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锐: 还记得刚开学时的懵懂憧憬和彷徨无措吗?我们如同一颗刚被播种在陌生土壤中的种子,初来乍到高中这片广阔的田野,不免感到一丝迷茫和无助。当我们刚进入江心洲,听见学长学姐口中其崭新的设备和物美价廉的食堂所深深震撼。学校浩瀚藏量的图书馆,八层楼高的汇贤楼和集艺术与体育于一体的艺体楼,当然,设施优良,有着立体环绕优质音响,走进去宛如音乐殿堂的985报告厅和学长学姐印象深刻赞不绝口的211报告厅,以及有着红色镂空楼顶,透露着的青春蓬勃之朝气的江心洲钟楼。
王雨涵: 入学以后,我们很快熟悉了建筑,而人,则需要时间为我们引荐。每天早上校门口老师和同学的问好,总能让人升起暖洋洋之感,步入班级,便能看到“捷足先登”的老师,在门口查考勤的纪委,和领读的课代表,上下午大课间跑操时老师的无声陪伴与督促也温暖人心。
苏锐: 教学楼教室窗明几净,而科创楼,它拥有更加完备的设备。在里面,我感受到了通风实验室带来的便利,那里的激光切割的设备也令人心驰神往。每次课间铃声响起,艺体楼三楼的琴房便成了音乐的徜徉之处,琴音悠扬,如伯牙子期之高山流水,触动心弦。
王雨涵: 待到中午,铃声刚落,同学便飞出教室,只带了个饿了一上午的胃便奔向食堂。年糕小排、淮扬小炒、扇子骨、金牌鸡中翅、辣子鸡、酸菜鱼,每一样都令人回味无穷。午后闲暇,我们总是沐着日光,柔和洽谈着班级趣事,便难能偷得浮生半日闲。而这时,我会以图书馆志愿者的身份,见证知识的光芒照亮每一个渴望的心灵。
苏锐: 晚自习,教室被宁静填满,独属于每个班级的答疑教室中,老师的讲评声和同学的讨论声交织在了一起。晚自习下,早已星辰满天,每次回到宿舍,躺在松软的床上,沐浴着空调的暖风,望着窗外寒夜漫漫,仿佛回到了心灵的港湾。
王雨涵: 不单如此,在金中,活动总是格外丰富多彩。教学楼里,同学们戮力同心,总恰逢Deadline之前绘完黑板报,尔后相视莞尔,班级凝聚感正存于其中。
苏锐: 还有我上次去观看的飞花令比赛,赛中,各班选手都展现了极高的文学素养,可称得上神仙打架。特别是冠军陈其乐最喜欢的那一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感触颇深,金江同学抢答题即使抢不到,也没有气馁,更是暗合了此诗的风韵,展现了金江学子的风采。
王雨涵: 还有我们上次参加的灯塔杯朗诵活动。我们从《梦游天姥吟留别》《寻李白》《将进酒》《蜀道难》,见识到了李白是多么被大家喜爱,欣赏了我们班原创青春的故事,领略了读中国的传承红色基因,少年们在舞台上用朗诵书写了他们的青春朝气。
苏锐: 而舞台之下,学生们化身学校问题的反馈者,老师们也力求做到有求必应,营造舒适悠闲的学校氛围环境。
王雨涵: “青春者,人生之春,人生之王,人生之华也。”站在国旗下的我们,正是这春华之时的主人。百天的高中生活,只是序章的开启,未来的篇章正待我们书写。正如《诗经》所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们将以此为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展望未来,我们怀揣希望,如同孟郊诗中所言:“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苏锐: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接下来的高中岁月里,我们将以坚定的信念,勇攀知识的高峰,以文采飞扬的笔触,描绘青春的华章。让我们携手并进,在这青春的舞台上,绽放最耀眼的光芒,为实现我们的梦想,为祖国的明天,踔厉奋斗,直至抵达理想的彼岸。
合:愿我们都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思如潮,气如虹,永为南国雄。
撰稿:高一17班王雨涵、高一18班苏锐 审核:张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