚拟现实阅读体验,图书馆提供知识的形态在变得丰富多样且触手可及。约会遛娃、手工非遗、观展看剧,人们在图书馆相遇、分享、成长,使得图书馆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刚需。图书馆与旅游融合,图书市集走入山水城林;与医疗融合,为残障患者提供阅读疗愈;与交通融合,地铁书香专列充实上班族的通勤路;当然,也与校园融合,助力学校读书节,为你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资源与创意。
衷心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够去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或者社会上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从阅读中获得无穷的乐趣。都说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弥香,愿大家都能以书为伴,明德思理,诚真勤仁。谢谢大家。
撰稿:金陵图书馆 汪然 审核:张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