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情,我们的责任
夏广平 2011-10-3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天下事情,我们的责任》。
前几周,我想最引人关注的新闻之一就是发生在广东佛山的一件令人心痛的事,一个两岁的女童被两辆车碾过最终不治身亡,这件事虽然只牵涉一个孩子,却象温州动车事故一样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一时间,媒体上评论,近期最可怕的数字就是“18”,因为有18个从孩子身边走过但悄然无声的路人;出现最多的词语就是“冷漠”,因为这是很多人给那个等待救援的小生命的答案;最引人深思的话题就是“责任”,因为此事件中出现的“旁观者心态”折射出的正是责任意识的缺失。
或许,这件事将如同许多新闻一样渐渐被人们淡忘,但我相信尽管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可对每一位有责任心的公民来说,留下的心痛与深思却是久远的。我们不必回答那个被问了无数次的问题——“如果你在场,你会怎么做。”我只想说,每个人都应当有“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自觉自愿地把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尽力做好的一种情感,同时也是一个人对待世界的态度。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意识,就会失去尊重,失去信任;一个组织没有责任意识,就会失去力量,失去发展;一个民族没有责任意识,就会失去希望,失去未来。
金中学子应懂得毅然决然的挑起身上的担子,担起随着自己的成长而渐渐变沉的责任。一个有责任意识的优秀学子,应当做到对自己负责:目标明确、学习努力、全面发展;对他人负责:学会尊重、懂得感恩、为人诚信;对社会负责:关心时事、视野宽阔、胸怀抱负。我们要有对自己、对家庭、对团队、对学校、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意识,要有“天下事情,我们的责任”的胸怀。
佛山事件令人心寒,不过生活中更多的是敢于担起责任的感人例子。几年前在大连,一位名叫黄志全的双层巴士司机,在行车的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一、把车缓缓地停在路边,拉下手动刹车;二、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的下车;三、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做完了这三件事,他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所做的一切,都只为尽到自己的责任。一个有责任意识的人,会因为这份承担而让生命更有意义。
当然,做有责任意识的人,不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不都需要卓越非凡的成就,也不都需要事事轰轰烈烈,关乎 “天下兴亡”。更多的时候,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前几天,我们收到一位家长的Email,提及在某网站上,几位金中学生在网络聊天,实名登录,毫不顾忌,话题无聊,有的还相互攻击,甚至出现粗俗脏话。另外,我校一位外教写信来,提及有一个中午几个穿着金中校服的学生在地铁站巴贝拉餐厅大声吵闹,引得其他客人总是不由自主看过来,真的有损金中学生形象。我想,很多时候,这些不文明的表现其实就是一种责任感的缺乏。因为对自己不负责,不顾及自己的尊严与形象;对他人不负责,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与情绪。所以,担当责任,要从生活的每一天做起,从细微的每一件事做起。
愿意扶起身边不慎跌倒的人,关心遇到困难的同学,对社会上的人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这就是责任;随手拾起校园地上的一个纸团,及时关上用过的水龙头,走到教学楼时看到图书漂流架上的书乱了,随手帮助整理一下,这就是责任;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能够提出建议与意见,在校园里遇到不当的行为敢于正面指出,这也是责任。
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就是责任心。责任心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在漫漫人生征程中,失去一次高分,不算失败,可以重新再来;遇到一次挫折,不算失败,因为机会还会再有;但如果失去责任,将会彻底地失败,因为失去责任就意味着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与热情。同学们,让我们认真的告诉自己,“天下事情,我们的责任”,做一个有责任意识的人!
我的讲话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