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日至3日,我校在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开展暑期金陵中学教师教育教学研训,全校200多名教师,全身心投入其中,从学科教学、德育工作、高三级部工作等方面,展开深入地研讨、学习。短短三天,干货多多,收获满满。
8月1日上午9点半,孙夕礼校长主持研训开幕式。
随后,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就《当前国际形势与世界政治经济新变局》开展专题讲座。“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首场讲座,朱锋院长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具有全球视野和历史观、大局观的国际关系分析。他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与气候变化的三重叠加效应冲击下,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紧张、尖锐并充满了新的不确定性。“面对中美关系的质变,中国需要理性、准确和客观的国际意识,更需要清晰、冷静和深刻的战略眼光。”
下午2点半,党委书记沈方晓主持活动。
孙夕礼校长做主旨报告《“提质增效”是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孙校长从教学和德育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当下教育与未来学校发展的思考与观点。他表示,教育规律与社会“卷态”之间存在矛盾,而金中在立德树人、自由成长的理念下,应该坚持心中有“分”更要有“人”,课堂不能光有知识,也要有智慧和生命,坚持立德树人不动摇,坚持内涵发展不折腾。
下午,海安高级中学董裕华副校长为大家带来了《优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讲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董裕华副校长列举了历年来海安中学学生的毕业去向和校内丰富的社团活动。他介绍,高分考生并不是靠“死搝”搝出来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学校、家长、社会是其中重要要素,如何协同整合这些要素考验管理者的智慧。
8月2日上午8点半,田国生副校长主持活动。
陈立其副校长作《优化教学全过程 成就教学高质量》主题报告。报告从优化作业设计、提高课堂效益、搭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阶梯和资优生群体培养路径与策略四个方面,进行观察、总结、思考与探讨,助力学生及教师成长,实现高质量办学。
接着,纪委书记、学生工作处主任赵巧林就金中德育工作做主题为《立德树人提质增效》的汇报发言。他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育人”、“学校德育课程‘德育功能’”、“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四个“一个都不能少”让人印象深刻。他表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眼点是课程素养。金中一以贯之的基于素养本位的德育理念,更加突出了育人本质,它使教师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下午,分教研组研讨和分级部班主任研讨两场研训活动顺利进行。大家围绕大会报告、高品质示范高中创建、校本讲学案的设计与优化、班主任工作重难点等展开了深入而实用的讨论,老师们积极思考、交流经验、畅所欲言。
8月3日上午8点半,陈立其副校长主持活动。新老高三年级的备课组长与教师,进行了一场专题研讨会。大家互相介绍学生情况、备考安排,交流经验得失,取长补短,齐心协力为高三年级的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下午,沈方晓书记主持研训闭幕式。
首先是10位教师代表做大会交流发言。他们围绕备课组建设、新高考研究、校本化作业与限时练设计、班主任工作等方面分享在各自岗位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真诚的态度,富有启发的创见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最后,沈书记做研训总结发言。他指出,三天的研训主题集中,内容丰富、交流深入,务实高效,为下学期学校重点工作的开展与落实,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沈书记强调,金中教师要努力提高政治站位,要始终坚定教育理想信念,要不断提升师德师能,要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有远大理想、有高超本领、有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责任感和自信心的时代新人做出金中的贡献。
撰稿:马楠 审核:顾健