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德心两育  | 国旗下讲话
每个人都能成为伟大的公民
每个人都能成为伟大的公民
刘前树
各位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伟大的公民。
有人认为:一个社会现代化的标志并不在于拥有多少高楼大厦,拥有多少高科技产品,而关键在于是否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公民社会。以此来反思中国百年的现代化历程,从五四运动中用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改造国民性的文化改造,到新中国成立追求独立富强的坎坷历程,90年来,我们的国家一步步走向富强、文明。然而,国民的公民意识究竟有了多大的提高?答案可能是不容乐观的。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这一重要问题。
公民意识源自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源自对他人、对社会的深深关怀。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国民间蕴藏的无比巨大的正义力量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公民意识、责任意识一时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有人甚至把2008称为“中国公民社会元年”。同样的是,今年在为庄培尧同学捐款的活动中,无数师生、家长,无数兄弟学校、无数社会人士用他们的善良感动着我们。我们的爱心,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似乎总是在与危难的搏斗中表现得特别强烈,可是,却又常常像白岩松所说:“如潮水般袭来,又如潮水般退去”——在常态的社会生活中表现不出来。我始终忘不了这一幕:一位平时表现非常随便的同学把捐款投进捐款箱时眼含热泪的表情,为什么我们心底的善良不能转化为持之以恒、无所不在的善举?
画家陈丹青曾经说过:“中国有老百姓,但没有公民;有人口,但没有现代人。”善良的老百姓不等于有责任感的公民,有现代化包装的人不等于现代人。现代公民的意义在于对责任的自觉,这种责任不仅体现在危难关头的挺身而出,也体现在平凡琐碎中的默默坚守;不仅体现在有所不为的洁身自好,也体现在有所必为的主动担当。
有一位同学,高考成绩很好。商家找到他,希望他做广告代言。同学家庭贫困,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没用过这个产品,不希望对别人造成误导。”老师特别激动,说:“我们培养出的孩子,就应该是这样子!”学生的拒绝、老师的激动,宣告了一位伟大公民的诞生。真正的公民就是在这样的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有位哲人说:世界上最大的距离是说与做之间的距离。我们许多同学的责任感似乎只是停留在愤青的水平上,但真正的负责任必须落实到行动上。从一个盲目的批判者到理性的批判者是一种进步,从一个理性的批判者到一个积极的行动者和建设者更是一种进步。在我们的社会和校园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良现象:个别同学打完球后在篮球架下留下一堆垃圾,个别同学打扫卫生草草了事,个别同学沉迷于电脑游戏等等,种种不良现象让每一位热爱金中的人都感到痛心。金中的学生不应该是这样一个层次,要说所有的金中学生在将来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那也许不大可能。但我相信每一位金中学生都能成为优秀的公民,都能成为社会的正义力量。在公民的成长历程中应该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尽可能不给别人添麻烦;第二个层次:让别人因你的存在感到幸福。举例来说,不乱扔垃圾,自觉地遵守各种社会规则是第一个层次;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以积极的行动影响社会则是第二个层次。
只有行动起来,才可能真正改变社会,也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公民。高考期间,高二年级的同学们奔赴几十个工作岗位进行了职业体验活动,我们希望通过体验培养同学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进而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积极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体验活动只是个开始。实际上,我们身边的很多师生已经行动起来了,他们积极地参加各种公益组织和公益活动,他们以自己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的行动精神影响着周围的人们。许多老师利用节假日到贫困地区和社区支教;高二(1)班的同学们用爱心伞在雨天给师生们带来了一片晴空;在原高一(13)班张梦婕同学的热心联系和校团委学生会的发动下,高一、高二全体同学为南京脑科医院儿童病房的孩子们捐赠了大量图书、文具和玩具,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公民的真正含义。
英国诗人约翰·堂恩曾说:“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肩负起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我深信:每个人都能成为伟大的公民。
谢谢。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