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陵中学!
当前位置: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心灵的洗礼
 
        今年暑假,我跟随金中党委赴革命圣地——延安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在延安我们参观了老一辈革命家在枣园、杨家岭的故居及中共中央机关办公旧址等,回顾延安的革命历史,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历程。此行使我对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生活更加珍惜,对经过战争洗礼的伟大祖国,更加热爱。心中感激领导给我这次赴延安学习的机会,对我今后人生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
        去延安的路十分遥远,但我的心中充满崇敬和激动。早在入党时,就有去延安的渴望,渴望有一天能亲临伟人们曾经生活和战斗的地方。踏上了延安的土地,心情愈加激动,脑海中不断闪现影片、历史资料中对延安的描述。  
       从西安到延安,约八小时的路程。在车上,我们一路高唱着革命歌曲,路途虽然颠簸,但丝毫未感疲惫。到了延安,我们都感到分外亲切,敬意油然而生。这不仅是因为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我们党的指挥中心和战略后方,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运筹帷幄,做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还因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延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往延安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或许总是和满山窑洞、黄土高坡、乡间小路、高粱玉米等联系在一起。而当我真正走进这座城市时,却惊喜地发现,延安已加快了向现代化城市迈进的步伐。鳞次栉比的高楼,整齐清洁的大道,形色各异的橱窗,傲然挺立的钟楼,花团锦簇的公园,川流不息的汽车,南腔北调的游客,可以看出,现代文明正渐渐渗透到了延安的每个角落。宝塔山下,仰视那傲然耸立的巍巍宝塔,心中热血沸腾,久久无法平静。就是这普普通通的宝塔,作为延安的象征,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卓越功勋,成为人民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置身于杨家岭下的“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中央办公厅楼,那一排排粗制木质长条椅及其他场景布置,仿佛使我们又看到了当年群英荟萃的情景。从1935年10月长征到陕北,到1948年3月东渡黄河前往华北,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在延安和陕北战斗了近13年。随着时光的流转,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已显得有点陈旧,但它注定是一个光照史册的地方。就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集中全体党员的意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了党章的总纲之中。站在中央大礼堂中,我想象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写进党纲的那一刻,突然感觉到了一种震撼的力量。当时这句话凝聚着多么赤诚与豪迈的心声,它不是政治口号,它没有任何伪饰的成份,它是一群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人终身实践的真实心愿与坚定信念,它是一个伟大政党区别于其它一切政党的崇高标志。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听到了历史的心跳。
       这次的延安之行,使我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使我在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中完成了自己灵魂的涤荡与精神的洗礼。在过去的革命斗争中,党员要为党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而在和平发展时期,党员的任务就是为建设国家贡献聪明才智,任务性质虽然不同,但同样艰巨光荣。我一定要将延安精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地为教职工服务,为学校多作贡献。
 
 
                                                                                                                                                            二OO六年八月二十八日
 
 
 
版权所有:南京市金陵中学   苏ICP备050097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